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影評:地獄由微小惡意構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靈的地獄,不是一個即將來臨的地方;如果真有一個地獄,它已經在這兒存在了,那是我們每天生活期間的地獄,是我們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地獄。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不再受苦痛折磨。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種方法比較容易:接受地獄,成為它的一部份,直到你再也看不到它。第二種方法比較危險,而且需要時時戒慎憂慮:在地獄裡面,尋找並學習辨認什麼人,以及什麼東西不是地獄,然後,讓它們繼續存活,給它們空間。──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曾相信這段話是救生索,漂流荒島時可以帶上,然而電影《小丑》卻揭露一個無光的世界──該如何辨認什麼可信、誰可以信任?文明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座孤島,戴上被期望的「面具」,疲於各種扮演,找不到出口宣洩的惡一觸即發,向下踩踏,眾人一致猙獰的臉譜是鋪向地獄入口的磚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與地獄的一部分。

戴上面具,人生是無止盡的COSPLAY

「小丑」(Joker)有許多代號:社會邊緣人、私刑者、暴徒。但在他的真實人生中,被人記憶(或遺忘)的是極平凡的名字,亞瑟( Arthur)。母親喚他「快樂」,鏡頭卻是二人擠縮於破陋公寓的畫面。想望未來是不切實際的,庸常瑣事才是眼前的真實。

「面具」,是適應社會身分,在日常裡的自我展演,亦是剪除特殊性,適應文明社會的一則隱喻。亞瑟在工作時,扮演娛樂的小丑。回到家,扮演聽話的好兒子。城市的鼠疫,是貧富不均、暴力、髒亂等內裏腐敗的具顯,秩序崩毀,文明裂解,亞瑟卻要在其間努力扮演一個「正常人」,這是最巨大的瘋狂。

身心俱疲,不斷壓抑怒氣承受一次次演出失敗,是現代人的共通寫照。人生是無法喊停的cosplay,荒謬但不娛樂,像電影裡不知道終點,通行時伴隨暴力的火車高速駛去。

劇中的力道,建立在「面具」的權力反轉。亞瑟唯一恣意妄為、不討好他人,為自己戴上面具之時,成為「小丑」,情緒的爆發,將暴力推升到極端,全城煽起一場扮演小丑的狂熱,鬱悶躁動,狂亂迷魅,卑微之人戴上復仇面具,在爭鬥之中奪回自己的「臉」,血肉模糊地微笑。

每個人都是地獄的一部分

平凡膽小、處處忍讓的亞瑟何以爆發?旁人或多或少都參與了一點。母親強取的愛,同事的虛情假意,被施暴時無力還手......每個人一點點,加起來卻是難以承受之重,亞瑟在破公寓喃喃自語,他只是過了很糟糕的一天。

將他推向極端的,是階級對立,天堂與地獄的疆界。老闆/政客/主持人掌控話語權,穿西裝打領帶,傲慢以溫雅包裝,不急不緩地,指責魯蛇們不上進。對他們而言,經濟蕭條與社會動盪,大概就像晨間電台無傷大雅的玩笑,配上一杯咖啡香就能沖淡。

一個人用盡力氣才勉強維持的平衡,被這些微小惡意,一點一點抹消。眾人揶揄,社會局不再撥經費,疾病剝奪了好好生活的可能,扮演好孩子的心願,也三番兩次被母親不經意地否定:「我們住在那麼糟的地方。」「當諧星,不是要會搞笑嗎?(你並不好笑)」他盡心照料的母親,自私自利,只為那鮮亮刺目的上流社會傾倒。失去臉譜,身世失落,遭母愛放逐的小丑成為情感孤兒,棄絕人間所有連帶。

當「小丑」對為所欲為的富人開槍,引來群眾參加狂歡節似的戴面具追隨,突顯的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與了地獄的一部分,整座城市貪婪罪惡的臭氣,在下水道匯流。

不再對立的悲/喜劇?

小丑大笑取寵,上氣不接下氣,無人搭理。(那畫面像極了《人間失格》或《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討好人的猴樣)小丑哭了,大家就笑了。這是全片最大的暴力,小丑的一生,演繹著個人的悲劇,說出來卻被當成笑話。

我一直注意到,他有個令人心碎的小動作:在與別人不同的節拍點上,不合時宜地發笑,然後在看到別人笑的時候,神經質地跟上,笨拙地在筆記本記錄說些什麼能討好大家(他完全錯誤解讀了社會暗示)。那已經無關諧星夢,僅是一個人最卑微渴望的情感連結。

