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亞倫跟大衛是於1920年代從俄羅斯逃往到中國的猶太兄弟,但在1922年大衛就和法國籍的猶太女孩結婚到史特拉斯堡定居,1940年代後即音訊全無。哥哥留在上海生活,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執政才離開。2009年,亞倫的曾孫女到巴黎留學連絡上依然住在史特拉斯堡的大衛後代。
亞倫和大衛兩兄弟間的音訊從1940年代起就斷了。亞倫又在上海生活到1949年,雖然四十年代的法租界已由日本人控制,但在上海生活的猶太人正好躲過了納粹在歐洲進行的各種迫害。
這種神奇的巧合豈能是大衛離開時他們會想像到的?
1937年淞滬會戰*之後,被日本占領的上海市,因為日軍和
中國維新政府沒有建立護照制度,上海港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護照與簽證即能進入的港口,亞倫曾經期待著自己的弟弟有可能也會跟著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在上海的歐洲猶太難民一樣,或許某日突然出現⋯⋯他無法想像或猜測當時大衛一家是否能躲過納粹的摧殘,每天心裡受的折磨也只能以「骨肉分離」來形容了。
從大衛離開到1940年失聯,剛好是一個孩子出生到成年的期間,甚至下一代都很可能快要成家立業。在俄羅斯南方成長的兩人也在東西兩國過上截然不同的生活,身為哥哥的亞倫於1926年,將近三十歲時才娶了自己擔任小提琴家教的學生,時年二十二歲的法國猶太女孩瑪麗,夫妻倆都能稱為音樂家——不像藥劑師的弟弟大衛或弟妹賽琳娜為商人之女——缺乏一般傳統上認為猶太人應有的精明,這在他們之後的生活中也會體現出來。
瑪麗是一位孤女,跟著阿姨、姨丈在法國里爾生活,十歲時姨丈要到上海的法國學校任職,全家移居上海。從小就因擁有音樂天份而學習小提琴並期望有天能考取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然而讀中學時,阿姨得到了肺炎,她決定留在上海。四年前剛讀大學時(後來進入聖約翰大學*文學院),小提琴教師正好要回國,經由前任教師介紹才認識了曾在聖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的亞倫,成為他的學生。
瑪麗結婚的那年剛好大學畢業,成為妻子的同時也進入法國公學校擔任英語老師。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於1928年出生,1930、32、33年各生一個女兒,漢娜的祖母即是1933年出生的小女兒,之後還有一個小兒子。在1949年來台灣,只有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跟著來。
擁有藝術家性格的兩人也很快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生活在異鄉卻沒有感受到太多生活上的苦楚,或許是他們都藉著音樂來逃避現實,也可能是他們以音樂麻痺了自己……直到亞倫與大衛完全失聯時,戰爭的苦難才真的臨到了他們家。
註:
[1]淞滬會戰(又稱
八一三戰役、
八一三之役或
上海戰役;日本稱為
第二次上海事變)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國和日本雙方在
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是指吳淞江,「滬」是
上海的簡稱。
[2]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由美國聖公會主教
施約瑟創辦,初名聖約翰書院,設西學、國學和神學三門,1892年起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聖約翰書院正式升格為大學,並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註冊,設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神學院四所大學學院以及一所附屬預科學校,成為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
順便說說起名的事:
《千年家族》寫作中遇到比較麻煩的問題是這些猶太人的名字,到底應該是傳統上希伯來文的翻譯,或者他們生活國家語言的翻譯?
女孩是Hannah,很簡單就是漢娜。因為她是台灣留學生,這名字當作希伯來文或者英文名字使用,不用思考在法文的H。祖母是Rebecca,我就在想是利百迦或瑞貝卡?後來還是使用了聖經舊名利百迦。
第一代的兩兄弟取名為亞倫跟大衛也是有反映聖經中兩人的角色,亞倫是有故意相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