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是囚困我們的線性世界,那裡太令人窒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家庭教育所建構的環境,是一個鼓勵追求卓越的氛圍,鼓勵最好的方法,或者說激起一個人向前動力,就是製造後有追兵的危機感,追兵是誰?你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連長的是圓是扁都記不清的父母的朋友的小孩,就連我們可能都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追兵,成為砥礪魚躍龍門的墊腳石。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台灣,孩子承載著父母的期待

在前頭,有著受指引而清晰可見的求學之路上,過關斬將,如逆水行舟,不斷上爬,遷學區、週週應考各中學資優班,在初邁入1字頭的年紀裡,嘗到了何謂幾家歡樂幾家愁的跌宕。上課下課,穿梭在不同的小社會裡,學校補習班,覺得自己人面廣、高大上,同時也知道不久的將來,會坐在同一教室,寫著同一份考卷,競爭著名額有限的志願,那時嘴上說著想上電視當明星,心裡想著的是擠進明星高中,幻想穿上這輩子最綠衣服的尊榮感。
數字是個偉大的發明,帶起了貿易的蓬勃,推動世界的流動,也簡單得把我們量化成共同語言、適用共同單位,輕鬆得一眼看見高低。我們在這場競賽裡,不停歇地追逐,或許目標本身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超越別人與不被超越才是最被在乎的。

比出了高低後,我們之間還剩甚麼?

我還記得那間從小剪到大的傳統理髮店,我從一開始要在椅子上墊上小凳子,到了阿姨要將無背旋轉椅的高度拉到最高,此生的絲絲縷縷大多落在這裡了。阿姨有一個與我同齡的女兒,每每剪髮,阿姨與媽媽像是輪流出牌的對手,小時候比身高、比個性、比長相,青春期比學校、比榜單、比排名,大學比科系、比前途,而後比薪水、感情狀態,回頭看,一個人能拿出來量化的的東西還真不少,還說人是獨一無二,數字化後,我們都是陳列上架的,沒有甚麼不同,只有多與少、高與低。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看我,我只記得不滿小學的年紀,我們是能拉著手,在房間裡玩一下午的關係,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她的名字,每每聽見都有難受,或許是她穿著綠制服,在城市的中心念書開始,也可能是更早,在一次次的比較裡,她的名字被削尖成了利刺,在我們的關係,刻出一條條的痕跡。但也或許拜比較所賜,不願意承受被超趕的羞恥,自我鞭策,追逐更好,只是這樣的負重前行,卻沒有帶來歲月靜好。
付出了100,換得85分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尷尬境地,自尊、自傲在這之中載浮載沉,稱不上千里馬,也當不上黑馬,找不到定位,那是我覺得最疲憊無力的時刻。

