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綑綁,是牽繫,還是鎖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孩子們要走了,
回顧著祈求寬恕的影子,
孩子們要走了。

原諒我的失誤吧!
煩悶了就找孩子出氣。

孩子們要走了,
回顧著祈求寬恕的影子,
孩子們要走了。

小時候在校刊不顯眼的角落看到這首小詩,也許是編輯為了填補空白而植入的幾句重複文字,卻給我帶來某種震撼。那天放學回家後,我看著忙碌的媽媽,單純的心靈忽然無以名之的彎彎繞繞起來。那時候的小孩,因為各種奇怪的理由,通常沒少挨過父母師長的棍子。我想著:媽媽曾經「煩悶了找我出氣」嗎?我長大離家時會回顧卻執拗地不肯停留嗎?如果將來有了小孩,我會成為那「祈求寬恕的影子」嗎?
這樣的千古人生道理當然不是那時年紀能夠想通的,但是,經過歲月粗暴的洗禮,我們終會明白一切原來那麼簡單。孩子要走了,卻也會再回來,而孩子背後那個影子,祈求的是自己的寬恕,因為母親總是傻傻地把自己活成了影子,還是覺得做得不夠好,給得不夠多,還想在孩子離家的時候再多要一點孩子留在身邊的時間。
|有一種責任綑綁,叫「探親」
孩子離家了,有了自己的生活重心,甚至自組了小家庭,可是生長於斯的原生家庭仍是心之所繫,「探親」便有了必要存在的意義。
現在的長輩懂得發早安圖,平時看著煩,一天不發了便嚇得你半死拼命找人,原來是一早打牌去了沒空發!
有的聰明小孩,住得離爸媽近些,白天可寄嬰,晚上下班接小孩順便晚飯打游擊外帶次日便當,省下來的錢剛好可當孝親費,只要雙方樂此不疲,自可皆大歡喜。
住的遠的就辛苦了,如果還是跨國跨洋,那家裡的度假基金就自然而然全部轉成探親費了。
女兒從小就承包探望爺爺奶奶的大使任務,常常是她揹著小背包,胸前貼著「UM(unaccompanied minor 無成人陪伴兒童)」,讓空姐阿姨牽著上飛機,然後美其名為「探親」,其實是歡天喜地的玩上一個暑假,再貼上「UM」讓空姐牽著回到我身邊。
許多年以後,探親對象易位。而且較常飛越太平洋的變成比較閒的那個我。
在洋之彼岸,沒車又遠離生活軌道的我有如流浪星球,每天我陪著女兒走路去搭BART(舊金山地鐵),然後便ㄧ頭鑽進小咖啡館或社區的圖書館。有天早上,我坐在圖書館外的長凳上一邊享受著館外樹林的芬多精,一邊等著開館,忽然注意到正前方一個衣著有點襤褸的中年大叔站在那裡直直盯視著大門動靜,我心裡好笑,他也在等開門呢!便順手拍了一張照片。
晚上,看著我今日拍照成果的女兒問我:「欸!馬麻妳拍個homeless (流浪漢)幹什麼?」我答以:「因為我覺得我好像跟他一樣就是個homeless。」女兒笑著打我一下,說:「馬麻神經病!」
所以我的探親這檔事,有時是不得不已的任務,是「責任綑綁」,不去,自己不安;去了,主客難安。
|有一種情緒勒索,叫「變相撒嬌」或是「天線不同」
從前的華人家庭普遍是「言敬」而不「言愛」。在「孝悌忠信」的教條下,父嚴、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形成一個巨大的束縛將一家人綑綁在一起。明明有滿滿的愛,卻說不出口;明明想要上前給個安慰的擁抱,卻只能在一呎之外用關愛的眼神說:「吃飽了嗎?」中國人,真是壓抑啊!
「四樓的天堂」圖片來源:YouTube
這樣壓抑的愛,得不到預期的反應,就會引發各種形式的情緒勒索,甚至在真實世界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灑狗血情境劇。
有人抱怨父母好像藏了一本養兒防老帳本,隨時數落著你花了父母多少心血,也許他們只是在「變相撒嬌」,卻讓你原本回家探望的心意變成苦刑;
也有人拼命抗拒著父母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價值觀念框架,找不到相同的頻道,讓人在「順從親意」與「實現自我」間徬徨失落。
不知不覺傷害了身邊重要的人,這豈是愛的本意?