終於感到「自在」,在街道上跳舞的小丑

終於感到「自在」,在街道上跳舞的小丑

缺乏同理的世界,幽暗無光。在孤單的地獄,「小丑」衣著鮮豔,綠髮、花臉、大紅鼻子,反方向喋血而行。他在城市暴動時,被推上舞台成為反派英雄。但在眾人的歡呼裡,只見一個人血跡斑斑地喘息。大家要他站起來鼓舞抗爭,接受加冕,從頭到尾,沒有人遞上一條紙巾。小丑咧開的血色嘴角,是抹消自身,與群眾的歃血為盟,狂暴其實很脆弱。

一個沒有救贖的世界,確實挑戰道德底線。但如我們默許看似微小的惡意,在生活中成為一種庸常,文明的底線在哪裡,又該由誰界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沙龍
49會員
43內容數
一點教學觀點和寫作
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1
《鬼滅之刃》炭治郎的「善良」接近軟弱,儘管有體質特異、進步神速,卻非降生「拯救」眾人的神,承繼初始呼吸流,也只是因緣際會,這份「平凡」,詮釋出《鬼滅之刃》的世界觀。
Thumbnail
2021/12/11
《鬼滅之刃》炭治郎的「善良」接近軟弱,儘管有體質特異、進步神速,卻非降生「拯救」眾人的神,承繼初始呼吸流,也只是因緣際會,這份「平凡」,詮釋出《鬼滅之刃》的世界觀。
Thumbnail
2021/12/04
IU演出的「德魯納酒店」位於陰陽交界,平行於現實,只有死者能看見,它的價值體系亦正亦邪,無法用世俗標準衡量……這部浪漫愛情劇沒有happy ending,但這個遺憾卻是劇情完整的關鍵
Thumbnail
2021/12/04
IU演出的「德魯納酒店」位於陰陽交界,平行於現實,只有死者能看見,它的價值體系亦正亦邪,無法用世俗標準衡量……這部浪漫愛情劇沒有happy ending,但這個遺憾卻是劇情完整的關鍵
Thumbnail
2021/11/28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與原作的批判意識落差巨大。看完電影,一定有人納悶金智英是否太小題大作?先生都做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不滿足呢?身邊圍繞這麼多愛和包容還要憂鬱,金智英有事嗎?
Thumbnail
2021/11/28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與原作的批判意識落差巨大。看完電影,一定有人納悶金智英是否太小題大作?先生都做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不滿足呢?身邊圍繞這麼多愛和包容還要憂鬱,金智英有事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電影《小丑》揭露無光的世界──該如何辨認什麼可信、誰可以信任?文明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座孤島,戴上被期望的「面具」,疲於各種扮演,找不到出口宣洩的惡一觸即發,向下踩踏,眾人一致猙獰的臉譜是鋪向地獄入口的磚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與地獄的一部分。
Thumbnail
電影《小丑》揭露無光的世界──該如何辨認什麼可信、誰可以信任?文明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座孤島,戴上被期望的「面具」,疲於各種扮演,找不到出口宣洩的惡一觸即發,向下踩踏,眾人一致猙獰的臉譜是鋪向地獄入口的磚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與地獄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被暱稱為「快樂」的亞瑟,上妝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他用力地撐開自己的嘴,鼓起臉頰,藉以暫緩淚水的趨勢,想把滿溢的痛苦,全都塞入弦月般的皺褶中,好似淚水不落地,就可以不嚐到鹹,或生活的苦。可惜,不管怎麼拉扯,淚水就像是銳利的鑽頭,狠狠地鑿開亞瑟的故作堅強,抹開一道悠長的淚痕,搗花了那一張愛笑的面具。
Thumbnail
被暱稱為「快樂」的亞瑟,上妝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他用力地撐開自己的嘴,鼓起臉頰,藉以暫緩淚水的趨勢,想把滿溢的痛苦,全都塞入弦月般的皺褶中,好似淚水不落地,就可以不嚐到鹹,或生活的苦。可惜,不管怎麼拉扯,淚水就像是銳利的鑽頭,狠狠地鑿開亞瑟的故作堅強,抹開一道悠長的淚痕,搗花了那一張愛笑的面具。
Thumbnail
小丑。這位我們1966年就被搬上大螢幕的反派角色,擺脫了蝙蝠俠做搭配(又或許沒有完全擺脫...?),如今推出了獨立作品,我得直說,《小丑》它並不是一部很「大眾化」的作品。
Thumbnail
小丑。這位我們1966年就被搬上大螢幕的反派角色,擺脫了蝙蝠俠做搭配(又或許沒有完全擺脫...?),如今推出了獨立作品,我得直說,《小丑》它並不是一部很「大眾化」的作品。
Thumbnail
人的惡,使被拋棄、邊緣的個人,選擇擁抱自己黑暗的面向,成為了小丑。也使他最終所呈現的瘋狂,卻是他的理性表現。
Thumbnail
人的惡,使被拋棄、邊緣的個人,選擇擁抱自己黑暗的面向,成為了小丑。也使他最終所呈現的瘋狂,卻是他的理性表現。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