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如何運作的,帶你了解為何很多的學習沒效果。

更新於 2021/10/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威Chen,今天想帶大家探討,語言的運作方式,以及為什麼很多時候付出了時間學習語言,卻沒有看到應有的成效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至少都能夠把一個語言講得很好吧?中文。我想請你先思考一下,你是怎麼把腦中的想法轉成中文句子講出來的?那你又是如何將想法轉成英語或其他外語講出來的呢?
  語言的運作,可以想像成一台腦中的翻譯機,像我們,我們腦中有一台中文的翻譯機,他要翻什麼?他把我們的想法翻成實際的句子產出,今天我學了一個新語言,我的腦中就多了一台翻譯機,今天我腦中浮現「肚子餓的念頭」,我把它送進中文翻譯機就會產出「我好餓」或是「我肚子餓了」,送進英文翻譯機就會產出「I’m hungry」。
  我們已經用最簡略的方式來理解語言在腦中的運作,接下來就要進入本章的重點了,為什麼很多的語言學習沒效果?那麼就要來分析,你在使用外語的時候,是否像使用中文一樣,單純透過腦中想法與句子間的轉換那麼簡單?舉一個最普遍的例子,在高中的英文課,小考最常考的就是給你中文要你寫出對應的英文單字,我們都很聰明,既然考試考的是中翻英,那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中文與英文之間強烈的連結,只要記熟每一個英文單字的中文意思,就能夠考高分,但你發現了嗎?這樣的學習省略了轉成腦中概念儲存的部分,所以對於理解英文就會有困難,假設今天我透過覆誦「fire,火,fire,火」的方式去記憶,那我會在fire跟火兩個字之間創造很強的連結,反倒是fire跟腦中「對於火的概念」就沒有太強烈的連結,今天我想要講出fire,就必須把火的概念表達成中文字「火」,再進一步的轉成fire,等於是翻譯翻了兩次,也就是所謂的「在腦中翻譯」。
  單一個詞還好,但是一句話呢?一句話就必須額外顧慮順序、文法、是否可以直翻等等的問題,我們知道像中文、英文這樣差異很大的語言,很多的表達是無法直翻的,直翻的話很容易產出非常不自然的句子。那要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呢?簡單來說就是要創造英文與腦中概念直接的連結,不要再繼續花時間去強化英文與中文的連結,以下提供一個例子。
  「重複觀看同一部影片」是我最近在學習日語中使用的方式,當然學習任何的語言都可以適用,第一次觀看先關閉字幕測試自己可以懂多少,接下來第二次開啟中文字幕把影片內容搞懂,第三次開啟外語字幕學習生字,也可以把不會的句子寫下來,第四次之後就可以嘗試關掉字幕好好地透過影片情境去加深自己對於影片情節與外語聽力的連結,我通常一部影片至少會使用這樣的方式觀看十遍,像這樣一套做完一次,你會發現,你變得能夠很直覺地聽懂外語。套用前面提到的語言的運作,除了第二、三次觀看為了提升學習效率而加強中英文之間的連結之外,其他八次都是直接地在強化外語與腦中想法的連結,這也是讓自己的外語思考變得更快速的關鍵。
  希望今天透過這樣簡單的分享,讓大家之後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也可以自己判斷一個學習法的適用性,並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之前我寫過的另一篇文章〈學習語言四個實用的App〉當中更詳細地提到如何透過影片、電影學習語言,推薦給想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的人當作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好,我是威Chen,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四個我每天學習語言會使用的應用程式,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走得更順利。
  Hi!我是 LanguageLab 的 Yang,今天我們來聊聊要如何培養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尤其在台灣,我們通常缺乏適合的環境和機會講到英文。這篇文章將會分享三個培養英文口說的方法,讓你不需要特地遠赴歐美國家,自己在家就可以練習說英文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威Chen,在上一篇文章提到我身邊的朋友(包含我)生活中的三樣共同點,使我們平時就一點一滴地累積英文知識,每當我們需要實際使用英文與人溝通的時候,鮮少會有用到英文時方恨少的情形發生。今天,我想要進一步與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將「學英文」融入生活的,以及這樣的生活方式為我帶來了哪些色彩。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Yang提到了利用大量觀看自己有興趣的YouTube影片、重複聆聽喜歡的英文歌與參加語言聚會,長期下來幫助他大幅地提升了英文聽力,也在多益的聽力部分取得滿分。今天我想要來跟大家探討一下,英文好的人都有什麼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如何對英文能力有重大的影響力。
從今年五月中疫情升溫以來,生活中超過90%時間都待在家,每天的例行公事有健身、學習語言等,我想要用五分鐘的時間來分享三個健身與語言學習的共通點: 1. 學會先觀察專業人士的操作 2. 知道方法還不夠,我需要的是肌耐力與肌肉記憶 3. 需要給自己一個目標,並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我已經錯過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所以英文都學不好」,這是我很常從身旁朋友口中聽到的一句話,就讓我不禁好奇,這樣的說法究竟是一種迷思,還是真理?今天就讓我用五分鐘的時間跟大家聊聊小孩子與大朋友學習語言的異同吧!
