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髒或是出口成章-情緒篇(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情緒會影響溝通,所以如何讓情緒配合溝通,而不是任由情緒來左右溝通的過程。我們可以「從內而外」分為三種層次「自我覺察」「溝通心態」「陳述技巧」,這篇我們著重在情緒上來談談「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
當情緒高漲到一個程度,理智腦就逐漸無法運作,曾經某次我在外國的街頭,看到某個年輕外國人在大馬路上,一手拿著電話一邊大聲咆哮,加上手會大幅度揮舞,可以看得出來當下的年輕外國人,接近沒有理智。然而看在路人眼裡,會不會覺得這個人好像怪怪的,怎麼會在大馬路上演,甚至有點失態的感覺
外國年輕人就是感性腦的一面,路人就是理性腦的一面。自我覺察就像「脫離當事人當下的感性,用旁人視角來觀察」。這個概念聽起來很簡單,不過實際上從感性逐漸切換到理性是頗有難度的
這條路會從「事後覺察」「事中覺察」「事前覺察」,差別在於哪個時間點感受當下的情緒。以事後察覺來舉例,當一個事件過後,當自己恢復理性腦的時候,問自己「三個重要的問題」
我的情緒是否正在改變?
情緒就像潮汐一樣會有高低起伏,也許平時看似風平浪靜,當有外力影響的時候,浪潮可能會越來越大。而在溝通當中,外力就是對方的「話語、肢體動作、表情」等等,可能都會改變情緒的反應。
所以第一步就是「能否察覺的情緒是否正在改變」,而改變會有「幅度差異」,在初期階段也許只能察覺到情緒改變幅度較大的情況,比如說生氣就是屬於幅度較大的一種,隨著練習察覺的次數,慢慢的就能夠感知「幅度較小」的情緒變化。
情緒的名字是什麼?
同一時間的情緒不一定只有單純一種,情緒其實是很複雜的。也許在某次的事件當中的情緒,大多比例是在憤怒而某些小部分則是沮喪。
當慢慢開始感知到情緒的改變,下一步就是辨識每一種的情緒,給予事件中的情緒名字(生氣、沮喪、開心等等),以利於下次遇到同樣的情緒時,可以更快標明當下的情緒變化。
情緒來自於何處?
挖掘讓情緒改變的事件,無論是對方的話語、肢體、表情,任何一種觸發情緒反應,都很值得紀錄下來。因為下次還是有可能因為同一因素,也會引起情緒。
大多數情況都是從事後回想,才會開始慢慢發現到底是哪些事件,造成自己的情緒變化。然而除此之外,還可以更探究下一個階段「為什麼這個事件會改變情緒?」
事件是中性的,但是會「依照每個人的觀點做不同的詮釋」,也就是我們用個人觀點去詮釋事件後,產生相對應的情緒。能夠在更深入挖掘觀點,會更有利於能夠在更深入挖掘觀點,會更有利於自我覺察。

比起當初大學會因為一句話,而衝動跑去騎車抒發情緒的自己,現在能夠慢慢的成長。在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對於自我覺察的啟發,這也是影響我非常深的一本書。自我覺察的過程慢慢地從事後檢視,一直到現在可以逐漸感受到情緒細微的變化。
慢慢的我也感受到,因為能夠察覺情緒的變化,而進一步能夠控制自己溝通時的反應,這條路走起來像是一個緩上坡,起步會需要花費很高的力氣,騎著上坡路也許速度會緩慢一些,但會逐漸抓到更多的技巧,讓自己更舒服的騎在充滿風景的路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理智上,我們會希望能夠擁有很好的溝通品質,然而這個理想中的目標為何會這麼難以達成?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溝通中我們會不知不覺透露情緒」,我們並不是照鏡子說話,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自己在溝通時候的各種反應,許多的情緒透過我們的話語、動作、表情等等,正在悄悄地透漏給對方。 三種會不自覺做出情緒的方式
有種類型的人很特別,當我們想跟這類型的人溝通之前,就會不自覺開始擔心接下來的溝通是否能夠順利,因為這類型的人特別「難溝通」,而原因在於這類型的人,容易在溝通時候產生過多的情緒反應,比如說最常見就是生氣、不耐煩、口氣差等等。 這類型的人容易「出口成髒」,所謂的髒並非髒話,而是會讓整場溝通變得「一團亂
