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距離,和物理上的實際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念很「傳統」。

現在回想起來,不知道該感念執念的傳統,還是該討厭墨守成規的傳統。因為傳統的家庭觀念:「一家要團圓」,使得我的童年記憶還有爸媽的身影,但相對的也因為傳統,使得現在出社會,工作忙碌、無法經常回去探望阿公阿嬤的我來說,感到異常愧疚。當年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我一樣呢?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的時間在治癒童年。

現階段有幸於國小安親班任職,當初僅是抱持著找一份工作的心態,但做了一個月之後發現,我好像一直在為自己找一個出口,彌補那童年時的缺憾,可能是孤獨、可能是冷落、也可能是消逝的純真。

最近在帶小朋友的時候,腦海裡會一直閃過和他們一樣年紀時的自己。

如果孩子一週只上20個小時的課,那他們到底能學到什麼?那他們就去學習如何當個小孩。––––––紀錄片《插旗攻城市》

一直在反思一個班級到底該樹立什麼樣的規矩?到底該讓孩子學會什麼?而上一份在高教領域做偏鄉教育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醒著我:「要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孩子」。


raw-image
當沒有目標、夢想,人只不過是用兩條腿走路的哺乳類。

2015.04.15,那年正值高二的青春年華。半夜朋友從line傳了這張字卡給我,是我以前寫給她的。高中也是一個很奇妙的階段,那時候的我們好像充滿了對未來的想像、對事物的無所畏懼,眼裡滿懷理念、沒有絲毫雜質,全是去蕪存菁的熱血。


總結來說,人總是貪心的。心裡想的、實際上達成的,永遠形同陌路,理想與現實的背道而馳,是無情還是生命的必然。








祝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每天悶著頭工作,偶爾出門散散心約會,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下班後其實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和父母親的關係似乎有點緊張。 從小家裡生活可以說不愁吃穿,父母親的工作可以養活三個小孩不成問題,身為老大的我,從小跟著媽媽作生意,老實說童年似乎有點無聊,但說出來又會令人羡慕。以前風靡全台的黑白機、超級
Thumbnail
每天悶著頭工作,偶爾出門散散心約會,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下班後其實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和父母親的關係似乎有點緊張。 從小家裡生活可以說不愁吃穿,父母親的工作可以養活三個小孩不成問題,身為老大的我,從小跟著媽媽作生意,老實說童年似乎有點無聊,但說出來又會令人羡慕。以前風靡全台的黑白機、超級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孩子無法決定大人會採取怎樣的管教方式,這也可以說是兒童的命運。 有的家長希望孩子為自己負責,因此不會送東西到學校,這些孩子可能很小就學會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我很慶幸在童年時期,有爹爹這樣的長輩,他讓我相信,天塌下來也沒關係,總是會有大人照顧我的。
Thumbnail
孩子無法決定大人會採取怎樣的管教方式,這也可以說是兒童的命運。 有的家長希望孩子為自己負責,因此不會送東西到學校,這些孩子可能很小就學會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我很慶幸在童年時期,有爹爹這樣的長輩,他讓我相信,天塌下來也沒關係,總是會有大人照顧我的。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在與小孩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我們很常因為尋找平衡而感到徬徨,難免擔心因為自己的某些選擇而讓小孩傷心。在小孩兩歲以前,我也很常會感到焦慮,可隨著小孩長大,我逐漸明白,維持自己的價值,是家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Thumbnail
被貼上各種奇特的標籤後,彷彿揹著幾公斤重的殼,我過的是自己的人生嗎? 父母與小孩間模糊的界線,沒完全撕掉的標籤,我的愧疚感仍存在著。
Thumbnail
被貼上各種奇特的標籤後,彷彿揹著幾公斤重的殼,我過的是自己的人生嗎? 父母與小孩間模糊的界線,沒完全撕掉的標籤,我的愧疚感仍存在著。
Thumbnail
伯叔輩臨時來訪,除了秋節禮盒分享外,也與母親閒話家常許久。由於與家裡親戚一直未有熱絡的往來,大家似乎都有默契的保持著僅在每年幾個重要節日場合碰面寒暄兩句的這種「親戚社交距離」。由於自己也難得有機會跟長輩說幾句話,加上過去也常常受到長輩的照顧,所以也在一旁參與了話題。 話題圍繞著這段時間的變化與一些時
Thumbnail
伯叔輩臨時來訪,除了秋節禮盒分享外,也與母親閒話家常許久。由於與家裡親戚一直未有熱絡的往來,大家似乎都有默契的保持著僅在每年幾個重要節日場合碰面寒暄兩句的這種「親戚社交距離」。由於自己也難得有機會跟長輩說幾句話,加上過去也常常受到長輩的照顧,所以也在一旁參與了話題。 話題圍繞著這段時間的變化與一些時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