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前車之鑑:一次性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協助某學習機構轉型線上時,聽到公司的產品及RD 閒聊,表示她們過往的產品開發很不順利,上線後的生存週期、通常不超過二個月就無疾而終,讓她們始終沉淪在無限循環的催生產品,卻又沒有一個適合的殺手應用,因為這情形導致產品跟RD 每日無精打采的。

我問道"妳們的產品,從概念、架構、系統分析、到開發與測試,過程中有與營運單位保持溝通反饋嗎?"產品回說"一直都有","那上線之後呢?"我續問,"上線後的成效結果,妳們也有跟進嗎?"產品睜著眼沒說話,RD 回說"跟進驗收,這不應該是營運的事嗎?"

"這就是問題了",我繼續說明,

"妳們經手的產品及應用,都是妳們仔細照顧孕育出來的小孩"

"就算是小孩,也要教好養好才會越來越茁壯"

"作為產品父母的妳們,如果都把小孩交給別人之後就不聞不問,別人不在乎的話誰在乎?"

一次性工具

接著產品與RD 們開始去瞭解,才逐漸知道站在營運的角度來說,向公司或老闆做成效匯報多半是數字呈現,產品應用在營收數字上通常不太容易看出重點,尤其是新的產品還沒經過資源投注或版更優化前,自然使用下帶來的效益曲線很難有爆炸性突出。

後來再次跟產品與RD們碰面,她們有點半激動的說終於知道為什麼每次產品二個月常常就消失,因為她們忽略跟進關注,營運單位在面對數字壓力下只好一次次地絞盡腦汁要求新產品推出,在這個循環下不斷只有產品開發、而沒有人關心產品生命週期…

我給了她們建議,在數位市場上速度快很重要,但是單單只為了求快、卻沒有回頭思考產品對於市場與使用者的適用性,累積下來就是越來越多的一次性工具,接著便是讓人在看似充實、資訊量超級大的數位漩渦中打轉而已,一直專注在簡化,是比不斷的複雜更需要底氣,也可能更容易經得起市場考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小根的沙龍
11會員
39內容數
從思維出發,一邊看世界、一邊思考企業的數位化,以及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怎麼把轉型這件事進行得順暢與服貼 : )
摩小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09
在物流倉儲的進銷存整合基礎,再搭配MarTech工具、以及區域配送幹線估算,實現數位物流平台具體並不難。
Thumbnail
2022/03/09
在物流倉儲的進銷存整合基礎,再搭配MarTech工具、以及區域配送幹線估算,實現數位物流平台具體並不難。
Thumbnail
2022/01/12
企業間還是存在許多對於數據只是一張張統計報表,每場會議堆疊越多數字似乎就越多內容的盲點依舊存在。而每次對數據有需求時,總是叫工程師重新撈數字,而對於數據分析或營運分析報告,也止於單點思維卻不是整體面思考。
Thumbnail
2022/01/12
企業間還是存在許多對於數據只是一張張統計報表,每場會議堆疊越多數字似乎就越多內容的盲點依舊存在。而每次對數據有需求時,總是叫工程師重新撈數字,而對於數據分析或營運分析報告,也止於單點思維卻不是整體面思考。
Thumbnail
2021/12/30
共享經濟的概念,在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於商品與服務在生產、交易或分配等等的相互共用;您可能會好奇,共享經濟與數位轉型有什麼相關的地方?
Thumbnail
2021/12/30
共享經濟的概念,在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於商品與服務在生產、交易或分配等等的相互共用;您可能會好奇,共享經濟與數位轉型有什麼相關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在和不同產業的產品經理交流時,滿多人提到會訂出產品指標,但也有公司不看產品指標,只看功能有沒有符合客戶使用情境,因此這篇想整理我對產品數據的初步理解,以及整理幾個可能需要看指標的產品。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