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讀觀點10】閱讀的意義,在於行動--我讀我思《極簡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一本書」的做法是反對的,但西恩覺得濃縮精華,對於沒看過書的人,先了解相關內容還是有幫助的。

以下會先整理、濃縮《極簡閱讀》的重點,給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快速了解作者如何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再針對該書提出西恩看法與反思,提供不同視角。


raw-image

👍️一樣的閱讀,不一樣的效果

往下看以前,可以先用摸著右手摸左胸口,誠實檢視自己的閱讀層次到哪?

一、最近讀完的一本書,想不起來了。
二、讀完的書跟新的一樣。
三、在一些地方畫線/摘錄書中的重要段落。
四、記了筆記,歸納書中的中心思想、大意、大綱。
五、對於感興趣的知識點,能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說明。
六、記了筆記,回想過往經驗,記錄自己的經歷與場景。
七、從讀完到現在,能說出如何在工作/生活應用相關技巧與方法。
八、從讀完到現在,曾把書中技巧與方法教給別人。

如果只到第六級以前,那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再往下一階邁進。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與記憶知識也都不能,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趙周

👍️「拆為己用」才是真正的學習

作者在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講述閱讀完,要能內化書中知識,並加以應用,才能到達上述的第七與第八層境界。提出「RIA方法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連結學習者經驗,解決問題,以提升能力。

R(Reading,閱讀拆頁),學習者閱讀原書拆頁。
I(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學習者理解知識並關聯自己。
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學習者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持續思考與深化自己的提問,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盡力消化與應用學到的知識。」趙周

👍️「拆為己用」具體作法

一、準備三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紙

二、三種不同便利貼,分別是I,A1,A2
I : 閱讀後,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段內容
A1: 針對該內容,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如何運用(設立目標跟行動)

三、確定讀的是實用類的書。先用較快速度閱讀,碰到較難處,先問「這對自己重要嗎?」如果答案為否,就省下便利貼;答案為是,則放慢內容細讀。

四、在I便利貼上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新敘述並寫下內容,貼在相對應書頁。

五、針對該資訊,問自己有無相關經驗,或聽說過類似的事,寫在A1便利貼上,並貼在I便利貼旁。

六、規劃未來如何運用,寫在一張A2便利貼上,也貼在書頁旁。

七、在貼便利貼的書頁旁,貼上指示書籤,提醒自己該頁有學習資料。

八、把所有的A2便利貼拿出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落實。

👍️便利貼拆解法注意事項

一、不要附會舊知:舉個例子,「失敗為成功之母」大家都知道,如果看了賈伯斯的奮鬥歷程,直接把他的成功簡化成「失敗為成功之母」,那就是附會舊知。應該去探究背後具體的原因,比如「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探究賈伯斯兩次失敗的原因,第二在市場的挫敗給他真正的學習感悟。因此,要從失敗中學習,必須要充分嘗試與回饋」。

二、避免決心氾濫:作者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決心貶值」,當「我要...」沒用時,下次變「我一定要」,再來是「我無論如何必須要」,要避免這個狀況,可以用目標、行動、關聯、可控等四個因素衡量,建立目標後,訂立具體行動步驟,且要關聯I便利貼,最後是要讓結果可以被量化。


西恩後見

👍️濃縮精華不好嗎?

作者一開始提到四種常見的偽學習,其中一個偽學習是追逐重點精華,包含20分鐘音訊、十分鐘影片、PTT與心智圖。不過西恩認為這些精華本身沒有問題,重點是要如何去運用,就像這篇文章上面的書摘,如果能幫助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快速了解重點,進而決定閱讀,那就是發揮到功用。

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到學習能力的三個層次:內化與應用知識、分析與整理資訊、追問與思考經驗。重點精華屬於「分析與整理資訊」層次,必須要能再從中「追問與思考經驗」與「內化與應用知識」,這樣才有意義。

