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越寬,世界越大,即使你從來不旅遊。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地圖上的各種註解能幫你了解地圖所展現的地形地貌,但終究不是真實的地理環境,而是繪製地圖的人對這塊地形的解釋,地圖外的地形沒有被記錄,但不代表不存在,地形就在那裏,只是不在地圖上,被記錄的地圖,也不代表完全正確。
嗨,我是兩點一線的拜倫。
有時候我會突然陷入思考人生的漩渦裡,自己的人生是怎麼樣?從以前走到現在,有多少的時間被我浪費掉?有多少機會我有好好把握?對於自己的人生,我的情緒是怎樣?
然後用便宜茶包泡一杯茶,握著茶杯發呆。

你覺得你的人生可以怎麼形容?

你覺得你的人生是怎麼樣的?是令人羨慕,還是壓力滿滿?
找十個願意坦白說話的朋友,問問他們覺得你的人生過得怎樣,再加上你自己的認知,對於你的人生就有十一種評價。
如果在不同情緒,比方說愉悅或沮喪的時候,問自己:「我的人生如何?」,你會從自己心裡得到兩種以上版本的評價。
明明是同樣人生,為什麼大家的觀點、甚至連自己的看法會不同呢?
因為人是根據認知在生活的,出生後一直以來的認知、不同情緒的認知、不同時期的認知,這些認知就像我們看人生的濾鏡,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詮釋,從這個角度來想,我們的生活真是千變萬化,端看用什麼濾鏡看。

認知與經驗是如何產生的?

認知(或說信念)是如何產生的?
學習和解釋而來的。
因為需求而採取行動,因為行動而產生結果,那麼我們會學到:行動與結果有關聯,認知就產生了
比方說在一個太陽高掛、熱浪滾滾的中午,你走在柏油路邊,覺得口渴,所以你買了杯全糖冰涼的特大杯珍奶,啪的一聲插下吸管,迫不及待喝下一大口珍奶,馬上覺得解渴(實際上當然是不會解渴),而且很快樂。
在這個故事裡,你的認知可能發展成「口渴就要用一大杯珍奶解渴」。
假設你一直抱著這個認知,口渴時第一個選擇不是喝水,而是喝珍奶,半年後你變肥肥的,明明有繫腰帶,但肥肉將腰帶完美遮蓋。
你覺得不太舒服總是病懨懨的,好在你知道有健康問題要馬上尋求專業診斷,假設從診斷中發現,珍奶就是你發胖的原因,那你就學到:珍奶能解自己的渴,也會造成肥胖。
你可能想起看醫生之前,你好幾次跟心儀的對象表達心意,但他們都表示自己喜歡苗條的對象,你才意識到對方可能是說真的。
你可能還會因此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外貌協會,而不是因為你看起來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你可能因為體認到肥胖與不健康有關聯,從此以後決定控制飲食的生活,認為這樣才是好生活。
你可能因此發現原來口渴最好的選擇是乾淨的水。
認知的頻道越寬,越能夠彈性解釋人生經驗。
人生經驗又是怎麼形成的?
體驗和解釋而來的(是的,都有解釋),是回憶、過往的體驗和思考中產生的東西。
而把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就會從什麼地方獲得這些材料,往後的行動就會因為從經驗中形成的信念而有所不同。
跟宗教信仰一樣,不論佛、道、諸子百家還是基督信仰,他們就像是指示標誌,告訴世人他們認為人生最終目的要怎麼去。
不要錯把指示牌當終點,不要誤把自己解釋世界的信念當成事實,因為個人的注意力有限,我們還可能很習慣泡在垃圾資訊裡面傻笑,在這樣的環境裡汲取到的信念我想不太適合解釋世界,它們的品質並不好。
這就是從我們的人生經驗裡產生信念的原理,發展方向無窮無盡,而我們發展抱持的信念又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經驗,彼此互相影響,缺一不可。

覺得如何,就是如何

覺得被世界虧欠,就會帶著憤恨的情緒活著,覺得活著是福利,就會用感恩的心情活著,認知決定世界的框架,決定生活的風格和色彩
同一件事,在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百種解釋。
你有你的意見跟態度,他有他的看法跟思路,因為大家都有各自的腦子、獨特的認知,彼此成長體驗不一樣,解釋的方式就不一樣;有人說生活美好,有人說生活難搞,所以有人期待起床迎接明天,有人想著趕快熬過今天。
相信大家都有跟人意見不同的時候,可能還因此吵架,留下不愉快的經驗。然而,除非故意顛倒是非,否則不管是他的、還是你的觀點,對各自來說都是「事實」,是各自基於自身經驗產生的觀點
一個人的經驗事實通常是狹窄的,了解這個道理,就能夠透過別人的觀點,看他走過的路,來增加自己的認知寬度、減少盲點

