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跟別人比較怎樣,你不累嗎?停止比較,你會活得輕鬆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時,你會否想起你曾經拿自己的外貌、能力去跟別人作出比較呢?當時你的心態是怎樣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感受呢?

這個話題很值得深入研究,我先跟大家描述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狀況,還想跟大家分享自身的經歷,如何令到自己的思想上變了。

當你們年輕的時候,大家可能聽說過爸媽親口說︰「你看XXX同學考的成績第一,為什麼你考到很低分?」、「你看XXX同學很乖,為什麼你不聽話?」,這些說話讓你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優秀,長期下去會造成心理自卑。

事實上有家長很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我想︰「這是正確的教育嗎?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聽到會有什麼感受?」。很多家長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讓他們感到高興,也能把孩子出色的表現告訴親友、朋友,像是炫耀成績的心態。

我想這是社會很普遍的現象,可能一出生被大人們拿去比較,誰家孩子可愛的?當孩子在學生時期,繼續把孩子跟別人比較成績、能力,然後到成年進入社會,也把孩子跟別人比較事業上的成就、收入高低。我想,人們這麼愛比較,難道要比較到死去的時候?哇,我竟然想到這裡,會覺得這個世界裡的人們很可怕。

如果人們有過以上的經歷,可能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向他的父母、親友說︰「你能不能放過我啊?為什麼拿我跟別人比較?」

raw-image

其實,為什麼現代人們會困在這個惡性循環?

人比人,比死人

這句話,真的聽過很多次了。

最可怕是,這種概念長期潛入人們的潛意識裡,因為他們由小到大都被拿去做比較,或者他們會在暗裡會跟同齡朋友、同學、身邊的人比較。長期下去會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會評價自己不行、不夠好。這群人會掉入負面思維、情緒,無力感、還有痛苦。


你可能曾經有以下的想法...

在學校,你看到XXX同學的成績比你更佳?運動能力比你更優秀?

在家庭,你看到別人家過得很幸福,反觀自己家是破碎、不穩定?

在職場,你看到別人工作能力很優秀?反觀自己能力不如別人?

在社交媒體,你看到別人比你過得更好?更豐富?反觀自己生活過得平淡?


首先,請停止這種思想。我來跟大家說為什麼吧。

首先你用了錯誤的比較心態,如果你堅持這樣想法,你只永遠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優秀,然後不斷給壓力自己,自我貶值。

舉個例吧,有錢人,出生於富裕的家庭,本來擁有的資源比一般家庭超越這麼多,讀名牌學校、進入一流大學,直到社會、創業、做生意。在我們眼中看來是一個很好的起步點,而且過程沒有障礙,好像一路升高的階梯。對嗎?

或者同期的同學,例如XXX同學,明明他學習能力不好,中途退學了,然後聽別人說他創業成功,賺了大錢。看到別人取得成功,會說自己為什麼還是這樣?

我想說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一樣,大家擁有的資源不一樣、大家起步點不同,雖然看到這點,為什麼要比較呢?對嗎?若你一路比較,很容易給自己有種挫敗感。

raw-image

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先問下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感覺到什麼情緒,生氣、悲傷、害怕呢?當你了解你自己內心想法、情緒,下一步處理這種想法、情緒。

放棄向上比較,放棄跟比你優秀的人比較,不然你一直會有落差感。只有向下比較,你能夠看到你自己擁有了什麼的能力、成就。

換個角度看,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好的開端,只是沒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去改善你的不足。其實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人,不可能把每個領域都是專業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向內尋找自己認為最重要、最重視的事情、能力,想過怎樣的生活?想擁有怎樣的能力?

例如,你覺得你在繪畫方面不及別人,但你想在繪畫的領域上取得成功(創作平台吸引關注)。首先每人的畫風不一樣,你可以擁有你自己的畫風,透過練習去提升你的繪畫能力,一天比一天進步,在創作平台不時分享作品,長期下去總會吸引到喜歡你畫風、作品的人。當你達成目標,再回頭看看以前的自己,你會發覺自己進步了,這是好事。

只要你專注在提升你的能力、你的生活,把它鍛鍊到精通,不關注外面,你的心態好了,不再跟外面比較了。

改變確實是需要勇氣的,選擇權在你手上。

自身經歷

說到這裡,你是否很想知道作者有沒有把自己跟別人比較嗎?我有過。

我在學生時期,我是一個好勝心強的人,什麼都要爭第一,當年的我很有信心。但如果人家考的分數超越我、或者我預先比賽勝算大,卻被對手打敗,我會覺得不甘心,覺得自己不能輸掉。

(這裡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成長路程吧)

正確來說我中三才接觸外面的世界(暑期訓練班),中學畢業後我進了車路士足球學校,發現很多隊友比我很優秀,跟別人比較反觀自己是很渺小、能力未達到她們的水平,當下感覺到落差感。