⚡️《極簡閱讀》的「刺點」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作者提到,看一本書如果是在自己覺得很有道理的地方畫線,那對自己幫助不大,反而要自己不懂、不能理解、覺得奇怪的地方畫線,才有意義。

對西恩來說,這本書的「刺點」,就是反對片面追求精華,認為案例很重要。

原本我認為核心知識才重要,案例不重要,因為有了核心知識,就能去應對各種狀況。但看到作者提到「恰當的案例可以幫助學習者領悟相關知識的適用範圍」,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以終為始」的概念,後來不僅是可以運用在人生規劃,包含後續看到相關的學習效率書籍裡,也都不約而同提到這個概念,所以案例還是有幫助的,未來的書摘也會適時放入案例介紹。

⚡️便利貼法的改進

便利貼法的最後一個步驟是「把所有的A2便利貼拿出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落實」,看到這邊後,西恩思考一個問題「那在落實之後呢?」會不會很多A2便利貼,未經整合後,最後仍落於「碎片化知識」的地步?

因此,我很想了解建構知識體系的具體做法,可惜在這本書的相關篇章,多是在談拆書幫體系。西恩心中的「知識體系建構」,像是在撰寫一本個人的書,這本書因每個人的生活、能力、價值、成長與工作經驗而有所不同,西恩也希望以後可以研究出這套做法。

⚡️該拆書還是讀完整本?

書不必讀完,找想要的即可vs讀完整本。

西恩認為兩者都沒錯,原因在於,如果要剛開始閱讀的人拆書,那絕對不知從何拆起,因此可以先從「一年讀幾本書」的目標開始,藉由閱讀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不足之處,正如《雪球速讀法》作者認為,要讀得快的關鍵,在於讀得多,相關知識之前曾經看過,自然能讀得快;同樣地,讀得多後,慢慢能從這些書裡取出自己覺得受用的地方,漸而邁向拆書的境界。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點出了許多人閱讀的盲點,不過核心集中在RIA跟便利貼法,在前面很多篇章提到其好處,但會讓西恩在接下來篇章內容裡,有「換句話說」與「似曾相識」之感。另外提及許多拆書幫的優點,但在如何建構你的知識體系,這個我很有興趣的篇章,仍然花很多篇幅在講拆書幫,難免有點隔靴搔癢。不過《極簡閱讀》也觸碰到了一般人閱讀與學習的盲點,讓人有「這不就是在說我嗎?」的感覺(笑)。

