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養成孩子負責任的小原則,放手讓孩子學會承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有些孩子很懂事,會自己收拾書包、玩完玩具自己整理、一放學就寫作業、
很有自覺性的完成大人所交代的任務,自動自發完全不需要催趕。

有些孩子則是吃飯要別人餵、作業不催就不做、書包還要媽媽整理,
明明是自己該做的事,卻要等著人家幫他做,做錯事最後還會怪別人,
明明一樣是孩子,怎麼可以差這麼多呢?😱

以上兩個情況差別就在於孩子有沒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孩子會自己做選擇,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負責任的孩子在生活中的確會比不負責的孩子更加有優勢。

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他們絕對是有能力可以掌握自己,
責任心也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靠後天慢慢養成的🧐
作伴小編帶著你一起分析吧!


不同年齡培養責任感的方式

raw-image

👶1~3歲:學習自理

此階段只是順從大人的指示,還不知道什麼是責任。
從教導最簡單的生活自理開始,像是:學習吃飯、喝奶、坐馬桶等。
這時孩子很多事情都想搶著自己來,建議大人不要害怕麻煩而奪走孩子嘗試的機會,在孩子旁邊陪著他一起做,讓他對於行動有個概念和參與感。

👦4~6歲:學習負責

此階段開始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事情,但還是需要提醒。
生活漸漸可以自理後,再從基本的處理能力開始,像是:收玩具、收書包等。
鼓勵方式來回應孩子完成事情,他們喜歡被大人肯定的感覺👍

他們發現負責任的優點時,就會一直做下去,孩子還小一定不能做得很完美,
🧏‍♀犯錯時也不需要太過度責備,而是引導他該如何面對問題。

👨‍🦱7~9歲:學習計畫

此階段懂得先做該做的事情,再做想做的事情。
逐漸掌握好做事方法後,可開始學習分析事情輕重和順序
可以開始計劃自己的事物,大人可以漸漸把自主權還給孩子,
與他加強這些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觀念,自己也要承擔不做的後果,
當孩子為自己負責任時,記得給予肯定,孩子才會放在心上,更有動力唷💪


🧑10歲以上:學習自律

此階段心態逐漸成熟,能調節自己的想法、情緒。
當能自主思考做決定後,要學會負責不再僅限自己,也要體諒別人。
給孩子製造獨立的機會,讓孩子了解要收穫前必須自己先付出,
即使爸媽不在身邊,也要做出適合的決定,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而在日常中,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養成負責任的4個小原則

raw-image

1. 父母以身作則

扮演帶領角色,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會觀察並學習你的作法。
如果爸媽做錯事情,喜歡推卸責任,犯了錯就找藉口,
怎麼能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呢? 😲肯定不行呀!

先想想看這些問題的解答
🔹我是個守信用的人嗎?
🔹我做事時有條有理嗎?
🔹要求孩子的我有做到嗎?
🔹我會承認錯誤和及時道歉嗎?

💁‍♀️作伴小編分享:
還記得有一次,媽媽答應小漢堡要帶他去逛商場,但是突然下起了大雨,
媽媽覺得好懶得出門、也不想弄濕衣服,可是媽媽內心想到,
「守信用」對孩子非常重要,應該要對說出的話負責,
我們做父母的更要對孩子以身作則!

所以就和小漢堡一起討論,現在下雨,要怎麼樣出門才不會淋濕,
孩子也一起幫忙想了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決定跟媽媽一起穿雨衣、撐雨傘,一邊散步走去商場,
過程中讓孩子體驗下雨的感覺,更讓他知道說到就要做到,
如果沒辦法該怎麼去思考及解決。

我們父母扮演的是「帶領」角色,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做錯事也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想出適合的方法去解決🙌
傳達勇敢面對過錯的訊息給孩子。


2. 讓孩子學習自主

提供孩子機會自己做決定和選擇。
父母不願讓孩子吃苦,把所有事情都給自己做,這樣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
我們應該適時懂得放手,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不要搶著幫他做。

首先要讓孩子了解事物的「原則」,不要一直「插手」幫助孩子,
扮演理性的「支持者」,理解他們的想法,在旁邊提醒是非對錯🤔
再給予空間學習及練習為自己負責、作決定的機會。

💁‍♀️作伴小編分享:
像很多媽媽會搶著餵孩子吃飯,整天拿著飯碗追著孩子跑,
原因就是看到孩子吃得髒兮兮的,飯粒掉的到處都是,
看了覺得很阿雜…… 所以就決定自己親自餵孩子。
但是你知道嗎!!你這樣是在剝奪孩子獨自吃飯的能力,和學習的機會呀!!

