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教育如何不中斷?專訪無界塾塾長——葉丙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周健康
身穿保暖衣、牛仔褲、白色帽子,留著黑色長髮、綁著馬尾,手中拿著原萃茶。他就是坐在主管辦公室的翻轉教育界名人,葉丙成。
塾長因為自己在升學過程中,都被分數緊緊綁著,為了避免現在的學生走上同樣痛苦的路,塾長提倡翻轉教育,創立無界塾。
塾長曾經問一位孩子「你未來想要做什麼職業」,那孩子回答「不知道」。這就是塾長成立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今年5月疫情爆發以來,導致全台大多數學校停課,塾長幫助全國將近9萬的教師脫離停課痛苦,將一般的課綱轉換成視訊上課課綱,解決了體制內教師的準備線上教學課綱的困擾。
我們就來聽聽塾長對於適應視訊上課方式的想法。
採訪塾長時,塾長講話非常投入,會用手來輔助,劉孟硯/攝

如何習慣視訊上課?

一般的教師究竟是如何適應這個轉換的過程呢?
葉丙成表示,這樣子一直在實體和線上教學間切換,問題點只出現在實體轉換線上上課,體制內的一般課堂上是幾乎不讓學生去用電腦的,因為怕學生們會打電動。至於如何制止這個行為又能使用3C產品上課呢?這部份我們下一段再來說明。
回到轉換的部分,葉丙成指出:「因為不常使用電腦,這方面的技能也比較弱,所以一當教育部宣布線上上課,連老師都不太熟悉3C設備。所以這方面會比較挑戰。」
葉丙成表示: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過渡期,大部份的老師都能漸漸的適應這段過程。如果老師一兩個月還沒適應這個過渡期,這位老師就有問題。無界塾有一個制度,就是在學期末時,讓學生自己評鑑每個老師那些地方需要改進會更好,而且這是會讓每個老師看到的。
透過期末回饋的制度,也可以找出老師有沒有適應視訊上課的模式。
無界塾的學生平常都在使用電腦做作業、到老師指定的平台看影片、回答問題,這方面的技能就比較熟悉,突然轉換成線上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葉丙成指出,去年2020年宣布停課,全台灣唯有台北美國學校、無界塾、濯亞實施了線上上課的制度。
多虧了葉丙成創立「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今年2021體制內的教師就沒有那麼對線上上課那麼困擾了,全部的解決方案都在裡面。

如何預防學生在上課打電動?

前面提到,老師和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3C,就只會打電動、瀏覽其他網站等做上課不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不願意讓學生使用3C產品上課。不讓學生使用3C產品上課因為老師和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3C,就只會打電動、瀏覽其他網站等做上課不應該做的事情。
但在實體課程中就算沒有用3C上課,學生進到教室裡,老師講他的,學生在下面發他的呆。葉丙成說明這樣的學習狀態跟上課打電動是一樣的。所以怎麼讓學生用3C學習,又不會分心?
各位想想,學生之所以會覺得課程無聊、想睡覺、看手錶還有幾分鐘下課,都是因為老師們課程的設計不有趣。所以可以透過一些實體遊戲或是電腦的答題網站(像是Kahoot)來了解老師要學生們學的東西。
葉丙成認為老師必須要思考你的教學要去怎麼設計、進行,讓學生從頭到尾都一直非常的專注。
舉個例子,那麼難的數學課,很多人會覺得很難、無聊、想打瞌睡。無界塾的數學課,老師們會運用玩數學遊戲、學生小組討論後上台講解題目、分組一起訂正、了解題目意義、如何計算等。這種課程設計能讓學生全程專注在數學。
「學生有事做,不是單純在台下聽課,打電動就變的沒有意義了。」

關於恢復實體上課,有人違反防疫規定,要怎麼處理?

