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是囚困我們的線性世界,那裡太令人窒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小,家庭教育所建構的環境,是一個鼓勵追求卓越的氛圍,鼓勵最好的方法,或者說激起一個人向前動力,就是製造後有追兵的危機感,追兵是誰?你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連長的是圓是扁都記不清的父母的朋友的小孩,就連我們可能都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追兵,成為砥礪魚躍龍門的墊腳石。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台灣,孩子承載著父母的期待

在前頭,有著受指引而清晰可見的求學之路上,過關斬將,如逆水行舟,不斷上爬,遷學區、週週應考各中學資優班,在初邁入1字頭的年紀裡,嘗到了何謂幾家歡樂幾家愁的跌宕。上課下課,穿梭在不同的小社會裡,學校補習班,覺得自己人面廣、高大上,同時也知道不久的將來,會坐在同一教室,寫著同一份考卷,競爭著名額有限的志願,那時嘴上說著想上電視當明星,心裡想著的是擠進明星高中,幻想穿上這輩子最綠衣服的尊榮感。

數字是個偉大的發明,帶起了貿易的蓬勃,推動世界的流動,也簡單得把我們量化成共同語言、適用共同單位,輕鬆得一眼看見高低。我們在這場競賽裡,不停歇地追逐,或許目標本身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超越別人與不被超越才是最被在乎的。

比出了高低後,我們之間還剩甚麼?

我還記得那間從小剪到大的傳統理髮店,我從一開始要在椅子上墊上小凳子,到了阿姨要將無背旋轉椅的高度拉到最高,此生的絲絲縷縷大多落在這裡了。阿姨有一個與我同齡的女兒,每每剪髮,阿姨與媽媽像是輪流出牌的對手,小時候比身高、比個性、比長相,青春期比學校、比榜單、比排名,大學比科系、比前途,而後比薪水、感情狀態,回頭看,一個人能拿出來量化的的東西還真不少,還說人是獨一無二,數字化後,我們都是陳列上架的,沒有甚麼不同,只有多與少、高與低。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看我,我只記得不滿小學的年紀,我們是能拉著手,在房間裡玩一下午的關係,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她的名字,每每聽見都有難受,或許是她穿著綠制服,在城市的中心念書開始,也可能是更早,在一次次的比較裡,她的名字被削尖成了利刺,在我們的關係,刻出一條條的痕跡。但也或許拜比較所賜,不願意承受被超趕的羞恥,自我鞭策,追逐更好,只是這樣的負重前行,卻沒有帶來歲月靜好。

付出了100,換得85分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尷尬境地,自尊、自傲在這之中載浮載沉,稱不上千里馬,也當不上黑馬,找不到定位,那是我覺得最疲憊無力的時刻。

囚困我們的線性世界裡,太令人窒息

或許定位,本就不該在0到100的數線上尋找落點,一個人的價值,應該是能夠超越這扁平的線性空間。薪水數字的背後,可以是不能量化的成就感、被需要的滿足感,有了這樣的情感,才該是推動我們前行的驅力,那不是出自強迫、恐懼、焦慮,是我們生而為人,與生俱來想要靠近美好事物的原動力;有了這樣的情感,我們的世界裡有了Y軸,拉出了無限的平面,不再局限於可見的終點上過度用力,失落疲倦;有了這樣的情感,我們能與他人情緒嫁接,撐起了世界的立體度,容納足夠自信的自己與不同的他人,然後我們才能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好。


撐起了世界的立體度,容納足夠自信的自己與不同的他人,然後我們才能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好。