前兩天跟客戶做保單健診,健診過程就是把投保的內容讓客戶再次複習,最後後提醒客戶尚未規劃的保險。客戶聽完我的建議之後,眉頭一皺的問「可是我覺得遇到這個風險機率很低,有需要規劃保險嗎?」 這的確是許多客戶心裡的想法,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這個觀點的背後,是否有我們沒思考周全之處呢? 什麼是機率
今天跟一位客戶討論如何規劃保險中,客戶突然提到自身近況不是很理想,因為新工作剛上任大概一個月,有些適應不良。加上孩子剛出生,對於家庭衝擊很大,跟老婆之間的摩擦也變多了,工作與家庭兩頭燒,陷入窘境。 於是客戶想從新工作離職,回到舊職場。因為舊職場的工作較為熟悉、與上司相處不錯、通勤時間較短。除了薪資
昨天跟一位大學學妹聊到工作上的困擾,因為她也是身為業務人員,常常需要跟客戶開會,並從中抓取會議重點,最後總結收尾。然而她遇到的困難在於「會議討論的內容細節很多,不知道如何做總結?」經過一番細節上的了解之後,我給她一些也許能讓結尾更加順利的建議 能否抓到細節所討論的主軸 通常在討論議題的時候,通常都
在我們家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孩子對於要看什麼節目非常有自己的主見!當孩子看到某個不喜歡的節目,第一個反應會說「我不想看這個」,這句話聽在我的耳朵裡面,我心裡想的是「那你想看什麼?」 是的!你發現了嗎?當孩子說「不要什麼」的時候,並不代表孩子表達「要什麼」。「不要什麼」代表是剔除某個選項,但這並不是
在理智上,我們會希望能夠擁有很好的溝通品質,然而這個理想中的目標為何會這麼難以達成?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溝通中我們會不知不覺透露情緒」,我們並不是照鏡子說話,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自己在溝通時候的各種反應,許多的情緒透過我們的話語、動作、表情等等,正在悄悄地透漏給對方。 三種會不自覺做出情緒的方式
有種類型的人很特別,當我們想跟這類型的人溝通之前,就會不自覺開始擔心接下來的溝通是否能夠順利,因為這類型的人特別「難溝通」,而原因在於這類型的人,容易在溝通時候產生過多的情緒反應,比如說最常見就是生氣、不耐煩、口氣差等等。 這類型的人容易「出口成髒」,所謂的髒並非髒話,而是會讓整場溝通變得「一團亂
前兩天跟客戶做保單健診,健診過程就是把投保的內容讓客戶再次複習,最後後提醒客戶尚未規劃的保險。客戶聽完我的建議之後,眉頭一皺的問「可是我覺得遇到這個風險機率很低,有需要規劃保險嗎?」 這的確是許多客戶心裡的想法,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然而這個觀點的背後,是否有我們沒思考周全之處呢? 什麼是機率
今天跟一位客戶討論如何規劃保險中,客戶突然提到自身近況不是很理想,因為新工作剛上任大概一個月,有些適應不良。加上孩子剛出生,對於家庭衝擊很大,跟老婆之間的摩擦也變多了,工作與家庭兩頭燒,陷入窘境。 於是客戶想從新工作離職,回到舊職場。因為舊職場的工作較為熟悉、與上司相處不錯、通勤時間較短。除了薪資
昨天跟一位大學學妹聊到工作上的困擾,因為她也是身為業務人員,常常需要跟客戶開會,並從中抓取會議重點,最後總結收尾。然而她遇到的困難在於「會議討論的內容細節很多,不知道如何做總結?」經過一番細節上的了解之後,我給她一些也許能讓結尾更加順利的建議 能否抓到細節所討論的主軸 通常在討論議題的時候,通常都
在我們家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孩子對於要看什麼節目非常有自己的主見!當孩子看到某個不喜歡的節目,第一個反應會說「我不想看這個」,這句話聽在我的耳朵裡面,我心裡想的是「那你想看什麼?」 是的!你發現了嗎?當孩子說「不要什麼」的時候,並不代表孩子表達「要什麼」。「不要什麼」代表是剔除某個選項,但這並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也許是社會期望又或者生理變化,我們開始擁有更多情緒。本文探討情緒的出現、認知以及處理方式,並提供正念呼吸作為一個具體的情緒清理行動。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