這是很正常,因為我是一間聽障學校長大,跟外面的世界差異很大。有了比較,由以前牆內世界的自滿心態,到意識自己的能力不及別人,再進化到提醒自己要不斷進步。過了9年後,我在2021年6月踢進了香港5人足球代表隊,夢想成真了。我很高興能和很多優秀的隊友一起練球、學習、進步,現在仍在努力著。


對我來說,這是人生最棒的時候了



隨著時間過去,我就快步入中年,眾人所知運動員生涯有限,我想趁有氣有力去搏下,無論是5人足球代表隊、球會。


我很感恩是我的家庭,沒有說打壓性的說話,但他們寄望我可以讀到大學畢業。因為我由小到大成績是很優秀的,直到完成中學、大學畢業,在成長過程中,我意識到要轉變心態。

突然間醒起中六考公開試,在香港這邊是取得大專、大學門檻的資格試之類。我知道我學校的成績是很好的,在公開試沒有拿到3&2的成績,從別人角度來看是有落差的,畢竟難度不一樣。我的心態就是覺得很好,至少取得了就讀大專機會,進行了面試、成為那間大專院校的學生。

全班有14人,只有2個同學繼續升學,1個去了海外升學(他的家裡有錢,不能比較),在香港聽障人士的繼續升學的人數比較少,真的很少。因為要在外面跟健聽人上課,會有困難。我主要戴助聽器,看老師的唇語上課,每課我會選擇坐在前排上課。(很感恩當年沒有疫情,現在戴著口罩上面授課是很困難了,只要網課設有字幕才能幫助到)

raw-image

我知道自身的能力有限,我讀IT的,除了日常上課,課餘時間會看簡報、文章,上網找資料去了解、學習。在完成高級文憑課程後,憑良好成績成功直入大學讀第三年課程我的家人替我感到高興。

不過那年成績比較一般,未摸索到大學的考試是怎樣的,不想以三級榮譽畢業(外人眼中這個跟不讀書的一樣),給自己的壓力真的很大。然後我改變了之前的習慣,從死背內容到去嘗試理解內容,概念,不懂把問題括著,約時間請問教授,算是補習吧。我很開心自己能做出轉變,成績進步了,最終拿下二級榮譽畢業,成功從大學畢業了。

寫到這裡,我發現我以前會跟別人比較,去到大學時期開始只跟自己比較,發現自己進步了很多,而且心態不同了。

現在的我不會無故跟別人比較,經過十多年的洗禮、成長,心智方面漸漸成熟。我知道年輕的我是一個很小的世界生活,中學畢業後認識外面的世界(升讀大學、踢足球比賽),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思維上會有沖擊,所以會有這種轉變。


最後,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們,停止跟別人比較吧!

只專注自己,鍛鍊自己,慢慢擁有真正的生活,然後你會發覺你不再跟別人比較了。


參考文章︰

為什麼別人總是比我好?心理師點出「愛比較」的關鍵原因,靠3方法找回自我價值

生活職場上愛比較,不斷產生焦慮的負面情緒,5個訣竅改善比較心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FUNG的沙龍
15會員
70內容數
小F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30歲時的人生轉折與自我反思。作者透過個人經歷,鼓勵讀者勇於打破傳統框架,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並強調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改變,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5/02/18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30歲時的人生轉折與自我反思。作者透過個人經歷,鼓勵讀者勇於打破傳統框架,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並強調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改變,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1/06
又到新一年了,我的生活重回正軌之後很久沒上來寫文了,發現有年度問卷,就趕快寫好喔。發覺自己加入馬特市以來,年年都會寫年度問卷,讓自己回顧這年做了什麼,或者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吧。 1)相比過去幾年,2023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 時間過得很快 2)請描繪今年讓你最療癒的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1/06
又到新一年了,我的生活重回正軌之後很久沒上來寫文了,發現有年度問卷,就趕快寫好喔。發覺自己加入馬特市以來,年年都會寫年度問卷,讓自己回顧這年做了什麼,或者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吧。 1)相比過去幾年,2023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 時間過得很快 2)請描繪今年讓你最療癒的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3/10/02
讓讀者了解抱怨的利與弊,學會閉嘴。
Thumbnail
2023/10/02
讓讀者了解抱怨的利與弊,學會閉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Thumbnail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Thumbnail
原因和「社會比較」幾個關鍵概念有關。 1. 首先,我們逃脫不了「社會比較」。 2. 第二個關鍵概念是,「社會比較」有「向上」與「向下」兩種方向。 3. 第三個關鍵概念是,我們可能因為「社會比較緣故,太想要贏,也因此會想要作幣,想挖敵人的牆角,甚至為了打敗對手而做一些瘋狂的事。
Thumbnail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Thumbnail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