狹窄的認知,不可能的全知

我們都承認,人不能靠想像就知道真相。
認知如同注意力,都跟手電筒一樣,只有照到的地方亮。你看到的大象,和我看到的大象,絕對不一樣,你認為的快樂,跟我認為的快樂,具體絕對不相像。
有人喜歡吵架,而且非要吵到贏、吵到對方認錯、吵到「自己對」,就是因為沒有(或不願)意識到,大家都是基於各自認知的事實來發表意見,這個認知盲點會造成什麼結果?
這會讓造成心態上「只有我是對的!」,眾人皆醉我獨醒,我的想法最高明。
久了這個人就找不到人吵架了,只剩下他單方面輸出,畢竟沒人願意和狹隘的人待在一起。
既然不再有人願意與自己進行交流,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需要「開放」才能和別人交流(閱讀也需要開放的思維),想法的對撞跟新思維刺激也就不容易發生,這個人也就定型不再有改變的可能了。
人因為意見不同而爭執,結果可能關係破裂,可能完好如初,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因為理解他人觀點而做出調整,還是為了人際關係在行動上妥協,心裡仍然認為對方的看法很笨、很討厭。
其實我們看起來知道的多,只是自以為知道而已。
我的「知道」只是我的解釋,並不是真正的事實,也許還差很遠,既然如此又為什麼一定要別人接受並遵循我的意見呢?

假設「我一點都不客觀」

為了破除堅不可摧的態度,同時理解單向的看法有多脆弱,我們可以跟自己玩個遊戲,這個遊戲叫做:「假設我一點都不客觀。」
遊戲規則很簡單:請假設自己的觀點主觀、片面、漏洞百出,在這個假設上重新觀察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自己變換假設條件,例如:假設我的看法是錯的(更換端點)、假設我是既得利益者、假設我是被剝削者、假設我是受害者、假設我是加害者(更換角度)……做身分的假設也很有趣,大家可以玩看看。
玩過一輪後,再就同一件事發表看法,也許我們會有重要發現,比方說我們一直碰到同樣的人生課題,也許因為我們不預設自己是對的,反而假設自己是反派,結果找到一直以來不斷碰到相同課題的原因。
一直以來不順、身處環境不好,我們不要置身事外,好像自己純白無瑕;在同一個系統裡,所有人事物都可能是問題的一部份

想像第三者怎麼看待這件事

想像一個和你認知截然不同的人在旁邊,或你自己變成那個人從相反的角度看同一件事,試試看解釋這件事給原本的自己聽,你會得到以前沒想過的思考方向。
如果這個不同想法的幻想人格不太聰明,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經歷不足,如果我們從不試圖了解別人的思考核心,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當然沒辦法模擬出高品質的其他人格。
假設意識到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選擇:

1.正視自己的偏頗然後做出改善,代謝掉老舊的定見、成見,留下空間拓展認知寬度,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自我掃雷。

2.忽視它,繼續活在自己的空虛寶座裡面。

地圖不是疆域

有句話說:「地圖不是疆域」,意思是地圖上的各種註解能幫你了解地圖所展現的地形地貌,但終究不是真實的地理環境,而是繪製地圖的人對這塊地形的解釋。
地圖外的地形沒有被記錄不代表不存在,地形就在那裏,只是不在地圖上,被記錄的地圖,也不代表正確。
那麼你會把你手上的地圖當成世界嗎?我想不會,你會把他當成導覽工具,幫你架構對環境的理解,鞏固認知裡的世界。
地圖能不能繼續畫下去?我想是可以的。
不會畫地圖怎麼辦?可以拿別人畫的地圖互相參照、買新的地圖。
當有人告訴你,你手上的地圖畫錯了、畫漏了、比例出問題了,你會怎麼做?憤怒的說你全家都畫錯嗎?還是去考證他的資訊能否提高自己地圖的真實性,從而減少走彎路、遇到危險的機會?
做為人類,我們喜歡省力的東西,喜歡簡化生活中的一切,所以我們很擅長貼標籤、分族類,這有利省腦力的生活,不然每件事都當成新的去了解,會消耗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累。
把曾經有用的經驗變成套路,用同樣的做法解決類似的問題,雖然效果難以保證,但至少日子能繼續演。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沒有耐性跟好奇心,因為過日子不容易,要煩惱的問題太多了,如果能簡單點,自己就少煩點,最後我們忽略個體的獨特,把所有的人都物化,我們忽視事件的立體,把所有問題都看扁。
想要有所不同,就必須要採取不同的行動,消化不同的思考。想要到地圖之外探索未知,就應該實際探索跟消化經驗,而不是用有限的資料來亂猜。

