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這種40年來理工教育面貌的徹底改變,對大學、教授、及學生的意義重大,以下仔細分析:
1)「名校」及「名師」光環之隕落:
1980年代的熱門的
量子力學或
相對論都是艱深的物理理論,學生不僅需要
二次偏微分程式的高等數學基礎,還要具備一定的
理解能力。例如,諾獎得主
理察·費曼教授寫了三卷本的《
費曼物理學講義》在名校
加州理工學院的大班教室,授課
量子力學及
相對論。學生要想親炙「名校」大師教授的教誨,就得拼命擠進「名校」。
但如今,臺灣的AI學生不必遠渡重洋,擠進美國的「名校」。因為
機器學習及
深度學習的教學視頻都在
youtube上免費可得,並且講的是中文。並且
谷歌開發了Python平台─google colab─能取代Linux作業系統平台,做習題、交作業在宿舍或家裡,一台筆電在Win10系統下就搞定了。
甚且,學習AI若有理論或程式上的問題,只要上網搜尋,大部份都會得到解答,也就是說,「上網搜尋」已取代了「名師」的功能。因為
深度學習發展得極為快速,「名師」及學生都得不斷的「上網搜尋」最新的知識。
初看起來幼稚簡單的
人工神經網絡,最終發展成當今高度複雜的CNN及RNN,以發展語音辨識、圖形辨識、及聊天機器人(如
ChatGPT)等高級應用。
既然
人工神經網絡是模擬人類
腦神經記憶網絡的構造,它也就可以提供人類
腦神經記憶網絡運作之寶貴資料,例如有位腦損傷的成年人,在閱讀單詞時會犯一些奇怪的錯誤。於是,我們先訓練一個「閱讀
人工神經網絡」,再某種程度的損壞此「閱讀
人工神經網絡」,讓它複製這些「奇怪的錯誤」。而進一步發現,「深度閱讀障礙」患者保留了「語義路線」─即通過語義途徑大聲朗讀單詞的發音完全來自意義。(見
模擬腦損傷)
4)AI機器學習與物理科學的比較:
長久以來,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從外界的現實,發現自然界的規律,用高等數學的語言─如
二次偏微分方程式、
張量分析等─寫成
量子力學或
相對論,再應用到:火箭、衛星、電動汽車、核電廠、電腦、雲端計算、GPU、TPU等,如下圖:
(圖:機器學習與物理科學的比較,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