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一個愛惜物命的機會:成為食物銀行會員

2021/12/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download from BrainyQuote
留學生的生活,除了課業壓力之外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使餐餐自己煮,扣掉每月生活開銷(房租、電信、網路、水電)跟獎學金也僅是剛好打平。身為家管,除了利用一些省錢小工具、會員制度獲取點數、也得充分蒐集各家商店優惠券,並善選結帳的信用卡,以求最大效率使用金錢。另外還有一種方式,便是申請成為食物銀行(Food Bank)的會員。
1976年美國第一家食物銀行由約翰·范·亨格爾(John Arnold van Hengel)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創立,並將其命名為「聖瑪麗食物銀行」(St. Mary's Food Bank)。食物銀行的概念,在於「二次利用」商店無法再販售的即期食品,或多餘的倉儲,用以救助有需要的民眾。1979年 John Arnold van Hengel 另成立了全國性食物銀行「Second Harvest」,2008年更名為「Feeding America」,為全美目前第三大的非營利組織,有多達200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佔全美食物銀行網絡的百分之九十。
全球第一間食物銀行 / PHOENIX
我們申請的地區性食物銀行「Mid-Ohio Foodbank」也屬Feeding America食物銀行網絡的一份子,其物資的來源包括美國農業部(USDA)、食品製造商、當地農產品培育者,以及社區組織和相關企業等。每週可領取的物資多半有牛奶、雞蛋、蔬菜、水果、馬鈴薯、罐頭、麵包、冷凍肉類等,有時也會有果汁和零食。
剛開始去領取物資時不免膽怯,預設著會不會被歧視或吆喝。然而一切都是多想的,現場的志工相當和善,在確認身份後向我遞上一個購物籃,說了聲購物愉快。順著動線走進一個小倉庫,應入眼簾的是井然有序的蔬果,和一袋袋被分裝過的根莖類作物,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十分熱絡,與在普通超市購物無異。後來幾次再去,都會看見不同年齡層的志工或協助文書填寫、或出力搬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資的分配都有一套透明的流程,就像一個妥善管理的企業一般,令人印象深刻。
志工分裝物資 / Mid-Ohio Foodbank Facebook
透過食物銀行,每週約可省下20~30美金的食材費,收支變得沒有那麼侷促,偶爾還可以「加菜」。我想對於留學生來說,食物銀行是個非常神聖的存在,不僅支撐了部分的生活,還可感受到當地人無私奉獻的善意。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的失業率也跟著暴增,知道有更多人需要食物銀行的援助,我們沒有再去提領物資。後來住家附近的遊民徒增,我們更是暗暗許願,若是有了能力也要小額捐贈,成為手心向下的人,讓這份「善的循環」能夠持續流動。
後記:
後來查詢資料發現,食物銀行除了提供物資之外,其慈善的項目還包括健康保險、老人送食,並和其他慈善組織合作提供就業培訓、失業救濟、食品援助、兒童保育等服務⋯⋯完全顛覆我對食物銀行的印象。而 John Arnold van Hengel 被譽為食物銀行之父(Father of Food Banking),除了在美國本土將食物銀行發揚光大,還將這樣的概念拓展到了全世界(包含:加拿大、墨西哥、布魯塞爾、西班牙、非洲、東歐、亞洲、南美和澳大利亞等)。雖然 John Arnold van Hengel 已於2005年仙逝,但傳承下來的食物銀行,仍持續庇蔭全球需要幫助的人。我始終相信「愛」不受死亡的限制,感謝 John Arnold van Hengel的大愛精神,讓我上了美好的一課。
63會員
126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