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跟家人出遊的心態轉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說說這兩天的台南遊,但我不是要說遊玩心得而是要說這幾年來的心態轉換
記得以前國高中時期很排是跟家人出遊,因為以前有一種心態是覺得跟家人出去玩很遜很low,一定要跟自己的好朋友們出遊才酷才煞氣。
所以以前家人找聚餐找出遊找一起看電影我一概拒絕。我到現在還會記得以前家人找我出門我都會說「我已經跟朋友有約了」我家人露出失望的表情。
但出了社會到了一定的年紀發現反而比較懶得跟別人社交倒不如跟家人出門還比較舒服自在。常常看到家人放假沒事做就是在家裡滑手機一整天,
我看到都會勸說他們沒事可以開車出門走走出去玩個兩天一夜也好不要一直悶再家裡,但他們總是會說我都不帶他們出去一起遊玩,說我工作忙如果大家不一起出門就不好玩等。
自從七月底的時候我們家狗狗過世我常常會陷入再一種後悔的情緒中覺得自己沒有好好陪伴牠但牠一起出門玩之類的,
這樣的情緒會讓我不精思考是不是應該也要趁有多餘的時間也應該要好好的陪伴家人竟可能的珍惜接下來的時間呢?

如果大家都珍惜自己家人的話我覺得不一定要說肉麻話,或許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去陪伴我相信家人都會感受到的,這樣回過頭來也不會產生所謂後悔的情緒裡。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不是賭博真的不需要靠賭博來一次翻盤自己的人生, 而是每做一個選擇好好放慢腳步回頭看之前所做的選擇再慢慢調整自己的步伐來一步一步的往自己心中理想的道路前進。
平常我們在工作上扮演專業的人士, 在上司面前扮演忠心的下屬、在員工面前扮演果斷的老闆、在家人面前扮演孝順的孩子、在另一伴面前扮演貼心的情人、在客戶面前扮演笑臉迎人的業務, 在許多場合、環境、人的面前我們都要戴上面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但在萬聖節這天我希望我們都能摘掉面具卸下盔甲好好的扮演專屬於
前一陣子看了洋蔥的影片標題是生存遊戲類型的聖母主角,  影片裡面內容再調侃各式各樣的大逃殺影視作品類型主角的聖母情節,  主要是再說這類型作品的主角非常的理想化以不殺生`不犧牲`不妥協`不屈服還有滿嘴的(一定會有辦法的)嘴砲來過關斬將, 結果故事後面往往犧牲的都是別人,扮黑臉的也往往都是別人,
人生不是賭博真的不需要靠賭博來一次翻盤自己的人生, 而是每做一個選擇好好放慢腳步回頭看之前所做的選擇再慢慢調整自己的步伐來一步一步的往自己心中理想的道路前進。
平常我們在工作上扮演專業的人士, 在上司面前扮演忠心的下屬、在員工面前扮演果斷的老闆、在家人面前扮演孝順的孩子、在另一伴面前扮演貼心的情人、在客戶面前扮演笑臉迎人的業務, 在許多場合、環境、人的面前我們都要戴上面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但在萬聖節這天我希望我們都能摘掉面具卸下盔甲好好的扮演專屬於
前一陣子看了洋蔥的影片標題是生存遊戲類型的聖母主角,  影片裡面內容再調侃各式各樣的大逃殺影視作品類型主角的聖母情節,  主要是再說這類型作品的主角非常的理想化以不殺生`不犧牲`不妥協`不屈服還有滿嘴的(一定會有辦法的)嘴砲來過關斬將, 結果故事後面往往犧牲的都是別人,扮黑臉的也往往都是別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回家害怕回家…… 自從我跟媽媽說: 我每個禮拜回去陪他一天, 陪他一個晚上。 這個轉折,這個拉鋸。 媽媽拒絕了❌ 我懂我懂我真的能懂…… 去年我還不懂, 經過了媽媽去小弟家住一段時間又回來,我終於懂了😉 我無法,怎麼告知?無法怎麼告訴人家, 更無法怎麼說? 這中間似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07/05/2014 全家人的行程 以前全家人出門,六個人,只有一個想法。 