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孤獨、失落與悲哀|談《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的思想都有結構的概念,其間的系統亦隱然可見,依結構主義的觀點,作品裏某些字句與描寫雖是具體的呈現,但往往隱含某些意義,把這些有意義的文字或描述組列之後,它們便會共同指向比較抽象的意義。有「80年代文學旗手」之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一)歌曲〈挪威的森林〉

(二)小說《魔山》

(三)井

(四)螢火蟲

村上春樹的作品,充滿都市氣息,中產階級色彩濃厚,游走於純文學與通俗文學,或是藝術與商業之間,頗受年輕讀者歡迎。一般認為,村上春樹小說主題內容較「輕」、較「弱」,不過跟村上其他作品比起來,《挪威的森林》由於「挪威的森林」、「魔山」、「井」、「螢火蟲」等符碼的運用,圍繞著小說主題,於是使小說充滿象徵意涵,增加作品的可讀性,也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性,讓人讀之一再回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6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村上春樹小說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86會員
1.4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3/08/28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26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1949-)於2013年出版第13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後,經過4年,在粉絲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17年2月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日文《騎士团長殺し》,新潮社),果然引起日本書迷搶購風潮。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2021/11/18
(一)以現實人物為主角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自《1Q84》第1、2、3冊之後推出的最新長篇小說,敘述36歲的鐵道工程師多崎作,在女友木元沙羅的鼓勵下,決定一個個去拜訪高中時期集體遺棄他的摯友,彷如「巡禮之年」,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由七篇短篇所組成的短篇集,共通主題為死亡。〈森林深處〉、〈初盆的客人〉、〈繁星夜遊〉這三篇是我比較喜歡的,其餘的多半都會被我歸類於人間鬼故事。
Thumbnail
由七篇短篇所組成的短篇集,共通主題為死亡。〈森林深處〉、〈初盆的客人〉、〈繁星夜遊〉這三篇是我比較喜歡的,其餘的多半都會被我歸類於人間鬼故事。
Thumbnail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是美國籍生長於法國巴黎的導演皮耶弗德斯,從村上春樹三部短篇小說集中,挑選6篇短篇串接改編而成的系列動畫電影。因311日本地震,銀行員小村的老婆恭子行為變得異常,而小村的同事片桐遇上了一隻詭異的青蛙要他幫忙拯救世界?在小村陪同侄子去醫院時,他想起恭子過去所說關於「盲柳」的故事。
Thumbnail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是美國籍生長於法國巴黎的導演皮耶弗德斯,從村上春樹三部短篇小說集中,挑選6篇短篇串接改編而成的系列動畫電影。因311日本地震,銀行員小村的老婆恭子行為變得異常,而小村的同事片桐遇上了一隻詭異的青蛙要他幫忙拯救世界?在小村陪同侄子去醫院時,他想起恭子過去所說關於「盲柳」的故事。
Thumbnail
妳們說,在這裡,危險是待在安全的地方。 那是迴文,光線和時間分歧,為了能夠抵達,寧願曲折路徑,光線改道之處,從頭或尾,唸法都一樣。 一切事物都是在混亂之中出產的。要明白這件事要花多少的時間,是看不盡的尾端。怎麼接納生命其實一直都用分岔滿佈、雜亂叢生的方式向自己坦白? 就像海面底下有光線無法觸及的臨淵
Thumbnail
妳們說,在這裡,危險是待在安全的地方。 那是迴文,光線和時間分歧,為了能夠抵達,寧願曲折路徑,光線改道之處,從頭或尾,唸法都一樣。 一切事物都是在混亂之中出產的。要明白這件事要花多少的時間,是看不盡的尾端。怎麼接納生命其實一直都用分岔滿佈、雜亂叢生的方式向自己坦白? 就像海面底下有光線無法觸及的臨淵
Thumbnail