囚困我們的線性世界裡,太令人窒息

或許定位,本就不該在0到100的數線上尋找落點,一個人的價值,應該是能夠超越這扁平的線性空間。薪水數字的背後,可以是不能量化的成就感、被需要的滿足感,有了這樣的情感,才該是推動我們前行的驅力,那不是出自強迫、恐懼、焦慮,是我們生而為人,與生俱來想要靠近美好事物的原動力;有了這樣的情感,我們的世界裡有了Y軸,拉出了無限的平面,不再局限於可見的終點上過度用力,失落疲倦;有了這樣的情感,我們能與他人情緒嫁接,撐起了世界的立體度,容納足夠自信的自己與不同的他人,然後我們才能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好。
撐起了世界的立體度,容納足夠自信的自己與不同的他人,然後我們才能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好。
後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過得如何,如果再次談起彼此,過去比較後的傷痕還會不會有感覺?有些事情發生過就不可能真正抹滅,讓傷痕記得,記得我們能夠超越的,是過去種種的比較,記得我們不是黑白數字,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獨立體,都渴望愛與歸屬感,都渴望自我的價值,能夠在情感世界裡被實現。
生活可以過得很平凡,但我不想要平面、乏善可陳,我要我的人生有東西可寫,可東西可想,有故事有感覺。 不想勸人積極向上,善良好心,就讓我們一切用科學、用哲學,練習讓自己思想立體,練習好好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怎麼吃,東西最好吃? 現代人吃飯不用愁,只愁吃不吃得到好吃的、想吃的。  最近,麥當勞剛結束了他們9、10月的新品活動,也就是再也吃不到的意思,那熱及一時的巧克力香蕉雙餡派。先撇開巧克力到底該不該跟香蕉在一起這事,上次麥當勞動手更新蘋果派的這動作在我記憶中是從未有過的。
因為你喜歡運動,所以你不會不想運動啊 我運動,不是為了喜歡。 朋友曾經問過我,是甚麼原因讓你這麼熱衷於運動? 我說運動沒有喜不喜歡的問題,就像刷牙洗臉也不是因為喜歡而每天做,就只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運動是如此,規律生活亦是如此。 說起這事,雲淡風輕地,卻是幾十年才知道的喜歡不喜歡,不重要
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我一直專注在如何更快、如何把更多的事,塞在同一時間裡。 適逢連假,每到了這時,我難掩興奮,有這麼多連續時間可以運用,我可以把延宕許久的系列文章寫出來,會無性生殖的代辦事項終於可以著手處理。連假於我,好似久旱的大地,期待天降甘霖,但是這場雨下了後,然後呢?
我還記得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進健身房加入會員,在離家約10分鐘的距離,那簽約的桌上,拿著筆,背後不斷傳來槓片撞擊的鏗鏘金屬巨響,每一聲震響,身體跟著縮了一下,抱著包包的雙手緊挨著自己,就這樣,在不安的氣氛下,拉開了改變的序幕。 一開始,目標過於遠大不實際,畫面很美,結果大概只堅持了不到一個月……
曾有人問過我,妳那麼多生活規定、原則,不累嗎?但我覺得,沒了這些,我才累。 規律並非缺乏彈性,建立規律,本就是為了適應擾動。 規律是建立日常準則,有例可依,讓生活運作無虞,是讓一旦平衡被破壞,我們能快速找到新平衡的能力。
出國玩的時候,連呼吸都覺得新奇,回國後,便覺煥然一新,但若沒有出門玩,假期結束後,別人通體舒暢的大聊國外一景一物,自己卻像是被灰塵塞住的毛孔,堵得阿雜。  以前在大學時,做討厭的就是暑假,放了將近3個月,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那是個還沒有Netflix的年代,YouTube還只是看幾秒搞笑短片的時期
怎麼吃,東西最好吃? 現代人吃飯不用愁,只愁吃不吃得到好吃的、想吃的。  最近,麥當勞剛結束了他們9、10月的新品活動,也就是再也吃不到的意思,那熱及一時的巧克力香蕉雙餡派。先撇開巧克力到底該不該跟香蕉在一起這事,上次麥當勞動手更新蘋果派的這動作在我記憶中是從未有過的。
因為你喜歡運動,所以你不會不想運動啊 我運動,不是為了喜歡。 朋友曾經問過我,是甚麼原因讓你這麼熱衷於運動? 我說運動沒有喜不喜歡的問題,就像刷牙洗臉也不是因為喜歡而每天做,就只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運動是如此,規律生活亦是如此。 說起這事,雲淡風輕地,卻是幾十年才知道的喜歡不喜歡,不重要
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我一直專注在如何更快、如何把更多的事,塞在同一時間裡。 適逢連假,每到了這時,我難掩興奮,有這麼多連續時間可以運用,我可以把延宕許久的系列文章寫出來,會無性生殖的代辦事項終於可以著手處理。連假於我,好似久旱的大地,期待天降甘霖,但是這場雨下了後,然後呢?
我還記得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進健身房加入會員,在離家約10分鐘的距離,那簽約的桌上,拿著筆,背後不斷傳來槓片撞擊的鏗鏘金屬巨響,每一聲震響,身體跟著縮了一下,抱著包包的雙手緊挨著自己,就這樣,在不安的氣氛下,拉開了改變的序幕。 一開始,目標過於遠大不實際,畫面很美,結果大概只堅持了不到一個月……
曾有人問過我,妳那麼多生活規定、原則,不累嗎?但我覺得,沒了這些,我才累。 規律並非缺乏彈性,建立規律,本就是為了適應擾動。 規律是建立日常準則,有例可依,讓生活運作無虞,是讓一旦平衡被破壞,我們能快速找到新平衡的能力。
出國玩的時候,連呼吸都覺得新奇,回國後,便覺煥然一新,但若沒有出門玩,假期結束後,別人通體舒暢的大聊國外一景一物,自己卻像是被灰塵塞住的毛孔,堵得阿雜。  以前在大學時,做討厭的就是暑假,放了將近3個月,無事可做,無處可去,那是個還沒有Netflix的年代,YouTube還只是看幾秒搞笑短片的時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以前的人過的是線性人生,一階階往上爬,追求的是產值,以數字的增加及職位的高升為人生目的;但是現在年輕一代過的是非線性的人生,重視產值,不再追求數字而是重視工作內涵與對自己的意義。     大人們不要想去開導孩子,因為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是無法改變他們的。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正念種子|人比人,害死人❌請別再跟孩子說「你要跟某某人看齊」以及「看看路邊的乞丐,想想我們多幸福」|正向心理學VS.社會比較理論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以前的人過的是線性人生,一階階往上爬,追求的是產值,以數字的增加及職位的高升為人生目的;但是現在年輕一代過的是非線性的人生,重視產值,不再追求數字而是重視工作內涵與對自己的意義。     大人們不要想去開導孩子,因為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是無法改變他們的。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正念種子|人比人,害死人❌請別再跟孩子說「你要跟某某人看齊」以及「看看路邊的乞丐,想想我們多幸福」|正向心理學VS.社會比較理論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