  大家好,我是威Chen,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四個我每天學習語言會使用的應用程式,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走得更順利。
  Hi!我是 LanguageLab 的 Yang,今天我們來聊聊要如何培養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尤其在台灣,我們通常缺乏適合的環境和機會講到英文。這篇文章將會分享三個培養英文口說的方法,讓你不需要特地遠赴歐美國家,自己在家就可以練習說英文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威Chen,在上一篇文章提到我身邊的朋友(包含我)生活中的三樣共同點,使我們平時就一點一滴地累積英文知識,每當我們需要實際使用英文與人溝通的時候,鮮少會有用到英文時方恨少的情形發生。今天,我想要進一步與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將「學英文」融入生活的,以及這樣的生活方式為我帶來了哪些色彩。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Yang提到了利用大量觀看自己有興趣的YouTube影片、重複聆聽喜歡的英文歌與參加語言聚會,長期下來幫助他大幅地提升了英文聽力,也在多益的聽力部分取得滿分。今天我想要來跟大家探討一下,英文好的人都有什麼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如何對英文能力有重大的影響力。
從今年五月中疫情升溫以來,生活中超過90%時間都待在家,每天的例行公事有健身、學習語言等,我想要用五分鐘的時間來分享三個健身與語言學習的共通點: 1. 學會先觀察專業人士的操作 2. 知道方法還不夠,我需要的是肌耐力與肌肉記憶 3. 需要給自己一個目標,並為自己的成長負責
「我已經錯過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所以英文都學不好」,這是我很常從身旁朋友口中聽到的一句話,就讓我不禁好奇,這樣的說法究竟是一種迷思,還是真理?今天就讓我用五分鐘的時間跟大家聊聊小孩子與大朋友學習語言的異同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們喜歡感覺自己掌控一切,也就是自己完全作主。當我們試圖要求其他人做事,對方會感覺權力被剝奪了。他們不覺得是自己做出選擇,而是覺得我們要他們去做事。所以就算他們原本會樂於接下這項任務,這時也會說「不要」,或是唱反調。 究竟是自己被剝奪了做主的權力, 還是我們主動放棄了掌控著自己命運的能力。
Thumbnail
文法理的「法」字,總不免讓人與法律聯想在一起,大量的使用規則有如競賽中的禁止事項,彷彿一有冒犯輕則警告重則退場,不免讓人望而生畏。這樣的印象並不能說錯,卻只反映了文法的某幾個面向。今天我們把話攤開來說,聊聊我們提到「文法」這個字的時候實際上會論及的三個不同的面向。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錯誤的意識型態會造成自我應驗的特性,而人類是尚未塑形完成的動物,而我們能對人類寄於怎樣的期待,得看社會如何塑形我們。 現在支配我們技術的思想是虛構卻強大,是一種會排擠掉我們與工作之間延伸其他關係的意識形態,也貶化了:「人類想把工作做好,甚至有更好的創作與發想,純粹只是因為,人類想這樣做。」
Thumbnail
  今天讀到洪仲清心理師在臉書上的文章:  說實話,這些恐懼性地話語常見於我的日常觀察裡。 那些「你完蛋了」、「你死定了」,是不是大人在表達自己的焦慮與恐懼?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們喜歡感覺自己掌控一切,也就是自己完全作主。當我們試圖要求其他人做事,對方會感覺權力被剝奪了。他們不覺得是自己做出選擇,而是覺得我們要他們去做事。所以就算他們原本會樂於接下這項任務,這時也會說「不要」,或是唱反調。 究竟是自己被剝奪了做主的權力, 還是我們主動放棄了掌控著自己命運的能力。
Thumbnail
文法理的「法」字,總不免讓人與法律聯想在一起,大量的使用規則有如競賽中的禁止事項,彷彿一有冒犯輕則警告重則退場,不免讓人望而生畏。這樣的印象並不能說錯,卻只反映了文法的某幾個面向。今天我們把話攤開來說,聊聊我們提到「文法」這個字的時候實際上會論及的三個不同的面向。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錯誤的意識型態會造成自我應驗的特性,而人類是尚未塑形完成的動物,而我們能對人類寄於怎樣的期待,得看社會如何塑形我們。 現在支配我們技術的思想是虛構卻強大,是一種會排擠掉我們與工作之間延伸其他關係的意識形態,也貶化了:「人類想把工作做好,甚至有更好的創作與發想,純粹只是因為,人類想這樣做。」
Thumbnail
  今天讀到洪仲清心理師在臉書上的文章:  說實話,這些恐懼性地話語常見於我的日常觀察裡。 那些「你完蛋了」、「你死定了」,是不是大人在表達自己的焦慮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