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讀書不難,難在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呃。。。只能弱弱的在心裡說一句其實我也看過但。。。(到底裡面說了啥?!)

這就是差距,看完讀懂一本書後,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讀書的方式錯誤?

沒錯!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因為我沒有把書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可以說是眼睛看著但腦袋一點也沒吸收進去,這麼一來似乎是把看書當成一種休閒娛樂打發時間的方式,但真正要得到知識這樣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

就像是你吃進營養的食材,但若身體完全沒有吸收,那跟沒吃的道理是一樣的。

你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與反思,你可以不記得書中完整的內容,但你該思考的是就你而言你對這樣的內容有什麼見解,書是一種啟發思想的媒介,你可以用很多方式讓你讀的這本書對自己更有意義,否則何必浪費時間去看呢?

如何完整吸收一本書的內容?

  • 將作者的建議實踐在生活當中(當然是你認同並對你幫助的部份)。
  • 可以透過書形成自身的想法,或許不見得與作者相同,但這個衝撞的過程可以激發更多元的思考。
  • 看完一本書後分享給他人,可以是以任何形式,例如轉化為文字或用口述方式,透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說是轉化為自己的思想。
看完一本書不難,最難的是讀懂一本書,或者說是反思一本書,我覺得重點不是你真正懂作者的想法,而是作者能帶給你什麼不同的思惟,最重要的還是在「你」自己個人,就像同一幅畫,不同的人去觀賞就會有不同的解讀,而書也是一樣,我覺得最寶貴的是每個人有各自己看法,產生出的火花才讓這本書更具有價值與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C修煉場
16會員
88內容數
經由看過的書、電影及電視劇,轉化至生活上的觀念或想法,藉由,在看的過程中不僅是娛樂的成份,同時我也在不停的思索,為了不枉費這些伴隨著我走到今天仍至未來的一切,需要一點一滴不斷紀錄累積,等之後回頭再看,也許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境又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我相信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NC修煉場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YouTuber Andy與前女友家人糾紛事件引發熱議,本文分析事件始末,點出Andy單純信任、缺乏金錢掌控能力的缺點,以及前女友家人貪婪的本質。同時,文章也提醒讀者需保有底線,愛自己比愛別人更重要。
Thumbnail
2025/03/13
YouTuber Andy與前女友家人糾紛事件引發熱議,本文分析事件始末,點出Andy單純信任、缺乏金錢掌控能力的缺點,以及前女友家人貪婪的本質。同時,文章也提醒讀者需保有底線,愛自己比愛別人更重要。
Thumbnail
2025/03/11
Hello方格子的大家: 好久沒回來了,最近我開始想念這個屬於我與可以胡言亂語的天地,若途中巧遇茫茫人海中看到文章的你,很開心人生旅途中有這1分鐘你願意為我停留。 最近相信大家都看到驚世駭俗的新聞了,一位準備離職的技術長竟然被老闆活活刺死,我。。。真的驚呆了,也嚇傻了。
Thumbnail
2025/03/11
Hello方格子的大家: 好久沒回來了,最近我開始想念這個屬於我與可以胡言亂語的天地,若途中巧遇茫茫人海中看到文章的你,很開心人生旅途中有這1分鐘你願意為我停留。 最近相信大家都看到驚世駭俗的新聞了,一位準備離職的技術長竟然被老闆活活刺死,我。。。真的驚呆了,也嚇傻了。
Thumbnail
2022/12/31
看到這起駭人的新聞,可悲的老父親付出了所有,最後換來的是這樣殘忍的結局,曾經的付出變成應該的,不能繼續支援就變成了最該死的理由,因為這不就是你的責任嗎?
Thumbnail
2022/12/31
看到這起駭人的新聞,可悲的老父親付出了所有,最後換來的是這樣殘忍的結局,曾經的付出變成應該的,不能繼續支援就變成了最該死的理由,因為這不就是你的責任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有效閱讀,並分享了作者從《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獲得的啟發,包括連結自身經驗、跳脫作者框架,以及對自己進行診斷式提問。文章詳細介紹了書中提出的閱讀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並輔以實例說明和筆記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有效閱讀,並分享了作者從《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獲得的啟發,包括連結自身經驗、跳脫作者框架,以及對自己進行診斷式提問。文章詳細介紹了書中提出的閱讀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並輔以實例說明和筆記方法。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這是一本教導人如何透過更主動的閱讀書,能夠透過書中的辦法來達到吸收書本精華的最大效果。
Thumbnail
讀完一本書後,難免不知道如何說明書中的觀點,很可能尚未消化理解內容,另外更可能的是還沒掌握方法。
Thumbnail
讀完一本書後,難免不知道如何說明書中的觀點,很可能尚未消化理解內容,另外更可能的是還沒掌握方法。
Thumbnail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提到:讀書是一個「對話過程」,能簡明扼要地說出概要就是讀明白。 如何檢視自己確實知道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練習看看 . . .
Thumbnail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提到:讀書是一個「對話過程」,能簡明扼要地說出概要就是讀明白。 如何檢視自己確實知道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練習看看 . . .
Thumbnail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Thumbnail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Thumbnail
不少人經常和我討論,說自己買了很多書,還專門做了自己的書房等等,每天也有在讀書,可總是感覺沒怎麼提升?其實我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困惑,走過了很多彎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讀書的誤區。 你以為你在讀書,其實你只是在自欺欺人! 誤區1:囤積型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攀比閱讀數量而非質量。但一本書
Thumbnail
不少人經常和我討論,說自己買了很多書,還專門做了自己的書房等等,每天也有在讀書,可總是感覺沒怎麼提升?其實我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困惑,走過了很多彎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讀書的誤區。 你以為你在讀書,其實你只是在自欺欺人! 誤區1:囤積型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攀比閱讀數量而非質量。但一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