像我從小就讓小漢堡自己吃飯,
雖然孩子剛開始不太會拿湯匙、吃得滿桌子都是,
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打斷孩子學習的機會,而是在旁邊默默陪伴,
不斷深~呼~吸~😌 相信孩子會越來越上手的!

經過每天的練習,小漢堡果然有進步!
不到2歲的他就能自己吃得很好,還會搶著要自己吃呢!
媽媽看到覺得非常欣慰呢~💓

剛開始學習的孩子一定不會馬上做得跟大人一樣上手,
所以要給予孩子空間和時間去學習,我們在旁邊耐心陪伴唷!


3. 學習承擔後果

不要用「愛」為理由,幫孩子「擦屁股」。
許多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當孩子犯錯,
總是及時解決,有大人處理確實簡單多了~
但這樣其實是在妨礙孩子的成長,導致他以後做事都不會設想到後果......

💁‍♀️作伴小編分享:
這件事說實話對孩子是有難度的~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排隊結帳時,小漢堡拿著我的鑰匙一直揮,
我告訴他,這樣揮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打到別人!
果然,一個沒注意,不小心打到前面的阿姨,小漢堡嚇了一大跳,
阿姨看到是個孩子也沒有計較太多,而說「沒關係~你好可愛喔~」

但是我蹲下跟小漢堡說:「媽媽剛剛已經有提醒你,這樣揮鑰匙很危險,
你現在打到別人了,你該怎麼做呢?」
當下孩子是很抗拒的,因為對方是陌生人,雖然知道自己做錯事,但不想面對。

我細心的跟他陳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打到人時他們會痛痛,我們打到人時應該要說什麼呢?」
耐心的引導他去面對,他也說:「要跟那個人說對不起。」

要道歉前小漢堡很卻步,因為害怕阿姨生氣會罵他,
我跟他說:「做錯事了就要勇敢承擔,我們試著說看看,媽媽陪著你一起去!」
後來孩子克服了,也跟阿姨道歉了,也知道自己做錯了。

道歉完後小漢堡把鑰匙拿給我,跟我說,🧏‍♂️不可以一直揮鑰匙很危險!
這代表他深刻地記住這一個小插曲了,以後也不敢再犯錯了。

當孩子做錯事情,當下最重要的就是教導孩子負責任,
意識自己的錯誤,除了誠心道歉,也該想辦法彌補做錯的事情。

🤦‍♀️千萬不能因為孩子不願面對後果而心軟,我們可陪伴在他身旁,
在旁邊與他建議,該如何彌補錯誤。



4. 鼓勵取代處罰

孩子獲得滿足感就會繼續堅持下去!
我們放了許多心思在處罰被動的孩子,在氣頭上喊著要懲罰他們,
卻會適得其反,他們往往會表現得越來越差😰

透過讚美等正向方式,鼓勵帶來的效果會比想像更好哦!
能使孩子意識到原來主動是好的🥰,形成良性循環。

💁‍♀️作伴小編分享:
像小漢堡之前一邊玩玩具和喝果汁,一個玩得太開心,
就不小心把果汁給打翻了,一般的父母看到這個情況,
一定會因此而破口大罵、打人或直接沒收果汁。

而我選擇理性的跟小漢堡說:「不能一邊玩玩具和喝果汁,這樣果汁很容易打翻掉~我們應該要專心做一件事情!」

然後陪著小漢堡拿著抹布,說「果汁打翻了很可惜,讓我們一起清理乾淨吧!」
與他一起清理後,他也了解下次要注意一些。

然後我發現之後他都會喝完果汁,再去玩玩具,我就稱讚小漢堡,
真的有把話聽進去,讓他知道這樣是正確的,
鼓勵方式也讓他更加有自信、聽話💞

孩子難免都會有受挫的時候,此時我們應該多理解孩子的立場,
透過每次學習,調整自己的習慣,每一次學習都是成長的機會👏


作伴的小叮嚀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當小孩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父母也要付出一半的責任!
哪怕是生活當中的一點小事,一點一滴都是培養孩子的意識。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能自律的人,
父母要更加細心,使用正確方式,讓我們一起把小寶貝的行為和觀念糾正過來^^