本書以五篇短篇小說構成,分別為〈回頭谷的呼喚〉、〈千年圖書館〉、〈今晚的月亮是條紋狀的嗎?〉、〈末日天氣瓶〉、〈獻給倒吊少女的鋼琴奏鳴曲〉。五篇皆為獨立故事,有各自的世界觀設定,卻又圍繞著環境與未來等議題。
Thumbnail
本書以五篇短篇小說構成,分別為〈回頭谷的呼喚〉、〈千年圖書館〉、〈今晚的月亮是條紋狀的嗎?〉、〈末日天氣瓶〉、〈獻給倒吊少女的鋼琴奏鳴曲〉。五篇皆為獨立故事,有各自的世界觀設定,卻又圍繞著環境與未來等議題。
Thumbnail
(一)邁出全新的一步 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發條鳥年代記》(1994)是以第一人稱寫長篇小說的最後一部,於《海邊的卡夫卡》(2002)切換成一半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即卡夫卡少年的篇章依舊用「我」當敘述者推進故事,其他篇章則以第三人稱敘述。直到《黑
Thumbnail
(一)邁出全新的一步 村上春樹(1949-,むらかみ はるき,Murakami Haruki)《發條鳥年代記》(1994)是以第一人稱寫長篇小說的最後一部,於《海邊的卡夫卡》(2002)切換成一半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即卡夫卡少年的篇章依舊用「我」當敘述者推進故事,其他篇章則以第三人稱敘述。直到《黑
Thumbnail
文字表達有限,我都將意念寄託在樟樹之中了。
Thumbnail
文字表達有限,我都將意念寄託在樟樹之中了。
Thumbnail
《發條鳥年代記》共3冊,包括《鵲賊篇》、《預言鳥篇》與《刺鳥人篇》。「鵲賊」名稱係來自羅西尼名歌劇《鵲賊》序曲,「預言鳥」為舒曼小品《森林情景》中第7首曲目,「刺鳥人」則出自莫札特經典歌劇《魔笛》裡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所謂「發條鳥」,小說的敘述者「我」──岡田亨並沒有真正看過牠的樣子,只聽過牠的聲音。
Thumbnail
《發條鳥年代記》共3冊,包括《鵲賊篇》、《預言鳥篇》與《刺鳥人篇》。「鵲賊」名稱係來自羅西尼名歌劇《鵲賊》序曲,「預言鳥」為舒曼小品《森林情景》中第7首曲目,「刺鳥人」則出自莫札特經典歌劇《魔笛》裡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所謂「發條鳥」,小說的敘述者「我」──岡田亨並沒有真正看過牠的樣子,只聽過牠的聲音。
Thumbnail
村上春樹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Thumbnail
村上春樹喜歡運用記號或符碼,賦予作品象徵性,而眾多村上迷最愛、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之象徵符碼,說中了現代人內心某些隱微幽深的部分,引人深思、反省。
Thumbnail
196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處女之泉>,這部由瑞典導演柏格曼執導,探討生命、信仰和道德的藝術片,年輕時的我只看過一次,如今也只記得最後一幕的處理,很迷幻 很經典,並沒有太多其他的心得感想,但就因為李安的一句話,我又重看了一次,這次注意到的是那棟樹。 女兒的死已無力回天,一位純潔的少女就這樣輕易的
Thumbnail
196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處女之泉>,這部由瑞典導演柏格曼執導,探討生命、信仰和道德的藝術片,年輕時的我只看過一次,如今也只記得最後一幕的處理,很迷幻 很經典,並沒有太多其他的心得感想,但就因為李安的一句話,我又重看了一次,這次注意到的是那棟樹。 女兒的死已無力回天,一位純潔的少女就這樣輕易的
Thumbnail
讀著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景色,心中浮現的是記憶裡的小樽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的城市。書的開頭寫道:「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份意象與小樽運河旁,沿著河道不斷延伸到地平線的白色平原重疊在一起。幸好畢業時有到北海道旅行一趟,否則,也許會難以想像這雪國的景象。
Thumbnail
讀著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景色,心中浮現的是記憶裡的小樽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的城市。書的開頭寫道:「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份意象與小樽運河旁,沿著河道不斷延伸到地平線的白色平原重疊在一起。幸好畢業時有到北海道旅行一趟,否則,也許會難以想像這雪國的景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