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挫折假設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尼采曾說: 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但作者舉出事例證明,不少曾親身受過生命威脅出現了”創傷後遺症”,其後他的個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後一遇到其他困難,就會馬上崩潰。證明創傷程度的高低也會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從挫折中成長。作者其後更提出應如何從人生中必然會遭遇的困境中茁壯成長,我們又怎樣可以從中獲益、成長。

作者針對身處不同人生低潮的人進行研究,例如癌症患者、遭強暴的受害人以及痛失至愛者,發現他們能夠從中得益的方式在三種。

第一,這些挫折可以改變他們對自我堅持的觀念。例如,在遇見磨難時,我們或會說,如果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一定撐不下去。但事實是即使真的發生了,我們也會慢慢習慣,直至回復正常的生活水平。事過境遷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比自己想像中更加堅強,而這種認知會為我們帶來信心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第二,可以從人際關係中得益。困境有助我們認清身邊的人,究竟誰是真心願意幫助你的人,哪些是酒肉朋友。而且,挫折可以讓我們向身邊人打開心房,向幫助我們的人表達感激之情。研究指出,失去至愛者的人通常在往後的生活中也較能體諒別人。

第三,創傷可以改變我們對人生的優先順序。例如,不少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後,都會把時間花在與家人相處,而他們之後卻不會意識到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無意吹捧磨難的影響力,也不是忽視它們確切為我們帶來的無論是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他只是強調,受難並非百害而無一利,能夠從中反省的人就可以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ny的沙龍
4會員
30內容數
Kenn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4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擁有幾十年經驗的FBI首席談判宮,在其職業生涯中,成功從恐佈分子上救出人質。相信你們都會對當中的故事大感興趣,但或會對這如何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發生關聯而感到疑惑。 事實上,生活中處處是談判,工作面試、與上司定期的工作表現檢視、購買車輛時要求打折扣、要求小孩子早點上床睡覺等等,說服的技
Thumbnail
2021/12/04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擁有幾十年經驗的FBI首席談判宮,在其職業生涯中,成功從恐佈分子上救出人質。相信你們都會對當中的故事大感興趣,但或會對這如何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發生關聯而感到疑惑。 事實上,生活中處處是談判,工作面試、與上司定期的工作表現檢視、購買車輛時要求打折扣、要求小孩子早點上床睡覺等等,說服的技
Thumbnail
2021/11/06
相信每個也想得到別人真心的幫忙吧! 我們在工作上都無可避免需要別人的幫忙,或許你的同事因其上司的命令不得不幫你,但他如何去安排工作的優先次序,以及要投注多少心力去幫助你,卻是取決於我們。關鍵在於如何觸發其助人的(自願)內在動機, 包括好奇心、成就感、認同感以及互惠感。沒有人喜歡被指使的感覺,但大多數
Thumbnail
2021/11/06
相信每個也想得到別人真心的幫忙吧! 我們在工作上都無可避免需要別人的幫忙,或許你的同事因其上司的命令不得不幫你,但他如何去安排工作的優先次序,以及要投注多少心力去幫助你,卻是取決於我們。關鍵在於如何觸發其助人的(自願)內在動機, 包括好奇心、成就感、認同感以及互惠感。沒有人喜歡被指使的感覺,但大多數
Thumbnail
2021/11/04
你想得到這種回應嗎? 究竟人是在甚麼情況下才會樂意助人? 在甚麼環境下只會勉強幫忙? 甚至拒絕? 其實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求助技巧。只要讓對方覺得他們是自己願意幫你,而非被逼,這樣他們才會真心真意地協助你。 通常在我們請求後,回應可以分成以下四類。 直接拒絕,這是求助者最害怕聽到的,但並不常見,因為
Thumbnail
2021/11/04
你想得到這種回應嗎? 究竟人是在甚麼情況下才會樂意助人? 在甚麼環境下只會勉強幫忙? 甚至拒絕? 其實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求助技巧。只要讓對方覺得他們是自己願意幫你,而非被逼,這樣他們才會真心真意地協助你。 通常在我們請求後,回應可以分成以下四類。 直接拒絕,這是求助者最害怕聽到的,但並不常見,因為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