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4章】何為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經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王弼本)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沖」,有兩個意思,一是虛中,二是涌搖。兩者皆能形容「道」,前者說明性質,後者描述狀態

世界是如何形成?眼前看到的事物,它是怎麼來的?一想,便開始溯源,從時間、製程,不斷地細分,如書本的紙來自樹,樹從苗而長,苗從果,果由各種分子組成,再細分至原子、質子、中子、夸克……還能不能再細分,我相信還有。

這說明世界存在一種力量,它讓看不到、甚至無法得知的「質」,形成「物」,並讓「物」動起來,組成世界,然後再到眼前,或許我們可以稱這股力量為「道」。


「道」深遠不可測,像萬物的宗源,它不斷地運作,似乎不會窮盡。


「道沖,而用之」,如果我們說「道」是宇宙運行的最根本的力量,那它是有形還是無形?道沖,虛其中,並非以固有形體作用,但其非真正的無形,而是我們看不到而已,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多了去了,光、聲、電、氣、力……這些在人類尚未知道之時,便已作用多時,而如今宇宙仍有許多未知,正默默地照著它的軌跡行動。道,如是宇宙元力,或以形體而論,看似無形,然而,道是整體的概念,你我皆在其中,應涵蓋有形無形,所以道沖,似是無形,卻行有形之力。

「道,沖而用之」,道的運作,是不斷涌搖、激盪,星體的形成隕落,生命的起始終結,時代演變、文明更迭,世間的人、事、物,每分每秒都在碰撞,然後又形成新的人事物,消亡而後新生,運轉不斷。我們身在其中,僅是滄海一粟,只是整體變化中的一粒塵埃,卻執著在「自以為」的認知之中。


raw-image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這段與第56章重複,但第56章講人,這裡講道。

「其」,指道。道,可能指在「道」運作之下的種種人事物,或是其作用的過程。但當我一這樣形容,道就成為我的思維,而人屬於道的一部分,人的思維也是道,卻不是道的全相。

如此一來,「其」卻又無法明確指涉「道」,當我們指著某一東西說「其」,實際上,我們便以客觀的立場,說明某一與我們自身分離的東西,然而,道並未與我們分離,所以只能大概的說、彷彿地說,或用反面說明道不是什麼,而「挫銳」等四句,應僅是略為描述道的作用與形態。

「其」不是指某一特定對象,而是整體,則「挫銳」等句,行使動作與接收動作應是同一主體,即是「道」本身,因此,道自我呈現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銳利生爭端,紛亂則無序,這不是勸世,而是事實描述,這是道中常態,但不會永遠維持在某一狀態,事情到極端就會反轉,極化便會衰變,至死而後生,無論如何,世間都會存於正反平衡,但也不一定到了極端才有變化,或者,我們以為的極端,在道中,僅是一次正反平衡的過程,對道來說,挫銳、解紛可能僅是日常。

在黑暗的宇宙中,星體裂變、相撞產生光亮,太陽核融合產能生陽光,光,是粒子質變產生能量,這股能量似乎源源不絕,光是波也是粒子,一束光照射下來,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個光子光波,不知經過多少粒子作用,然後投射在視網膜上,經過視神經,傳至大腦。一連串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它的運作能細分到基本粒子,它的能量幾近無窮,而這一切的物質、能量與運動過程,皆是「道」。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往細看如微塵,往大看如寰宇,可宏觀可聚焦,但我們僅能煞有其事地描述,難以確切地體察它的存在,或許正因我們身在其中,融於其中。

道涵括宇宙萬物,然而,道又是如何生成?換個角度說,「力」是生成世界的根本,沒有力,便沒有動,則是什麼產生「力」?一片虛無之中,什麼契機讓「無」微動?應該沒有人知道答案,但能肯定的是,它比造物主還先存在,因為虛無微動,道已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ace的沙龍
78會員
47內容數
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第四章 道,就像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它的力量和作用似乎永遠用不盡。它的深遠和神秘,就像是萬物的根源,讓人敬畏不已。它可以讓人平和安靜,彷彿擁有無窮智慧。它就像是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第四章 道,就像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它的力量和作用似乎永遠用不盡。它的深遠和神秘,就像是萬物的根源,讓人敬畏不已。它可以讓人平和安靜,彷彿擁有無窮智慧。它就像是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了「無極」與「太極」,現在讓我來和大家談論「道的存在」。 老子《道德經》有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啊!其若存!用之不堇。 此文之意是:「天地萬物的道(『谷神』即道也)是永恒長存的,為玄妙的母性;而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産門,就是天地的根本;也就是根源的生育之門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了「無極」與「太極」,現在讓我來和大家談論「道的存在」。 老子《道德經》有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啊!其若存!用之不堇。 此文之意是:「天地萬物的道(『谷神』即道也)是永恒長存的,為玄妙的母性;而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産門,就是天地的根本;也就是根源的生育之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