🔗作伴官網
🔗作伴Facebook
🔗作伴Instagram
🔗作伴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作伴 ZuoBann的沙龍
17會員
82內容數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學習的能量來自於一再探究問題的根本,找答案的過程,往往比找到答案本身更具意義
Thumbnail
學習的能量來自於一再探究問題的根本,找答案的過程,往往比找到答案本身更具意義
Thumbnail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Thumbnail
今天在商周何飛鵬老師的專欄讀到一個出自《管理者的養成》的概念: 組織文化有4種情境,當組織文化還沒到位時,推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不可能有成果。這4種情境分別是: 1.自我約束:不做不應該做的事 2.自我管理:做應該做的事 3.自我激勵:面對員工或同事做不到的事,相信能做到,並幫助隊友去完成 4.自我
Thumbnail
本文將會探討如何透過家庭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責任感,以及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家長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以及家長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最後提供一些給家長的話。
Thumbnail
本文將會探討如何透過家庭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責任感,以及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家長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以及家長與孩子的時間管理。最後提供一些給家長的話。
Thumbnail
農曆新年快到了,家家戶戶忙得團團轉,你們家開始大掃除了嗎?🧹 小寶貝是家中的一份子,讓孩子加入大掃除團隊也是理所當然~ 孩子做家事不只是幫忙辛苦的爸媽,更是自身學習的大好機會😄 藉此訓練小朋友的發展能力、生活技能甚至可以獲得不少成就感呢! 與其讓孩子在旁邊觀看,不如分配一些簡單的工作,讓他一起打
Thumbnail
農曆新年快到了,家家戶戶忙得團團轉,你們家開始大掃除了嗎?🧹 小寶貝是家中的一份子,讓孩子加入大掃除團隊也是理所當然~ 孩子做家事不只是幫忙辛苦的爸媽,更是自身學習的大好機會😄 藉此訓練小朋友的發展能力、生活技能甚至可以獲得不少成就感呢! 與其讓孩子在旁邊觀看,不如分配一些簡單的工作,讓他一起打
Thumbnail
有責任感的孩子會自己做選擇,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負責任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的確會更加有優勢💪 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他們絕對是有能力可以掌握自己, 責任心也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靠後天慢慢養成的, 讓作伴小編帶著你一起分析吧👀
Thumbnail
有責任感的孩子會自己做選擇,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負責任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的確會更加有優勢💪 孩子雖然年紀還小,但他們絕對是有能力可以掌握自己, 責任心也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靠後天慢慢養成的, 讓作伴小編帶著你一起分析吧👀
Thumbnail
在學校工作時常會需要進行家長諮詢,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通常在嚴厲與放任兩極之間遊走,不是過度管教、打罵孩子,就是放任式管教讓孩子騎到自己頭上,進而苦惱著孩子講不聽,做家長的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提供家長們一些方向。
Thumbnail
在學校工作時常會需要進行家長諮詢,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通常在嚴厲與放任兩極之間遊走,不是過度管教、打罵孩子,就是放任式管教讓孩子騎到自己頭上,進而苦惱著孩子講不聽,做家長的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後者,提供家長們一些方向。
Thumbnail
有時候要養成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就要從小細節開始,像是我們經歷到打門或地板的事件,原本長輩是希望透過處罰對方(門或地板)來讓你感受好一點,但這無形之中傳達了一件事:「都是它(門或地板)的錯!」,也並非是說這點小事讓孩子養成不負責的習慣,然後我們就改變這個行為,而是我相信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會堆跌出孩子的
Thumbnail
有時候要養成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就要從小細節開始,像是我們經歷到打門或地板的事件,原本長輩是希望透過處罰對方(門或地板)來讓你感受好一點,但這無形之中傳達了一件事:「都是它(門或地板)的錯!」,也並非是說這點小事讓孩子養成不負責的習慣,然後我們就改變這個行為,而是我相信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會堆跌出孩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