總結,《極簡閱讀》,也非常適合拆書。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刺蝟之光-avatar-img
2023/09/07
對我來說,選擇讀書的方式真的是超重要的!📚🤓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和興趣,有時候快速瀏覽書籍可以讓我們迅速捕捉到必要的知識,像是閃電戰一樣⚡💡;但有時候深入閱讀則是一場豐富的知識冒險,像是探險家一樣🌍🔍。就像博主提到的,關鍵在於多多讀書!多讀書的好處就是有些相關知識之前已經讀過,所以自然看得更快更順暢了!📖✨當然,隨著閱讀量變多之後,也會開始挑選性地深入研讀某些書籍,找出真正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知識水準呢!🚀🌟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94會員
154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讀書的目的在於改變自己觀點或學習到新的認知,書中並沒有適用全部人的真理。 2.閱讀一定要試著了解或是意會作者的思考模式。 3.一百分鐘讀三次的高效閱讀法 (1) 第一次:先花10分鐘,先試著掌握書籍架構及大概內容 (2) 第二次:花50分鐘,開始用螢光筆劃出重點 (3) 第三次:花40分鐘,留意
Thumbnail
1.讀書的目的在於改變自己觀點或學習到新的認知,書中並沒有適用全部人的真理。 2.閱讀一定要試著了解或是意會作者的思考模式。 3.一百分鐘讀三次的高效閱讀法 (1) 第一次:先花10分鐘,先試著掌握書籍架構及大概內容 (2) 第二次:花50分鐘,開始用螢光筆劃出重點 (3) 第三次:花40分鐘,留意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不自覺陷入偽學習的狀態? 追蹤強者、訂閱各種Podcast或youtube追逐重點精華,看到很厲害的書籍或文章就點閱或收藏,沉浸在勤奮地學習狀態…但是,好像沒有顯著地改變? 作者趙周,大陸拆書幫的創始人,他在企業多年的培訓講課經驗中反思,要把知識拆為己用,才能真正地帶來效益。於是發展出拆書幫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不自覺陷入偽學習的狀態? 追蹤強者、訂閱各種Podcast或youtube追逐重點精華,看到很厲害的書籍或文章就點閱或收藏,沉浸在勤奮地學習狀態…但是,好像沒有顯著地改變? 作者趙周,大陸拆書幫的創始人,他在企業多年的培訓講課經驗中反思,要把知識拆為己用,才能真正地帶來效益。於是發展出拆書幫
Thumbnail
這本書的內容透過八個面向:閱讀力、邏輯力、表達力、影響力、連結力、自信力、實踐力與復盤力,告訴讀者三件事:如何榨取一本書的最大價值?如何透過閱讀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藉由閱讀獲得持續成長?
Thumbnail
這本書的內容透過八個面向:閱讀力、邏輯力、表達力、影響力、連結力、自信力、實踐力與復盤力,告訴讀者三件事:如何榨取一本書的最大價值?如何透過閱讀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藉由閱讀獲得持續成長?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榨取一本書的價值,聽起來挺吸引人的吧?在這本《榨書:主動成長的高回報讀書法》中提到三件事:如何榨取一本書的最大價值?如何透過閱讀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藉由閱讀獲得持續成長?而我在看完這書之後,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的三個觀點。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榨取一本書的價值,聽起來挺吸引人的吧?在這本《榨書:主動成長的高回報讀書法》中提到三件事:如何榨取一本書的最大價值?如何透過閱讀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藉由閱讀獲得持續成長?而我在看完這書之後,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的三個觀點。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書的價值,會隨著你當下的心情和目的改變。你要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動吸收知識。—p.126 在我尚未建立穩定的閱讀習慣時,雖然很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很慢。不是容易分心,否則就是抓不到重點,看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 以下我將會介紹書中「三次閱讀法」的概念,與建立閱讀習慣的六個要點。
Thumbnail
(本篇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的讀書心得) 標題新穎,然而內容再簡單不過。作者以大量閱讀的經驗,用淺白易懂的文字破除「好好閱讀一本書」的刻板印象和成見,並傳授讀者運用閱讀技巧來選書、讀書、和說書。
Thumbnail
(本篇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的讀書心得) 標題新穎,然而內容再簡單不過。作者以大量閱讀的經驗,用淺白易懂的文字破除「好好閱讀一本書」的刻板印象和成見,並傳授讀者運用閱讀技巧來選書、讀書、和說書。
Thumbnail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
Thumbnail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
Thumbnail
看完後的心得,我只能說標題跟內文不符合,單純看標題,我以為這本是教人如何從海量的資訊中,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概念、抑或是如何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但其實內容更像是:如何讀一本書,吸收一本書。
Thumbnail
看完後的心得,我只能說標題跟內文不符合,單純看標題,我以為這本是教人如何從海量的資訊中,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概念、抑或是如何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但其實內容更像是:如何讀一本書,吸收一本書。
Thumbnail
1.拆書有訣竅: Reading閱讀拆頁、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2.活用便利貼,讀通一本書 3.三大思考,建造你的知識體系
Thumbnail
1.拆書有訣竅: Reading閱讀拆頁、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2.活用便利貼,讀通一本書 3.三大思考,建造你的知識體系
Thumbnail
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有些則是要生吞活剝,唯少數要咀嚼與消化。
Thumbnail
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有些則是要生吞活剝,唯少數要咀嚼與消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