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的誠懇宇宙—專訪陳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9月8日於南方家園
訪談/王柄富、林宇軒 攝影/辛品嫺
詩的腳步可以帶我們踏得多遠?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陳少在2020年推出了他的第二本詩集《只剩下海可以相信》,帶著臺灣的讀者走到了好遠、好遠的地方。踏上薩摩亞、萬那杜兩個島國,這本「寫生詩歌集」呈現出陳少如何在南太平洋漂浪旅行,重新認知自己的存在。
詩人馬翊航如此評論:「陳少的遠行有誠懇的眼睛與手,有不獵奇的好奇,不偽裝的虛弱與健壯。 他的移動不是地理,不是階級,而是一顆心的樸素起降。」就選在這本詩集的出版社──南方家園的會客室,我們從陳少的文學啟蒙開始談起,一窺詩人詩歌的創作旅程。
專訪全文刊於《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臺北:臺灣師大,2023)

▎詩人簡介
陳少(1986─),臺北教育大學語創所畢業。著有詩集《被黑洞吻過的殘骸》,以及浪旅薩摩亞和萬那杜所寫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
 
推薦張繼琳詩集《瓦片》、《雜草》、《野花》、《泥巴》
我是幾年前在唐山買的,那時候看到是張繼琳的詩集就拿去結帳。張繼琳出這系列詩集的時候,我想說,是不是有收那些得獎的文學獎作品?但後來發現沒有,裡面的作品反而讓我覺得:一,怎麼這麼口語;二,怎麼這麼生猛。張繼琳的出書策略很特別,他願意集結出書的不是文學獎作品,反而是這類他念茲在茲的內容──一開始看感覺湯湯水水,但仔細讀,會發現他很深刻地反映他的家鄉宜蘭,而且不是那種刻板印象中的好山好水,這樣的文字很有力量。
 

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製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108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宇軒 的其他內容
「只要你有心的話,繼續寫下去。總有一天,你終究還是會被看見,這裡還是會有你的位置──畢竟當初是這句話鼓勵了我,所以我希望可以把這句話傳承下去。」
「不一定是文字上的坦白,感情的誠實是必須的,不管是哪個文類,不管是哪個創作類型,就連做菜也得真情實意。」
「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寫實主義的廢墟,臺灣文學前面有很大一塊是在談寫實主義——臺灣新文學如何透過語言的改造讓知識可以流通,讓大家可以比較有文化、有知識地去思考社會,改變一些政治上的東西。那你說文學反映真實,如果你誤會了怎麼辦?」
 「有新鄉土小說家,有新鄉土散文家,為什麼沒有人提出詩有新鄉土?」
「我們追求的可能不是要把一個國家顛覆,而是在這個國家來之前,我們可以執行的一些東西。」
「我很怕定義詩你知道嗎?詩的定義對我來講越寬鬆越好,如果我們把詩的定義定得很嚴謹,那我們的作品就會變得很狹隘了,那這是我不樂見的。詩很廣博、可以容納各種東西;我不希望為了去抵制某些類型,而放棄了更多可能。」
「只要你有心的話,繼續寫下去。總有一天,你終究還是會被看見,這裡還是會有你的位置──畢竟當初是這句話鼓勵了我,所以我希望可以把這句話傳承下去。」
「不一定是文字上的坦白,感情的誠實是必須的,不管是哪個文類,不管是哪個創作類型,就連做菜也得真情實意。」
「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寫實主義的廢墟,臺灣文學前面有很大一塊是在談寫實主義——臺灣新文學如何透過語言的改造讓知識可以流通,讓大家可以比較有文化、有知識地去思考社會,改變一些政治上的東西。那你說文學反映真實,如果你誤會了怎麼辦?」
 「有新鄉土小說家,有新鄉土散文家,為什麼沒有人提出詩有新鄉土?」
「我們追求的可能不是要把一個國家顛覆,而是在這個國家來之前,我們可以執行的一些東西。」
「我很怕定義詩你知道嗎?詩的定義對我來講越寬鬆越好,如果我們把詩的定義定得很嚴謹,那我們的作品就會變得很狹隘了,那這是我不樂見的。詩很廣博、可以容納各種東西;我不希望為了去抵制某些類型,而放棄了更多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讀副刊一 陳思宏〈跳舞或焦土〉, 內心有個開關被打開,有爆哭的預感, 畢竟是世故了,留了幾滴淚就停了。 喜歡書寫,但不能靠這維生, 喜歡就放在內心深處, 發芽腐爛、自言自語。 或許我寫的東西, 不是爆款或大眾, 孤身一人踽踽, 捨我其誰, 冰山底下的, 終會浮現, 早晚而已, 你珍視的玫瑰, 好
Thumbnail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Thumbnail
《光的重量》是作家張讓最新散文集, 談喜歡的作家娥蘇拉.勒瑰恩跟她的「地海系列」小說, 對她,小說是想像力遊戲馳騁而不是說教的場域。 文字輕舟周遊物質和心靈宇宙,來去自如。 她能從樹木的角度發言,能呼風喚雨讓石頭說話 甚至越過生死牆到冥界又回來,簡直無所不能,唯獨不自大驕狂。 關於旅行書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
Thumbnail
「她一直在向危險靠近,而她追求的,卻是隱身其中的,召喚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愛的可能。」 ——陳雪〈我身上有你看了會害怕的東西〉,《維納斯》 大多數作品為長篇小說的陳雪,今年初推出一本時間跨度很長的短篇小說集《維納斯》。她最近一本短篇小說集已經是十六年前的《她睡著時他最愛她》,銳利如刀,切割下來一塊塊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讀副刊一 陳思宏〈跳舞或焦土〉, 內心有個開關被打開,有爆哭的預感, 畢竟是世故了,留了幾滴淚就停了。 喜歡書寫,但不能靠這維生, 喜歡就放在內心深處, 發芽腐爛、自言自語。 或許我寫的東西, 不是爆款或大眾, 孤身一人踽踽, 捨我其誰, 冰山底下的, 終會浮現, 早晚而已, 你珍視的玫瑰, 好
Thumbnail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Thumbnail
《光的重量》是作家張讓最新散文集, 談喜歡的作家娥蘇拉.勒瑰恩跟她的「地海系列」小說, 對她,小說是想像力遊戲馳騁而不是說教的場域。 文字輕舟周遊物質和心靈宇宙,來去自如。 她能從樹木的角度發言,能呼風喚雨讓石頭說話 甚至越過生死牆到冥界又回來,簡直無所不能,唯獨不自大驕狂。 關於旅行書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我依然不知道看到我的文字的人會有怎樣的解讀,讀者永遠有權力去給予作品意義,我只是希望,能給予陳俊翰離開後的台灣,一點點的溫度和一點點的溫柔。
Thumbnail
「她一直在向危險靠近,而她追求的,卻是隱身其中的,召喚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愛的可能。」 ——陳雪〈我身上有你看了會害怕的東西〉,《維納斯》 大多數作品為長篇小說的陳雪,今年初推出一本時間跨度很長的短篇小說集《維納斯》。她最近一本短篇小說集已經是十六年前的《她睡著時他最愛她》,銳利如刀,切割下來一塊塊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