撐起了世界的立體度,容納足夠自信的自己與不同的他人,然後我們才能感受到身而為人的好。


後來,我也不知道她到底過得如何,如果再次談起彼此,過去比較後的傷痕還會不會有感覺?有些事情發生過就不可能真正抹滅,讓傷痕記得,記得我們能夠超越的,是過去種種的比較,記得我們不是黑白數字,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獨立體,都渴望愛與歸屬感,都渴望自我的價值,能夠在情感世界裡被實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動作習慣觀察家的沙龍
13會員
24內容數
生活可以過得很平凡,但我不想要平面、乏善可陳,我要我的人生有東西可寫,可東西可想,有故事有感覺。 不想勸人積極向上,善良好心,就讓我們一切用科學、用哲學,練習讓自己思想立體,練習好好生活。
2022/01/29
我們需要符合期待嗎? 從小當個乖小孩的期待,認真唸書、乖乖做作業,不吵不鬧,大家說,真是好帶的小孩,我聽著心裡甜滋滋的,我醉心於被稱讚,然後每件事情,我都希望是能夠被稱讚的。
Thumbnail
2022/01/29
我們需要符合期待嗎? 從小當個乖小孩的期待,認真唸書、乖乖做作業,不吵不鬧,大家說,真是好帶的小孩,我聽著心裡甜滋滋的,我醉心於被稱讚,然後每件事情,我都希望是能夠被稱讚的。
Thumbnail
2022/01/16
俗話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我並不認同,有了初識的濃烈,才有願意相伴的承諾,只是我們用什麼來維持這份濃烈,我那些刻意的努力,像極了想考高分的學生,想在每張考卷都拿到三位數,但生活不該永遠拼命,拿高分的表現,終究不是我自己。
Thumbnail
2022/01/16
俗話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我並不認同,有了初識的濃烈,才有願意相伴的承諾,只是我們用什麼來維持這份濃烈,我那些刻意的努力,像極了想考高分的學生,想在每張考卷都拿到三位數,但生活不該永遠拼命,拿高分的表現,終究不是我自己。
Thumbnail
2022/01/08
身後傳來了「小姐、小姐,妳沒事吧?」,發財車老闆向我遞了他的手臂,我趕緊地站了起來,一陣疼痛從右腳踝與左膝傳上,幾乎沒辦法撐地。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綁著我們之間,還這麼剛好,就像他不願我離開似的。
Thumbnail
2022/01/08
身後傳來了「小姐、小姐,妳沒事吧?」,發財車老闆向我遞了他的手臂,我趕緊地站了起來,一陣疼痛從右腳踝與左膝傳上,幾乎沒辦法撐地。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綁著我們之間,還這麼剛好,就像他不願我離開似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Thumbnail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Thumbnail
  大家稱讚的,就是好?眾人厭惡的,真的萬惡不赦?   電影最後的假期:人生短暫,不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沈默和允許?   
Thumbnail
  大家稱讚的,就是好?眾人厭惡的,真的萬惡不赦?   電影最後的假期:人生短暫,不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沈默和允許?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某些不愉快的記憶雖已塵封多時,但殘存的情緒仍不時湧現,每當遇到類似情況時仍下意識的做出相同反應。嗯,是時候該清理了,而且是大掃除,把那些陳年汙垢通通清理乾淨、一個不留。我記憶當中的校園,是一道密不通風的牆,它的厚度隔絕了所有娛樂、所有歡聲笑語,永遠是那麼冰冷,從它身上你感受不到任何溫度。
Thumbnail
某些不愉快的記憶雖已塵封多時,但殘存的情緒仍不時湧現,每當遇到類似情況時仍下意識的做出相同反應。嗯,是時候該清理了,而且是大掃除,把那些陳年汙垢通通清理乾淨、一個不留。我記憶當中的校園,是一道密不通風的牆,它的厚度隔絕了所有娛樂、所有歡聲笑語,永遠是那麼冰冷,從它身上你感受不到任何溫度。
Thumbnail
從小,家庭教育所建構的環境,是一個鼓勵追求卓越的氛圍,鼓勵最好的方法,或者說激起一個人向前動力,就是製造後有追兵的危機感,追兵是誰?你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連長的是圓是扁都記不清的父母的朋友的小孩,就連我們可能都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追兵,成為砥礪魚躍龍門的墊腳石。
Thumbnail
從小,家庭教育所建構的環境,是一個鼓勵追求卓越的氛圍,鼓勵最好的方法,或者說激起一個人向前動力,就是製造後有追兵的危機感,追兵是誰?你的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連長的是圓是扁都記不清的父母的朋友的小孩,就連我們可能都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追兵,成為砥礪魚躍龍門的墊腳石。
Thumbnail
​ 養成不跟他人做比較一直是我學習課題之一 小孩不懂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被牽著的人 加上網路的爆炸性成長又搭上手機的傳播速度 更是把比較的心態提升到一個全球白熱化的概念 仿佛沒有跟上就會被比較下去了 哪裡開了新的餐廳一定要趕快PO上instagram 朋友討論流行了什麼穿搭 所以也要把櫃子裡過時衣服通
Thumbnail
​ 養成不跟他人做比較一直是我學習課題之一 小孩不懂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被牽著的人 加上網路的爆炸性成長又搭上手機的傳播速度 更是把比較的心態提升到一個全球白熱化的概念 仿佛沒有跟上就會被比較下去了 哪裡開了新的餐廳一定要趕快PO上instagram 朋友討論流行了什麼穿搭 所以也要把櫃子裡過時衣服通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