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自強

含有「逆境自強」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些問題——就像一個一直打著的結——它可能會一直在那裡,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但你仍然可以走路,仍然可以活得有心跳、有選擇、有尊嚴。
Thumbnail
來到英國以後,我一方面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一方面因為教學與生活的需要,閱讀也成了日常的重要部分。我指的不是在網絡上輕鬆瀏覽,而是靜下心來,手執書卷,細讀與沉思。
Thumbnail
英國政府收緊移民政策引發的社會焦慮與反思,探討移民政策背後的政治操作、全球化時代的人口流動,以及如何重建社會信任與包容性。
Thumbnail
中年移民的重建之旅,以及年輕人走出創傷的過程,都體現出在時代巨變下,人們共同的失重感與療癒歷程。文章強調在困境中選擇誠實面對、堅持價值,並將自由定義為一種持續實踐的姿態。
Thumbnail
三位香港中年專業人士在北國重新開始人生的故事,他們放棄原有成就,選擇不同領域,展現中年轉型的勇氣與韌性。
Thumbnail
今天我想推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我的理解是:內容是講一個習慣了被罵的人,當罵他的人都死了之後,他竟然得抑鬱症了。他心𥚃罵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大聲,導致他失去活力。 心理師指出他必須學會分辨自己真正的愛好和想法。那些罵他的人死前,他的一生只會有全然的憤怒或順從。那些罵他的人死後,他失去目標
5/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遇到困難時怎樣幫助自己舒緩情緒?其中就是去檢視自己有沒有把問題看得太大太難,產生不必要的煩惱和恐慌。作者在這篇短散文藉着月光引起的聯想,分享了她開解自己的方法,透過改變角度,把自己放輕,去幫助自己跳出過度注視和放大自身問題的習慣。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11/29
視角拉遠~就能豁然開朗
黃璧怡-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9
Carry Kuo 是啊 🙌
碩博士生的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數不清的挑戰和失敗,但你知道嗎?這些挫折正是你成長的最好機會。與其逃避,不如學會轉化它們的力量,讓逆境成為你的助力。 ▋逆境是成功者的訓練場 實驗數據出錯、論文被退回,甚至研究進度拖延……這些情況常常讓人懊惱,但它們其實是在為你的成功鋪路。 想想看:
Thumbnail
這篇短散文探討痛苦的意義,指出人生智慧是從困苦中學習得到。文中分享了開竅的方法,就是在人生低潮時問自己:這難關蘊藏着甚麼的功課是我可以學習的?然後開放自己的心靈,去洞察困境中隱藏着的智慧。能夠擁抱這新的頓悟來開展人生新的一頁,是很值得欣慰的成長。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4/08/25
許多“傷”,就是“傷”,而是否“真”能頓悟,不知道,如,手握緊,疼了才知鬆手,旁人苦口婆心說一堆,總是要碰,才會知道痛,我會扶持,但有時我會鬆手,因為有時說再多無用,讓其去碰撞,痛了比我說還有用。
黃璧怡-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雅米 扶持與放手,謝謝雅米帶出這個角度喔💗
作者分享了就算愛情變成感情,變得淡薄甚至消失了,這仍然有可以學習和成長的意義,是了解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契機。作者鼓勵大家就算與伴侶的關係已經不及以前,也要為自己曾經能夠深愛過而肯定自己,更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用學習新課題的態度去面對今日不理想的關係和逆境,讓自己活得更有深度和體悟。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31
人通常會想做自己,剛開始是互相取悅,慢慢的,會不想為別人活,想為自己活。離婚不見得不好,新聞報導有老婦把老公做掉,也有老公把老婦的頭砍了,新聞曾評論,我們的教育沒教導和平分手,歐美在這方面較進步,較人性化。
黃璧怡-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31
李英華 所以人際關係真是最高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