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而人類在學習
科學時,也面臨
理解抽象
概念的困難。高中物理教育裡的
牛頓力學其實絕大多數的中學生
理解的都很膚淺,但足以應付大學入學考試。進了大學及研究所後,
電磁學(描述電荷間的F(
力量)作用),
流體力學,
量子力學,更是抽象難懂,即使拿到博士學位,也不保證真的
理解,正如
赫拉利所說的:「在全球70億人口中,有多少人真的瞭解....」。
我在教授
電漿物理學在半導體
電漿鍍膜及
電漿蝕刻應用多年後,歸納出學習
電磁學的4個天塹(超級瓶頸),並在youtube上做了相對應的4個視頻,其連結附在文後,供諸位參考。我之所以稱為天塹(超級瓶頸),表示很難超越,只有極少數有
科學的
理解天賦的學生,再加上濃厚的興趣,及多年的努力,才能跨越。其養成的過程如同養成能夠詮釋「
蕭邦」鋼琴的音樂家的養成一樣。
這就暴露了現行東西方的
科學教育的缺陷了,現在的大學教育,教授理工科的學生
電磁學,
流體力學,
量子力學卻不問學生是否真正有資質能夠
理解,我認為是浪費了學生及老師的時間及生命。我認為應該比照「
音樂學院」,而設立「物理科學家學院」,以培養一流得科學家,專門招收有
科學的
理解天賦之學生,並以特殊優異的師資,專門培養優質的科學家。而一般大學理工科的學生高深的物理科學課程時,老師要說明
理論,學生要追求
理解,尤其在研究所入學考試及博士資格考試時,老師和學生都不要浪費時間在考試解題的技巧末節上。
結論:
現在的大學教育不問學生是否真正有資質學習
科學,是浪費了學生及老師的時間及生命。應該比照「音樂學院」,而設立「物理科學家學院」培養一流科學家,專門招收有
科學天賦之學生,並以專精的師資,專門培養優質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