我要如何找尋生命價值所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來到線上體驗課的夥伴
在生命盤點的體驗中
許多人選了「自我價值」的找尋
到底「自我價值」建立在何處?
相信參與線上體驗的夥伴
對於我們和解療癒師蓓麗的分享都很有感
對於自己就是個喜愛玩樂、充分享受快樂的本質為榮的她
閃耀著自在自信的光彩

「這就是我」是一份對宇宙強而有力的聲明
然而,你找到了「這就是我」的生命位置了嗎?
你能為你所成為的自己,感到自在而滿足?



透過「生命角色盤點」來找尋自己目前的生命價值所在

「自我價值」我們可以透過生命角色的盤點來大致區分
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父親
一位稱職的伴侶、一位稱職的兒女
一位稱職的員工、一位稱職的公司帶領者
一位稱職的設計師、政治人物、公眾人物
大致來說我們可以簡單區分為兩個面向
一個面向是對於自我能力追求、工作成就追求的人

大多屬於公領域
往往生命價值定位在「金錢收入」「社會名聲」「頭銜抬頭」「社會責任」「研究創新」「領導責任」「社會認可」「排名」「比賽獲獎」等等

往往對應的是一種 #社會角色
而另一個面向
則是走「#生命關係角色」的扮演
一位「#母親」「#妻子」「#父親」「#兒女」「#朋友」「#寵物的主人」這些屬於私領域生命角色的擔任
透過生命盤點來認識目前生命卡關的功課在哪



當然我們會同時擁有「社會角色」及「生命關係角色」
這兩種面向都會帶給我們自我價值認同感
我是否是一個自認為合格、稱職的先生
我是否有扮演好身為兒子、女兒的角色
我是否擔任一個老闆,有把社會責任應盡的義務顧好
我是否在成為一個員工時,有盡心的服務公司組織
我是否擔任一個老師,而為我的學生善盡教育的責任

公領域是在社會的角色,私領域是在生命關係的角色
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自我與生命關係和諧的學習


認同並認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管是生命關係角色還是社會角色

當你能認同自己的角色
並且為自己的角色服務的對象帶來心流
你嘗試並努力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並體會了這個角色帶給自己的經歷、收穫
甚至真正的喜愛自己的角色
那麼你就會體會到「#自我價值」的體現
而這個自己,包含了「社會角色」以及「生命關係角色」的綜合
為此兩者達成平衡
公領域私領域之間能自在的角色切換
或者能夠承擔並接納自己的單一選擇
生命就會來到一個和諧、圓滿的狀態
在過往的世代
「生命關係角色」是比較不受重視
男女的分工很明確
女性扮演單一「生命關係角色」的位置居多
男性也單純地扮演「社會角色」
然而世代的變遷
這兩種角色開始漸漸融合、多元
我們更需要注意自己在角色上的分配
以及認清自己能力所及
把愛放在合適的位置給予適合的對象
如此,自我價值感自然而然的發生
祝福大家,找尋到每一個自我角色中的甜蜜與意義感
不枉此生不虛此生的創造自己的生命體驗

Hsin老師靈性專欄

和解療癒|為愛,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以前的我,比較追求的是「幸福」,但現在打開自己的心房後,獲得更多的是「幸福中伴隨著喜樂」,且這種感覺會不停的產生漣漪,進而讓外在的互動關係維繫的更為緊密而自在。 歡迎一起來思考 「當別人出賣靈魂得到更多,那我們得到什麼?」
Thumbnail
avatar
生一回º YOLO
2021-08-12
【公開我的美股ETF配置】如何結合動能與價值投資?量化因子投資公開我的美股ETF配置-因子投資組合 如何結合動能與價值投資? 附上影片:配置邏輯與原理講解 上圖是VTI+VXUS(50/50) vs 「75/25因子配置」的回測結果: 期間為1997/01/01~2021/5/31,採每年再平衡一次,風險方面可看標準差及最大跌幅來評估看看
Thumbnail
avatar
清流君
2021-06-19
如何找出照顧者的的好時光- 閱讀「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其中有提到在千篇一律的生活裡抑或是繁忙的照顧工作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喘息空間「好時光日誌」,主要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注意到!
Thumbnail
avatar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2020-09-17
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人生路漫漫,有些人達到世俗的成功之後發現,人生就是這樣子嗎?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查理
2020-05-06
釀影評|金馬奇幻影展【來勢匈匈】:我們如何放下並接受生命的徒勞〈來勢匈匈〉單元從怪咖導演喬治帕爾菲的《異境之音》,到《狐仙麗莎煞煞煞》導演卡歐利烏梅薩羅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自殺 X 檔案》,再到新銳導演嘉博雷兹自編自導自演的《爛情詩》,三部作品各自在科幻、懸疑及喜劇類型中獨立放光,議題從外星橫跨到政治歷史,末尾卻都有志一同地收束於「人」。以小見大,再以大喻小⋯⋯
Thumbnail
avatar
曾勻之
2019-03-28
《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 - 生命該如何衡量價值?生命的重量該如何衡量?懷疑人類存在的意義、科技與人類文明的關係,種種探討生命價值的大命題,或許一直都是人們生在世不斷反問並沒有絕對解答的大哉問。透過藝術創作的感性抒發、組織化的理性思考,「電影」似乎就是一種極具效率,而且短時間容易入門的敲門磚。
Thumbnail
avatar
XXY
2019-02-04
找尋安身立命之處:信仰安頓我們的生命<p>我們常說人生是一趟旅程,任何旅行,最終總是會回家,死亡,就是我們結束這趟生命之旅的回家,就像我們將死亡說是往生,是前往另一趟生命的開始。信仰,可以讓我們有如此的相信,然後能夠在這個世界找到安身立命的篤定。</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