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的疫情與新興的詞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疫情再起

入冬後全球各地疫情依然上下不定,有些國家地區因為較早完成一定疫苗覆蓋率,並在考量全國的整體經濟情勢下,決定採取開放邊境的措施,許多公眾場合也取消了嚴格的禁令,讓民眾與商家或是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應對病毒的措施。例如美國與新加坡均屬於前述的例子。但是否是正確的選擇,只能看成效決定。

raw-image

相較起來在台灣目前還是嚴格封鎖邊境,希望將病毒阻隔在外。同樣在中國大陸亦同,用著極其嚴厲的邊境管制手段,讓所有入境者透過足夠時間的隔離與採檢,確保境內的疫情得以平穩。

不過再怎麼嚴實的防禦也難保萬無一失,近日在中國各地的疫情又開始輪流在各省擴散,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此次在應對上也更有準備與應對之道。各個疫情極速發展城市都很快的透過許多手段偵測與鎖定帶原者,期待儘快將疫情消弭。

時空伴隨者

在疫情防控的手段措施中,大陸一直利用現代人隨身幾乎不可能不攜帶的手機來做「健康碼」的管理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裡用電信足跡來確認使用者在過去是否曾經與確診者有所足跡交錯,從而決定每個人的健康碼是安全的綠色、需注意的黃色還是該警戒的紅色。

raw-image

例如從海外進到中國大陸時,在隔離期間就會看到自己的健康碼被轉為紅色,等到隔離期結束後,並確認最終的核酸檢測也是陰性,則健康碼會在疫情防控單位的確認下轉為綠色。偶而會有時間上的延誤,也可以透過一些管道申請後進行調整。

此輪疫情也波及到成都,在成都的防控手段實施過程中,也出現的一個或許不是新興詞彙但頗有「科技」感的 - 時空伴隨者。(是不是想到時光旅行之類的科幻電影情節了?)

節錄一些簡單的敘述如下:

成都定義的是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共同停留超過十分鐘,且最近十四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間卅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成都的「時空伴隨者」需向社區報備,並在三天內二次核酸檢測,二次核酸檢測間隔應在廿四小時以上,獲得核酸陰性結果前請居家,不得外出;長沙則需要在七天內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即可向社區、村申請解除黃碼。

透過手機與手機基地台之間的通信機制,就可以確認經過標註的確診者在什麼時間什麼區域(也就是該基站的網格)同時空有哪些人也在附近。又因為健康碼都需要與手機號碼相互關聯,因此就可以將這些時空伴隨者的健康碼轉為黃色,提醒使用者需要根據相關單位的指引進行病毒排查。

這事情運作原理與技術手段的難度或許並不高,但在真實世界中最困難的應該是在個人資料與隱私上的立場以及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來決定是否可行。不可否認的在中國執行起來其實非常有效率且幫助很大。不多說其他感受,光光在台灣實行許久的實聯制到現在為止是否有實質協助到疫情防控,到頭來看似還是透過與電信業者的資料調閱更快速直接。因此目前許多店家對是否嚴格落實實聯制的消極態度也就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了。

天性樂觀

不過相對於疫情情勢的緊張,天性開朗樂觀的成都人依然又用著樂天的態度一邊為辛苦的醫護人員打氣,另一邊解嘲自諷起來了。例如有說道:「這輩子從來沒這麼希望被綠過!」(指的是健康碼的綠色如此珍貴,綠的另一個含意指的是感情上的被背叛~)也有人說:「成都的朋友做核酸注意一下,我有個朋友排兩個小時,最後排攏了才發現是賣兔而腦殼的!」(排攏 指的是排隊排到輪自己的意思,兔兒腦殼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算是成都有名的街頭小吃之一。這裡指的是街上四處排隊在等待核酸檢測,但知名的街頭小吃排起隊來可是一點也不輸這個氣勢啊!但疫情期間其實許多商家都非常冷清了,人群都算是非常自覺的減少出行與在外活動了。)

raw-image

這幾天的社交平台上相關段子可以說是一掬一大把,儘管疫情讓人擔憂,但能逃離一下現實看看網路上的詼諧笑話,著實也是頗有情緒轉換的效果。無論如何,誰都不希望疫情又一再紛擾你我亟需被復原的生活步調,與病毒之間的拉鋸戰,儘管在疫苗與口服藥陸續被研發出來後看似有了盡頭,但真實世界中還是需要很多被關懷之處。一起期待隧道盡頭的那到光明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Jer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