但現在孩子大了,我的想法也變了。   聽過有人這麼說,不要把家人當成人生追夢的牽掛。 但我的作法不大同,應該是我把我的人生追夢的模式都要套在孩子身上。 他們不喜歡,我也覺得累了。 我可以去作我自己喜歡的事,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家庭旅行的一些問題,包括世代代溝、各種愛好不統一、在旅行中的各種麻煩和不愉快,以及對旅行的反思。作者建議如果是你特別想去的地方,千萬別帶上父母和孩子,不然就不要在意他們的話。他們雖然口頭上吐槽,但其實心裡高興的很。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上個禮拜回原生家庭後,我依然痛苦也討厭他們的碎念。 即使回到犬家,我的情緒也沒有比較好。 我開始害怕過年要回原生家庭,那使我非常焦慮,我也不太敢告訴犬我的心情。 我會不說話,犬很敏銳的會來問我:「怎麼了?」 我還是一樣安靜,因為我必須消化自己的情緒。 「妳都不理我。」犬抱怨著,原本抱著我的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
Thumbnail
又要回台南了,半年來的一次。 很少回台南的我,很玻璃心的我 不太擅長跟家人相處 我討厭感情的任何討論 與其說討厭,某種情況更像逃避 單身一段時間,失敗的感情一段時間,討厭感情一段時間,逃避話題一段時間,至今。 最近好多有感情狀況的人尋求我的建議,我實在無顏給予建議,因為我對這話題過於敏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回家害怕回家…… 自從我跟媽媽說: 我每個禮拜回去陪他一天, 陪他一個晚上。 這個轉折,這個拉鋸。 媽媽拒絕了❌ 我懂我懂我真的能懂…… 去年我還不懂, 經過了媽媽去小弟家住一段時間又回來,我終於懂了😉 我無法,怎麼告知?無法怎麼告訴人家, 更無法怎麼說? 這中間似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07/05/2014 全家人的行程 以前全家人出門,六個人,只有一個想法。 但現在孩子大了,我的想法也變了。   聽過有人這麼說,不要把家人當成人生追夢的牽掛。 但我的作法不大同,應該是我把我的人生追夢的模式都要套在孩子身上。 他們不喜歡,我也覺得累了。 我可以去作我自己喜歡的事,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家庭旅行的一些問題,包括世代代溝、各種愛好不統一、在旅行中的各種麻煩和不愉快,以及對旅行的反思。作者建議如果是你特別想去的地方,千萬別帶上父母和孩子,不然就不要在意他們的話。他們雖然口頭上吐槽,但其實心裡高興的很。
老實說從家裡搬出來住這件事我在兩年前就在想了甚至是跟家人提過,因為想知道家人的想法以及對家人尊重於是我向家人提出我想搬出去住的想法可是他們並不同意覺得花費太多了然後就被爆念一頓了!可是這並沒有打消我想要搬出來的念頭後來二姐回來了他提出要一起合租的想法於是我利用了這個機會終於搬出來了。 一開始我蠻開
Thumbnail
上個禮拜回原生家庭後,我依然痛苦也討厭他們的碎念。 即使回到犬家,我的情緒也沒有比較好。 我開始害怕過年要回原生家庭,那使我非常焦慮,我也不太敢告訴犬我的心情。 我會不說話,犬很敏銳的會來問我:「怎麼了?」 我還是一樣安靜,因為我必須消化自己的情緒。 「妳都不理我。」犬抱怨著,原本抱著我的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
Thumbnail
又要回台南了,半年來的一次。 很少回台南的我,很玻璃心的我 不太擅長跟家人相處 我討厭感情的任何討論 與其說討厭,某種情況更像逃避 單身一段時間,失敗的感情一段時間,討厭感情一段時間,逃避話題一段時間,至今。 最近好多有感情狀況的人尋求我的建議,我實在無顏給予建議,因為我對這話題過於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