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史賓賽》:黛安娜的困與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縱使黛安娜已經離去二十餘年,人們似乎從未遺忘過她,筆者在英國生活,更能感受到她對於這個國家隨處可見的後世影響(legacy)。她不僅曾經是英國王室成員,更是八〇至九〇年代舉世間最被關注的女性,有著「史上留下最多照片的女人」的稱號。我常想,這個稱號一點也不能算是美名,其實想來有些驚悚,在那個狗仔文化尚不猖狂的年代,黛安娜已經在相機快門下存活,在人們的茶餘飯後之間逃生。

作為近代最受人討論的人物,除了黛妃的魅力使人折服,她在與查爾斯王子婚姻生變後,與英國王室的對抗本身就極具戲劇性,躍升影視的形象不計其數,因此這次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詮釋的新版本《史賓賽》(Spencer)也格外令人注目。要如何將這個已為眾人所熟知的故事拍出新意?特別是不久前 Netflix 英劇《王冠》(The Crown)裡同樣飾演黛安娜的艾瑪.科林(Emma Corrin)珠玉在前,是否能超越前作,可能是觀眾對這部電影首先打上的問號。

raw-image

本片來自智利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ín),影迷對他應不陌生,他較有名的前作是 2016 年的《第一夫人的秘密》(Jackie),描繪美國總統甘迺迪之妻賈桂琳面對喪夫的心境轉折。這回同樣挑戰歷史知名女性,只是黛妃的銀幕形象又更深植人心,挑戰著實艱鉅。或許深知這些先天限制,本片使用不同以往的角度切入,捨棄傳統形式的流水帳刻畫或過於貪心的長時間跨度,反而聚焦於黛安娜與查爾斯離婚前那年的聖誕假期(約是距離兩人 1981 年結婚後的十年,當時已貌合神離),如此敘事手法開發新路線,雖在歷史考證上難以兩全,但凝聚於短暫幾天的時間有助於營造戲劇張力,為這個無人不知的悲劇故事注入新鮮感。

電影藉由一次節慶的家族團聚,顯現英國王室施加於黛安娜的無形壓力,以及她明顯早已喘不過氣的樣貌。人物更縮小至幾乎只有黛安娜本人,其他人物如英國女王、查爾斯王子皆像是背景存在般的配角,台詞不多,但句句皆讓人感到沉重如枷鎖。

raw-image

本片對白詩意且帶有弦外之音,編劇擅長以對白隱喻使觀眾感受到這位女性的「困」與「迷」,困在婚姻,迷於體制。片子就以一場「迷路」開頭,也以「迷路」貫串,片中外頭敲門聲時常不絕於耳,彷彿是一股巨大催促,而黛安娜總是在自己的空間裡拖延,或徒勞地來回奔走,或躲進洗手間遠離外界;年幼的威廉與哈利看著母親如此疲憊也無所適從,雖然英國王室形象被刻意模糊,卻明顯形成某種風雨欲來的烏雲,層層籠罩這座外人欣羨的「童話城堡」。

電影中有一段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將黛安娜與安妮博林(Anne Boleyn)牽引起來。安妮博林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最後亨利移情別戀,為了想迎娶新歡而羅織罪狀給她,安妮的下場是在倫敦塔遭到斷頭。將這二位女性放在一起討論顯然不是全然正確,因安妮博林本身其實也是第三者上位,然而黛安娜與安妮博林的共鳴,或許是都面臨著丈夫不愛自己的折磨。片中,黛安娜偶然發現安妮博林的自傳書籍,其後多次與這個數百年前的悲劇人物跨越時空對話,同病相憐,甚至最後更化作安妮博林,以為自己看見了珍西摩(Jane Seymour,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電影的魔幻手法敘事,是相當大膽的一次嘗試,搭配以弦樂為主的背景音樂,詭譎暗黑外亦托出氣勢,彷彿一部心理驚悚片,

raw-image

筆者這次有機會在倫敦親自採訪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我好奇她是否認為自己與黛安娜有任何連結?她思忖了一會兒,說:「我們過著很不一樣的生活,畢竟我不是公主,成為演員雖然會得到很多關注,但畢竟這還是很不一樣,我沒有要成為或被期待是什麼樣子,我能夠做自己,或許人們拍了我很多照片,但這絕對不是能夠與黛安娜相比擬的。」

雖說如此,我則認為克莉絲汀.史都華與黛安娜都是當代追逐自由的勇敢靈魂,只是黛安娜生在那樣的年代,身處那樣的環境,她的選擇並不多,也導致了後來的悲劇。

raw-image

電影本身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飾演的 Maggie 作為黛安娜的知音,與黛安娜有著複雜的情愫,也為本片貢獻難得的輕鬆點。片中黛安娜有這樣一句動人台詞,她問著摯友 Maggie:「我一直在想像千年後的人們會如何撰寫我?人們稱威廉征服者(William the Conqueror)、伊莉莎白童貞女王(Elizabeth the Virgin Queen),他們會如何稱呼我?」,在面臨龐大體制的壓抑,與社會嚴格期許之下,黛安娜彷彿坐困愁城,背後其實都是那二字──缺愛,她只能孤軍奮鬥。

raw-image

克莉絲汀版本的黛妃五官乍看不相像,但有些舉動與神韻卻又唯妙唯肖。她時而怯懦,時而崩潰,時而勇敢,時而狂舞,展現角色幾乎溢出框外的不安全感,整部電影幾乎仰賴她的表演進行,表情也禁得起大特寫考驗,口音更可聽出有刻意練習英式發音。

