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會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性格敏感,很容易就會有受傷的感覺。而自己常常會處於舔舐傷口的情境下生活,忽略自己是會傷人的事實。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因為性格敏感,會知道自己感到痛的感覺,會知道是哪樣的情境讓自己感覺到痛。慢慢的,因為無法改變他人,反而會模仿讓自己痛苦的人,用自己會痛的方式,讓他們痛。希望他們痛了,也能理解自己是痛的,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自己不喜歡被控制,反而自己想要反擊。

結果,雙方都受傷惹,而真正想說的話,始終沒有說出。和人際之間的互動,始終隔一層遙遠得紗。而,哪個人是真正的壞人。往往,可能真正的主因,仍是我們都很害怕用自己很真實的樣貌,與他人相處與互動。

你要的,我沒有。我只能給你,我有的。

你要的,我沒有。我只能給你,我有的。

假如,別人讓自己不舒服,是對方的責任。那,把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覺,表達出來,是否是自己的責任?是保護自己的責任?我到目前,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我會知道,人我之間,那條模糊的界線,如果用受害者心理去看,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人際之間的善意,是否有效的流動與接納,也比我想像中的複雜。我曾經碰過一個人,他曾很努力把善意傳達給我,剛開始我很喜歡。但後來,發現他的善意,是有其他目的(可能也不是太壞的事,只是是他的安排)。我的選擇是遠離與躲避。後來漸行漸遠。那這人是真的壞?他不壞,只是他讓我覺得不舒服。。

我是否因為這樣的不舒服,錯失很多人生機會。我想是有的。但,可能那也不是我真的想要的。所以,再往回頭看,如果讓一段關係,變得更好,我們有哪種努力可以進行?摸索一段日子,初步的理解是:理解自己的特質與喜好。不以受害人模式慣性生活。拉出人我的界線感。會對別人的意見,有更多元的應用。人生的選擇,可能會有更彈性的方式。也有機會,把緣分化成好果的機會,變多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好寫字的沙龍
2會員
44內容數
以寫作為核心,整理生活
好好寫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5
人可以逃跑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維持一個走得下的關係,不論是職場,婚姻,家人,朋友,可以走得下的關係,可能都不是因為誰比較完美,或誰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 走得下的關係,是真實的反省與面對。
2022/03/15
人可以逃跑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 可以維持一個走得下的關係,不論是職場,婚姻,家人,朋友,可以走得下的關係,可能都不是因為誰比較完美,或誰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 走得下的關係,是真實的反省與面對。
2022/02/07
碰到好人的時候,會怎樣?記住他的善念,就好。 固執&說不聽&聽不懂,我觀察很久,是因為害怕。而害怕,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歷練不足,而把是非對錯當作是不願前行的理由。而與自己的好壞無關。 珍惜有學習&成長空間,真好
Thumbnail
2022/02/07
碰到好人的時候,會怎樣?記住他的善念,就好。 固執&說不聽&聽不懂,我觀察很久,是因為害怕。而害怕,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歷練不足,而把是非對錯當作是不願前行的理由。而與自己的好壞無關。 珍惜有學習&成長空間,真好
Thumbnail
2022/01/25
一個在原生家庭中,長期在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有可能長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我的答案是有可能,要非常努力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對話習慣。可是長期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會不會成為一個患得患失(不相自己可以得到愛),yes。患得患失的焦慮感,會不會和感冒一樣傳染給別人:yes。
Thumbnail
2022/01/25
一個在原生家庭中,長期在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有可能長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我的答案是有可能,要非常努力建立一個新的自我對話習慣。可是長期浸潤在恐懼中成長的人,會不會成為一個患得患失(不相自己可以得到愛),yes。患得患失的焦慮感,會不會和感冒一樣傳染給別人:ye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多數人都會有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明明自己沒有做甚麼傷害別人的事,卻總是被他人傷害?其實,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眼睛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你會發現,有時候是我們無意中去傷到了別人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只看他人的缺點,忽略了他人的優點;有時候則是我們說話的口氣讓人覺得不舒服,也許當下的你
Thumbnail
多數人都會有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明明自己沒有做甚麼傷害別人的事,卻總是被他人傷害?其實,如果我們反觀自己,眼睛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你會發現,有時候是我們無意中去傷到了別人而不自知,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只看他人的缺點,忽略了他人的優點;有時候則是我們說話的口氣讓人覺得不舒服,也許當下的你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他曾跟我說他不是什麼「好男生」,我打從一開始就知道。 每當看到對方身上「不好」的那一面,我總是很意外的能夠同時發現自己身上有跟他一樣的黑暗面。我發現自己在面對感情時有很狡猾輕浮的部分,卻在踩在沒有任何把柄可以抓的形式中把玩他人的感受。所以我總認為我不是加害者,但我總抱有加害者會有的那種意圖跟慾望,
Thumbnail
他曾跟我說他不是什麼「好男生」,我打從一開始就知道。 每當看到對方身上「不好」的那一面,我總是很意外的能夠同時發現自己身上有跟他一樣的黑暗面。我發現自己在面對感情時有很狡猾輕浮的部分,卻在踩在沒有任何把柄可以抓的形式中把玩他人的感受。所以我總認為我不是加害者,但我總抱有加害者會有的那種意圖跟慾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