有所行動才能談改變

要更新「地圖」、拓展認知寬度,最有效的方式是實踐,自己畫地圖,你能有最深刻的理解。
最省力的方式是閱讀跟學別人的經驗,借別人的地圖來參考,你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他有屬於他的地圖,我們不妨放下身段去挖挖寶。
最好的方式是勤於實踐、勇於借鑑
想改變,卻又不願意實踐,不妨問問自己:既然如此,何談改變?

如果無法放下身段求教,不妨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造成腰這麼僵硬?自己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如此僵固?
有需求,就要採取能恰當滿足需求的行動;原本方式行不通,就要換個方式用,摸索有效的方法來替代舊行動,或都保留下來換著用,反正方法即智慧,技多不壓身。
真正要替換掉的,是用「試試看不同行動」的思維,替換掉「只能這樣做」的思維,替換掉萬年不變的舊邏輯。
你能不能想像,當你採取不同行動、裝備不同思考後會產生什麼效果?能不能讓生活軌跡有點不一樣?能不能讓人際關係有點不一樣?
能不能讓自己的世界有點不一樣?

✩我是拜倫,謝謝你讀到這裡!你/妳有在這篇文章產生什麼想法嗎?拜倫期待你/妳的回應與支持,如果拜倫的文章有幫助,請不吝給予拍手留言鼓勵,讓拜倫看到漣漪,更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用讀的《拜倫思維筆記》在《Matters》《Medium》《Vocus
✩轉發請註明來自《拜倫思考筆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現在職場生活就是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了,但我們心底清楚:空間再小、再沒辦法平衡,工作與私人的界線還是存在。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煩惱這樣的、那樣的事,就是搞混了兩件事之間的界線差異。
好像身邊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要做什麼,都有目標、有夢想,只剩下自己不知道何去何從,每天上班下班、上課下課、日復一日、一成不變,連吃的東西都不曾想過要換換口味,是不是這樣的自己好失敗?
境界,建立在大量的練習基礎上,每個高手背後都是無盡的刻意練習,瀟灑優雅的背後是一次次的重複、一次次的修正、一次次的雕琢。
太軟弱才會怕污點,越怕越會受重傷,想讓所有人都滿意,那是白費力氣;想要活得輕鬆點,就不要當模範生;想要過得快樂些,就不要討好別人。
你有沒有過明明很忙,卻必須要聽人發表不知所云言論的經驗?還是你就是那個說話讓人煩躁的人呢? 說話沒有邏輯、沒有重點,會讓自己給人的印象扣分、讓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打上問號。本篇將讓我們學到,怎樣的表達可以給人感覺幹練又有能力、增加你我意見的份量。
如果我們只剩下十年、五年、一年、六個月、一個月、一個禮拜,或是只剩下明天,你還會待在這裡嗎?
雖然現在職場生活就是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了,但我們心底清楚:空間再小、再沒辦法平衡,工作與私人的界線還是存在。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煩惱這樣的、那樣的事,就是搞混了兩件事之間的界線差異。
好像身邊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要做什麼,都有目標、有夢想,只剩下自己不知道何去何從,每天上班下班、上課下課、日復一日、一成不變,連吃的東西都不曾想過要換換口味,是不是這樣的自己好失敗?
境界,建立在大量的練習基礎上,每個高手背後都是無盡的刻意練習,瀟灑優雅的背後是一次次的重複、一次次的修正、一次次的雕琢。
太軟弱才會怕污點,越怕越會受重傷,想讓所有人都滿意,那是白費力氣;想要活得輕鬆點,就不要當模範生;想要過得快樂些,就不要討好別人。
你有沒有過明明很忙,卻必須要聽人發表不知所云言論的經驗?還是你就是那個說話讓人煩躁的人呢? 說話沒有邏輯、沒有重點,會讓自己給人的印象扣分、讓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打上問號。本篇將讓我們學到,怎樣的表達可以給人感覺幹練又有能力、增加你我意見的份量。
如果我們只剩下十年、五年、一年、六個月、一個月、一個禮拜,或是只剩下明天,你還會待在這裡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本書最讓我產生好奇的是,作者是一位韓國人,21歲從南韓到美國耶魯大學念研究所,25歲就拿到耶魯心理學博士。你想瞭解什麼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Thumbnail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你的成長速度”   好書分享:認知破局 作者:張琦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這是一本大陸出版的書,閱讀的動機來自於多少有在社群上滑過她的一些短影音,對於一些企業經營的見解與看法相當不錯,也有非常大的觀看流量,架構與看法算是滿多可以學習的,不過要稍微習慣一下一些用字
