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距離,和物理上的實際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念很「傳統」。
現在回想起來,不知道該感念執念的傳統,還是該討厭墨守成規的傳統。因為傳統的家庭觀念:「一家要團圓」,使得我的童年記憶還有爸媽的身影,但相對的也因為傳統,使得現在出社會,工作忙碌、無法經常回去探望阿公阿嬤的我來說,感到異常愧疚。當年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我一樣呢?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的時間在治癒童年。
現階段有幸於國小安親班任職,當初僅是抱持著找一份工作的心態,但做了一個月之後發現,我好像一直在為自己找一個出口,彌補那童年時的缺憾,可能是孤獨、可能是冷落、也可能是消逝的純真。
最近在帶小朋友的時候,腦海裡會一直閃過和他們一樣年紀時的自己。
如果孩子一週只上20個小時的課,那他們到底能學到什麼?那他們就去學習如何當個小孩。––––––紀錄片《插旗攻城市》
一直在反思一個班級到底該樹立什麼樣的規矩?到底該讓孩子學會什麼?而上一份在高教領域做偏鄉教育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醒著我:「要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孩子」。

當沒有目標、夢想,人只不過是用兩條腿走路的哺乳類。
2015.04.15,那年正值高二的青春年華。半夜朋友從line傳了這張字卡給我,是我以前寫給她的。高中也是一個很奇妙的階段,那時候的我們好像充滿了對未來的想像、對事物的無所畏懼,眼裡滿懷理念、沒有絲毫雜質,全是去蕪存菁的熱血。

總結來說,人總是貪心的。心裡想的、實際上達成的,永遠形同陌路,理想與現實的背道而馳,是無情還是生命的必然。
祝好。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6會員
213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距離研究所入學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想利用這段空閒時間存點學費、生活費(希望扣掉這些之後還能存點錢嗚嗚嗚嗚)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平日週一至週五在國小補習班當三四年級的課輔老師,六日的週末就在咖啡廳兼職,等於一個星期七天,我七天都在工作啊哈哈哈。今天是咖啡廳第二天上班,卻覺得和同事們都認識了好久好久的感
從今年年初開始,經歷考研兩個月、過年、開始認真找工作,大概是三個月的時間,今天下午安排了兩場面試,時間非常剛好,下午一點先是去了咖啡廳,與店長談話一小時後,馬上驅車前往補習班進行另一場面試。
記得小時候常跟著媽媽一起去她的高中同學家,因為阿姨家有兩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姊姊,在童年記憶裡,有好幾個週末我們一起長大。 那天晚餐後,姊姊們提議要一起去巷口那家,用藍色發財車當作店面的鹹酥雞攤販,我們仨七嘴八舌的搶著回答喜歡吃什麼,甜不辣、青椒、雞胗、蘿菠糕、魷魚、、、我也是第一次在那個夜晚吃到用炸的
變成一個懂得溫柔和懂得善良的人,然後,走過一整個撒哈啦的歲月。
細雨濛濛,每一滴雨都傳達著一個訊息,潛入土地,種在天涯海角,從小裂縫到東海岸......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距離研究所入學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想利用這段空閒時間存點學費、生活費(希望扣掉這些之後還能存點錢嗚嗚嗚嗚)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平日週一至週五在國小補習班當三四年級的課輔老師,六日的週末就在咖啡廳兼職,等於一個星期七天,我七天都在工作啊哈哈哈。今天是咖啡廳第二天上班,卻覺得和同事們都認識了好久好久的感
從今年年初開始,經歷考研兩個月、過年、開始認真找工作,大概是三個月的時間,今天下午安排了兩場面試,時間非常剛好,下午一點先是去了咖啡廳,與店長談話一小時後,馬上驅車前往補習班進行另一場面試。
記得小時候常跟著媽媽一起去她的高中同學家,因為阿姨家有兩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姊姊,在童年記憶裡,有好幾個週末我們一起長大。 那天晚餐後,姊姊們提議要一起去巷口那家,用藍色發財車當作店面的鹹酥雞攤販,我們仨七嘴八舌的搶著回答喜歡吃什麼,甜不辣、青椒、雞胗、蘿菠糕、魷魚、、、我也是第一次在那個夜晚吃到用炸的
變成一個懂得溫柔和懂得善良的人,然後,走過一整個撒哈啦的歲月。
細雨濛濛,每一滴雨都傳達著一個訊息,潛入土地,種在天涯海角,從小裂縫到東海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