女兒是個神經很大條的人,天生Robot體質,而我這個三明治人又牢記著不想把跟上一代的體驗搬到下一代重演。從小”love /hate you”掛在嘴邊, “hugging”自然表現,「情緒」在我們家正常宣洩表達,「勒索」似乎不會發生。
|一切都是因為愛
情緒勒索也好,責任綑綁也罷,一切都是因為愛。因為愛,就有了牽絆,像風箏後面的牽繩,你需要放它飛,不管飛得多高多遠,知道後面有個若有若無的牽繫,它就不會迷失方向。
所以女兒有時會躲回娘家,作回女兒賊好好的「勒索」一下父母;兒子也會抽空回家看看,與老父下一盤棋。
這樣的牽絆遷就著也圈縛著,要小心別抓得太緊,把牽繩抓成鎖鍊、把牽繫變成綑綁,把愛變成傷害!
avatar-img
29會員
116內容數
幾十年前剛學英文那種背單字、片語的填鴨方法讓我對英文深惡痛絕,但有個老師的出現忽然讓我覺得英文其實也沒有那麼面目可憎。現在我仍是知識浩瀚學海中一名小小的門徒,但我想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儘量用說學逗唱的方式,讓你覺得:學英文,其實也可以很好玩!Che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思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Netflix 正在播出的日劇『消えた初恋(被擦掉的初戀/My love mix-up)』,一塊橡皮擦和一個被擦掉的字母,一場莫名其妙的初戀開始萌芽。我也莫名地想起另一個英國影集『Fleabag(邋遢女郎)』。 「That’s the very reason they put the rubber
從前有一套叢書叫Where’s Wally(尋找威利)。威利總是隱身在人群中,讓你一頓好找。 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像威利,不怎麼起眼,丟進人群中瞬間被淹沒,不會像小說中寫的那樣:鶴立雞群、自帶光環。 可是小時候我只看到我頭頂上的一片天,我覺得我不一樣。我很小就懂得存在主義,因為我發現我一覺醒來,不會變
Netflix 正在播出的日劇『消えた初恋(被擦掉的初戀/My love mix-up)』,一塊橡皮擦和一個被擦掉的字母,一場莫名其妙的初戀開始萌芽。我也莫名地想起另一個英國影集『Fleabag(邋遢女郎)』。 「That’s the very reason they put the rubber
從前有一套叢書叫Where’s Wally(尋找威利)。威利總是隱身在人群中,讓你一頓好找。 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像威利,不怎麼起眼,丟進人群中瞬間被淹沒,不會像小說中寫的那樣:鶴立雞群、自帶光環。 可是小時候我只看到我頭頂上的一片天,我覺得我不一樣。我很小就懂得存在主義,因為我發現我一覺醒來,不會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早上我回家我兒子上樓來告訴我:奶奶和爸,不斷的用道德、情勒想要綁架他,要他聽話開車載他爸去豐原,上次台中行,我兒子就很抱怨了,今天又來一遭! 兒子跟我講,講對人了,我是專門對付這種人的~!我在這方面下過功夫... 我打給我先生,告訴他:沒門,自己想要去,自己處理,不要丟給別人,別人say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早上我回家我兒子上樓來告訴我:奶奶和爸,不斷的用道德、情勒想要綁架他,要他聽話開車載他爸去豐原,上次台中行,我兒子就很抱怨了,今天又來一遭! 兒子跟我講,講對人了,我是專門對付這種人的~!我在這方面下過功夫... 我打給我先生,告訴他:沒門,自己想要去,自己處理,不要丟給別人,別人say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