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fate lives within us; you only have to be brave enough to see it.--《勇敢傳說》
Photo by Andrew Moca on Unsplash
前陣子一位留學生跟我分享他在實習工作上遇到的挫折——客人或是廠商打電話來有聽沒有懂,對方還很不客氣的說「能不能找一個會說英文的來接電話?」他的闡述讓我想起自己的類似經驗(被客服掛電話),也肯定剛到美國時做對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沒那麼重要,但對我而言,卻是平衡生活和情緒的慰藉。
身為第二外語學習者,擁有可以「舒服」且「持續」對話的對象相當重要!針對這點,申請一位
語言夥伴(Conversation Partner)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然而這還不夠,因為生活的難題不只有語言,還有夫妻相處、還有家事維護、還有你想都想不到的支微末節⋯⋯這時候與相同背景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就會產生支持的力量。
留學生太太可以參加什麼團體?我在學校國際生組織(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還真找到「太太們的聚會」(Wives' group)這樣一個群組。領導者是兩位當地女性,一位曾經留學俄國,明白留學生的處境;另一位有豐富的「主婦經驗」,對於我們遇到的生活難題,總能提供「在地視野」,告訴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又該依循哪些步驟。
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
同樣具備外來者身份和難以融入環境的挫敗感,讓聚會裡的太太們彼此惺惺相惜、同理打氣。即使來自不同國家,那種「需要被理解」和「感覺被需要」的情緒並無二致。在異地生活多數時候是寂寞的,每週短暫的相處,其實給予我們一個彼此交流的機會,也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還在努力適應的人,也不是唯一一個覺得格格不入的人。
說白了,我們或傾聽、或傾訴,在各自的遇到的困境中「取暖」,並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某種「歸屬感」。就像青少年時期,我們需要同儕團體(Peer Groups)構建自我價值的認同一般,即使成年了我們仍然需要類似的社會支持系統,去組建一個面對世界的方式。
蔡文輝於
《社會學》一書曾定義「社會化」是:「個人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謂之社會化過程(socialization process)⋯⋯從人出生的一刻直到死亡來臨為止,社會化過程未曾間斷過。」回頭再看,參加「太太們的聚會」也可以算是一種「再社會化」的過程,大大地協助我了解這邊的社會規範和文化,進而學習得體表達和避免誤解,當然還有讓主婦生活更有趣的技巧傳授。
回到文章開頭的對話,我想任何一個在海外討生活的人都不容易,因為語言上的挫折、各領域的工作困境是一定會遇到的,所以參加一個能夠支持自己的群組也就相對重要!過往的經驗讓我深深相信,無論遇到的是怎樣的問題,都有一群人可能也正為此困擾,只要其中一個人知道解方,其他人可能就因此受惠。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並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