疫情趨緩,恢復實體上課,一開始學生較重視公共衛生,但是到了之後,許多人開始鬆懈,開始不戴口罩、開始沒有專門的人負責打菜。要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
葉丙成認為,不要認為某件事很不應該,而不去解決,在台灣看到不對的事,要號召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就能在台灣當「Leader」的角色。就算在國際間也是一樣。
舉例:老師跟A學生商量過,A學生還是不聽,我們或許可以跟他調換工作,讓他去掃廁所,不要負責打菜。
葉丙成說「要勇敢站出來糾正不對的事,才能讓這個社會變的更好」。
採訪結束和葉丙成合照,劉孟硯/攝
另外,在採訪葉丙成時聊到一件在大學(包括台大)很有趣的一件事。
剛剛講到的填表單,除了能抓出這個老師有沒有設計有趣課程的能力,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在大學也是有學生評教授,但只有讓教授和系主任看到。
葉丙成提到,為何大學學生評老師只給教授和系主任看,因為怕丟臉。這樣就抓不出這位老師是好是壞,所以我們的制度是要讓其他老師可以看得到同學給這位老師的評語,這樣他會有壓力,為了解決壓力,所以就讓自己更進步。
另一方面,從學生角度來看,既然要抓出老師是否有設計有趣課程的能力,學生也必須認真評語。所以鼓勵大家認真填寫表單,幫助提升自己的觀察力,也幫助老師帶給大家更好的學習!
翻轉教育在未來教育界將會是主要的趨勢,我們謝謝葉丙成付出的努力,讓我們的未來更進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學生面對疫情遇到的大概是停課、畢業典禮取消、活動停辦等等。但是香港,視訊上課的先驅,卻是怎樣的生活呢?所以這次我們訪問到了香港的Pierre同學,想問問他如何度過疫情。
        出國前,早上飛奔到公司領取顧客的資料和護照;太陽準備下山時,坐在書桌前,抽出文件夾中的白紙,一邊處理當次的行程規劃,一邊忙碌的向房務人員、旅遊景點人員確認預定,在旁邊的我都為他的繁忙捏出了一把冷汗⋯⋯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一天中有多少人經過台北車站?卻有多少人曾停下腳步,看見生活在那裡的無家者?又有多少人認識那裡每一個人,並和這些無家者對話,關心他們的生活? 人生百味就是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朝著光的方向前進,並相信小小的累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變成一個更溫柔的地方。
疫情開始之後,國內旅遊在台灣盛行,但三級警戒的時候還能做什麼?許多人踏入登山的活動,當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時,政府在登山地區下了嚴格的規定,在山屋與營地施行了人數限制,並規定使用個人帳篷、餐具。 為了了解登山受到的疫情影響,我訪問了在我們學校教冒險教育(以設計思考為內容的一節課)的古育加老師。
疫情讓大家的生活都亂了套,國際社會也呈現一片混亂,但在這團混沌不明的狀態中,大家似乎能漸漸從徬徨的迷霧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讓生活重新開始,往更接近自己、更接近家人,也邁向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我想,這就是疫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台灣學生面對疫情遇到的大概是停課、畢業典禮取消、活動停辦等等。但是香港,視訊上課的先驅,卻是怎樣的生活呢?所以這次我們訪問到了香港的Pierre同學,想問問他如何度過疫情。
        出國前,早上飛奔到公司領取顧客的資料和護照;太陽準備下山時,坐在書桌前,抽出文件夾中的白紙,一邊處理當次的行程規劃,一邊忙碌的向房務人員、旅遊景點人員確認預定,在旁邊的我都為他的繁忙捏出了一把冷汗⋯⋯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一天中有多少人經過台北車站?卻有多少人曾停下腳步,看見生活在那裡的無家者?又有多少人認識那裡每一個人,並和這些無家者對話,關心他們的生活? 人生百味就是這樣一步步慢慢來,朝著光的方向前進,並相信小小的累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變成一個更溫柔的地方。
疫情開始之後,國內旅遊在台灣盛行,但三級警戒的時候還能做什麼?許多人踏入登山的活動,當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時,政府在登山地區下了嚴格的規定,在山屋與營地施行了人數限制,並規定使用個人帳篷、餐具。 為了了解登山受到的疫情影響,我訪問了在我們學校教冒險教育(以設計思考為內容的一節課)的古育加老師。
疫情讓大家的生活都亂了套,國際社會也呈現一片混亂,但在這團混沌不明的狀態中,大家似乎能漸漸從徬徨的迷霧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讓生活重新開始,往更接近自己、更接近家人,也邁向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我想,這就是疫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失望?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 約莫2016-2017年間,領我進入「教學界」的恩師興高采烈地分享:「你聽過『亮語』嗎?我去參加他們的工作坊,強調不用獎勵,這個觀點很有趣吧?有機會你也去聽聽。」從此,「總有一天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望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卻因工作檔期衝突與新冠疫情影響,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莉莉的孩子在忙碌的高中生活中,發現傳統面對面補習無法滿足需求。通過陳秋君老師的學習系統,他在空閒時間獨立學習數學,獲得即時反饋,減輕壓力並有更多時間參與其他活動。對未來教育趨勢的看法,提到科技與教育機構、家長的同步與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失望?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 約莫2016-2017年間,領我進入「教學界」的恩師興高采烈地分享:「你聽過『亮語』嗎?我去參加他們的工作坊,強調不用獎勵,這個觀點很有趣吧?有機會你也去聽聽。」從此,「總有一天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望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卻因工作檔期衝突與新冠疫情影響,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莉莉的孩子在忙碌的高中生活中,發現傳統面對面補習無法滿足需求。通過陳秋君老師的學習系統,他在空閒時間獨立學習數學,獲得即時反饋,減輕壓力並有更多時間參與其他活動。對未來教育趨勢的看法,提到科技與教育機構、家長的同步與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