Thumbnail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Thumbnail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Thumbnail
外送行業的崛起,給每個 蝸居 的人 一個出門曬太陽的機會 我不好意思說,我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曬太陽跟兜風 所以我的交通工具跟別人有點不同 別人是特斯拉、紅牌重機、Gogoro或是至少有台機車 我是準備了一台 天真中帶點活潑、帥氣中又不失個性 時速35公里的電動自行車,但是 千萬 別瞧不起他 因為 爬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世界觀》是我2021年重讀計畫中的第三本書(詳見〈我的年末儀式〉)。是本我非常喜歡且影響我極大的作品。或可這樣說,它改變了我看待真實的角度。
Thumbnail
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到土耳其旅遊時必去的景點,但除了歷史課本上有學過的拜占庭歷史外,你對這座建築了解嗎? 今天透過世界級建築師羅伯特‧麥卡特以及2018威尼斯建築展「田中央工作群」的策展顧問尤哈尼‧帕拉斯瑪,帶你「紙上VR導覽」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築吧!
Thumbnail
先前專題文章[神明誕生後,還有許多跟切身有關的事情要處理], 簡單介紹了神明前身成神後, 還有許多跟切身有關的事情要處理與解決, 而神明、神佛想要脫離輪迴,脫離羈絆, 了卻與親人、家族、祖先、後代、部屬、子民等的牽絆與罣礙, 未來無牽無掛,了卻與低位面(凡間、鬼界、獸界)的一切塵緣,
Thumbnail
​ 宗教影響人類生活,人類生活處處是宗教力量。不管你信仰甚麼宗教,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英文簡稱:MWR)就能讓你認識、學習、領悟帶著宗教共同情懷。包容不同宗教教義、去異求同,達到和諧共處地世界大同精神。 世界宗教博物館相關資訊:: ​ 新北市永和區中山路一段236號1樓、6樓、7樓 ​ 02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本書最讓我產生好奇的是,作者是一位韓國人,21歲從南韓到美國耶魯大學念研究所,25歲就拿到耶魯心理學博士。你想瞭解什麼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
Thumbnail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你的成長速度”   好書分享:認知破局 作者:張琦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這是一本大陸出版的書,閱讀的動機來自於多少有在社群上滑過她的一些短影音,對於一些企業經營的見解與看法相當不錯,也有非常大的觀看流量,架構與看法算是滿多可以學習的,不過要稍微習慣一下一些用字
Thumbnail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Thumbnail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Thumbnail
外送行業的崛起,給每個 蝸居 的人 一個出門曬太陽的機會 我不好意思說,我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曬太陽跟兜風 所以我的交通工具跟別人有點不同 別人是特斯拉、紅牌重機、Gogoro或是至少有台機車 我是準備了一台 天真中帶點活潑、帥氣中又不失個性 時速35公里的電動自行車,但是 千萬 別瞧不起他 因為 爬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世界觀》是我2021年重讀計畫中的第三本書(詳見〈我的年末儀式〉)。是本我非常喜歡且影響我極大的作品。或可這樣說,它改變了我看待真實的角度。
Thumbnail
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到土耳其旅遊時必去的景點,但除了歷史課本上有學過的拜占庭歷史外,你對這座建築了解嗎? 今天透過世界級建築師羅伯特‧麥卡特以及2018威尼斯建築展「田中央工作群」的策展顧問尤哈尼‧帕拉斯瑪,帶你「紙上VR導覽」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築吧!
Thumbnail
先前專題文章[神明誕生後,還有許多跟切身有關的事情要處理], 簡單介紹了神明前身成神後, 還有許多跟切身有關的事情要處理與解決, 而神明、神佛想要脫離輪迴,脫離羈絆, 了卻與親人、家族、祖先、後代、部屬、子民等的牽絆與罣礙, 未來無牽無掛,了卻與低位面(凡間、鬼界、獸界)的一切塵緣,
Thumbnail
​ 宗教影響人類生活,人類生活處處是宗教力量。不管你信仰甚麼宗教,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英文簡稱:MWR)就能讓你認識、學習、領悟帶著宗教共同情懷。包容不同宗教教義、去異求同,達到和諧共處地世界大同精神。 世界宗教博物館相關資訊:: ​ 新北市永和區中山路一段236號1樓、6樓、7樓 ​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