《史賓賽》英文片名為 Spencer,即為黛安娜本名的姓氏,彰顯著她回歸自我的意義,這種從「黛安娜」到「史賓賽」的回歸也出現在結尾,電影以較帶有希望的方式作結,然而我們都知道現實故事的後續發展,也許如同她車上所播的那首〈All I Need Is a Miracle〉,在短短五分鐘的自由後,留給人淡淡的哀愁。

黛安娜是太沉重的名字,那個名叫史賓賽的女孩已經離得太遠了。

全文劇照:車庫娛樂

raw-image

>>> 21世紀20大國片榜單 feat. 台灣影評人協會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這張照片是蘇聯時代史達林最有名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於史達林與布里亞特共和國(蘇聯組成國之一)領導人夫婦會面之時。當時,布里亞特夫婦的女兒潔莉雅(Энгельси́на Серге́евна Маркизова,綽號Геля(潔莉雅))帶著鮮花,跌跌撞撞地走向史達林先生,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談。
Thumbnail
這張照片是蘇聯時代史達林最有名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於史達林與布里亞特共和國(蘇聯組成國之一)領導人夫婦會面之時。當時,布里亞特夫婦的女兒潔莉雅(Энгельси́на Серге́евна Маркизова,綽號Геля(潔莉雅))帶著鮮花,跌跌撞撞地走向史達林先生,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談。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之後,對導演尤格藍西斯非常敬仰,於是就想找他的舊成來看,沒想到找到的「真寵」,女主角之一竟然也是被䁥稱石頭姐的艾瑪史東。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之後,對導演尤格藍西斯非常敬仰,於是就想找他的舊成來看,沒想到找到的「真寵」,女主角之一竟然也是被䁥稱石頭姐的艾瑪史東。
Thumbnail
  在一開始看這支影片時,我有點困惑,因為柴契爾夫人的老公常常才剛出現,卻又馬上消失,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她上一秒在回憶年輕時與政界人物的對話,下一秒又把對話"帶到"現今的家族聚會上?老年的她到底還是不是英國首相?
Thumbnail
  在一開始看這支影片時,我有點困惑,因為柴契爾夫人的老公常常才剛出現,卻又馬上消失,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她上一秒在回憶年輕時與政界人物的對話,下一秒又把對話"帶到"現今的家族聚會上?老年的她到底還是不是英國首相?
Thumbnail
倫敦的天空確實如旅遊書上所描繪地湛藍,禽鳥很自在地在公園棲息、甚至不怕人,不少人溜著狗狗,大狗的吠叫聲讓我害怕起來。那時,吹著涼風、踏著礫土的我才有種「哇,我真的自己飛來英國了」的真實感。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Thumbnail
倫敦的天空確實如旅遊書上所描繪地湛藍,禽鳥很自在地在公園棲息、甚至不怕人,不少人溜著狗狗,大狗的吠叫聲讓我害怕起來。那時,吹著涼風、踏著礫土的我才有種「哇,我真的自己飛來英國了」的真實感。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Thumbnail
前年九月,英女王逝世,當時畫了一張女王畫像,但因筆觸痕跡太過粗糙,就不收進專題裡,畫完女王,覺得不能不畫黛安娜王妃,所以接著又畫了王妃。 同樣用有底色的插畫本畫,黛安娜這張就比伊莉莎白女王細緻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筆尖沒削尖嗎? 好像是從女王那張開始吧?開始用專家級的水性色鉛筆,在色彩的表現
Thumbnail
前年九月,英女王逝世,當時畫了一張女王畫像,但因筆觸痕跡太過粗糙,就不收進專題裡,畫完女王,覺得不能不畫黛安娜王妃,所以接著又畫了王妃。 同樣用有底色的插畫本畫,黛安娜這張就比伊莉莎白女王細緻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筆尖沒削尖嗎? 好像是從女王那張開始吧?開始用專家級的水性色鉛筆,在色彩的表現
Thumbnail
一般人的印象當中,維多利亞女王是獨生女,實際上維多利亞是有姐姐的,原來維多利亞的母親,年輕喪偶,日後改嫁,母親與前夫生下一兒一女,女王不但有姐姐,還有個哥哥(萊寧根親王)。
Thumbnail
一般人的印象當中,維多利亞女王是獨生女,實際上維多利亞是有姐姐的,原來維多利亞的母親,年輕喪偶,日後改嫁,母親與前夫生下一兒一女,女王不但有姐姐,還有個哥哥(萊寧根親王)。
Thumbnail
從當初那個進入影壇不被看好的女孩,到在好萊塢勇敢闖盪;從因為外表清新獲得廣泛認可,到演技得到許多人稱讚的一線演員。性格低調的她,總是默默做著她認為對的事情。無論是《傲慢與偏見》 的Kitty、《大亨小傳》 Daisy、《花漾女子》的 Cassie 等角色都讓我深深記著,她,是凱莉·墨里根。
Thumbnail
從當初那個進入影壇不被看好的女孩,到在好萊塢勇敢闖盪;從因為外表清新獲得廣泛認可,到演技得到許多人稱讚的一線演員。性格低調的她,總是默默做著她認為對的事情。無論是《傲慢與偏見》 的Kitty、《大亨小傳》 Daisy、《花漾女子》的 Cassie 等角色都讓我深深記著,她,是凱莉·墨里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