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寫作誌

18公開內容

個人寫作、書評、創作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習以為常的都可能被中斷,卻不會慢,喧嘩也是。這一年的疫情中斷了我們的日常,卻也讓人更體會到活在「資訊時代」的實感──在家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遠距教學、遠距工作,國際書展決定停辦馬上代之以線上書展,人們對資訊前所未有強烈地渴望,在這種時候,很適合重讀胡晴舫《群島》。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炮火隆隆焦土還冒著熱氣,遍地是受傷流血的身軀,如果有希望,寄託在領軍終結戰事的英雄身上。然而,在《安妮日記》這樣的「個人」回憶裡,戰爭的「轟炸」或許只是從微小地方開始,感受到生活出現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無法回復,然後意識到,翻天覆地的破壞。個人的生命歷程被中斷,先於國家,先於時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老人與海》很無聊,就跟看棒球一樣,看前半局就好,過程浪費時間。但是「文學性」是在過程的堆疊中完成意義,不是速成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散文集《當我們重返書桌》選錄多位作者作品,吸引我們重返書桌,專注閱讀。書名靈感改自收錄的其中一篇——李欣倫〈如同她們重返書桌〉,有趣的是,這本散文集正是通過一次次的觀照、探問,帶讀者重新思考「我們」與「他/她們」之間的界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電影《小丑》揭露無光的世界──該如何辨認什麼可信、誰可以信任?文明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座孤島,戴上被期望的「面具」,疲於各種扮演,找不到出口宣洩的惡一觸即發,向下踩踏,眾人一致猙獰的臉譜是鋪向地獄入口的磚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參與地獄的一部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鬼滅之刃》炭治郎的「善良」接近軟弱,儘管有體質特異、進步神速,卻非降生「拯救」眾人的神,承繼初始呼吸流,也只是因緣際會,這份「平凡」,詮釋出《鬼滅之刃》的世界觀。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IU演出的「德魯納酒店」位於陰陽交界,平行於現實,只有死者能看見,它的價值體系亦正亦邪,無法用世俗標準衡量……這部浪漫愛情劇沒有happy ending,但這個遺憾卻是劇情完整的關鍵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2016年伊恩‧麥克尤恩《堅果殼》被譽為英國近20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故事述說胚胎在母體內耳聞父親即將被毒殺的陰謀,那尚未睜開眼睛的胚胎、溫暖的子宮,可能是我們不願走出的民主同溫層。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小說,與原作的批判意識落差巨大。看完電影,一定有人納悶金智英是否太小題大作?先生都做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不滿足呢?身邊圍繞這麼多愛和包容還要憂鬱,金智英有事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看,與被看,是《寄生上流》的基本命題。兩個階級互相「觀看」之下的嘲諷,製造大量笑點,這是「黑色幽默」,意思是,好笑的地方,在現實裡其實很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如果發生戰爭,你的目標只有一個,那會是什麼? 答案,不是殺敵,不是救國,而是:活下去。 “This war of mine”《這是我的戰爭》雖是戰爭題材,操作卻是一款「生存遊戲」,從小人物的角度去理解戰爭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2020年9月是張愛玲百歲紀念,她寫都會男女情愛,特色除了意象綿密、色彩絢麗,更展現在「看透人生」的冷冷語調裡,《傾城之戀》寫這種冷,會讓人起寒顫,在愛情燃燒最絢爛的時候飄出灰燼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Beholder》極權統治,你是秩序部派駐公寓的守門員,負責監視人民,偷窺不僅無罪,還能定別人罪!格局方正的公寓中,住客來來去去。夜裡,有雙冷眼監看眾人的一舉一動;在政府高度監管之下,只需要一點小理由,就可以讓一個人「被消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採訪陳瀅州、羅詩雲。走上文學研究,像背反之影,懷著老派的浪漫,放慢了腳步鑽研文本的一字一句,如負載千鈞,為了一夕微光。這條路走得曲折,理由卻很單純。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買散文通常從喜歡的作家入手,市面上卻有「散文合集」,由專業編者選錄。讀者在閱讀年度選集時大量接觸不同人作品,也會產生自己對這個年度的解讀,最後印象停留在這一年的作品指向了哪些共同關注,「創作者們」的臉譜串在一起,便構成了「年度」的立體感。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不會察覺,日常這麼容易崩塌。 連續幾天的穴居讓人暴躁,曝露在陽光下成為一種風險,彷彿我們的皮膚變得乾燥薄透,隨時會在不明病菌的攻擊下剝落。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讀韓麗珠《半蝕》,心中浮現一片密林,痛苦與平靜並生。今日香港,H城,天空中散布著各種死亡碎片,飄蕩如遊魂,最終落地,成林,包覆整座城市,也有些會以空缺的形式繼續存在著。近年來港人思考城市命運,韓麗珠書寫「當下」,從她眼中看出去的一塊香港碎片,紀錄此時,此身,此城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陳姿含
發佈於寫作誌
「跟著星圖 /迷航/我又見到光點 /微啟,微閉 /咬著字句......」迷茫那年所寫,每天工作結束便切換到自己的宇宙,在時空的橫切面劃一刀縫隙,星夜流淌如蜜。剛好追了《獵魔士》,多麼喜歡它的世界觀:宇宙間有「混沌能量」,而女巫、精靈這樣的存在可以控制它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