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各種註解能幫你了解地圖所展現的地形地貌,但終究不是真實的地理環境,而是繪製地圖的人對這塊地形的解釋,地圖外的地形沒有被記錄,但不代表不存在,地形就在那裏,只是不在地圖上,被記錄的地圖,也不代表完全正確。
嗨,我是兩點一線的拜倫。
有時候我會突然陷入思考人生的漩渦裡,自己的人生是怎麼樣?從以前走到現在,有多少的時間被我浪費掉?有多少機會我有好好把握?對於自己的人生,我的情緒是怎樣?
然後用便宜茶包泡一杯茶,握著茶杯發呆。
你覺得你的人生可以怎麼形容?
你覺得你的人生是怎麼樣的?是令人羨慕,還是壓力滿滿?
找十個願意坦白說話的朋友,問問他們覺得你的人生過得怎樣,再加上你自己的認知,對於你的人生就有十一種評價。
如果在不同情緒,比方說愉悅或沮喪的時候,問自己:「我的人生如何?」,你會從自己心裡得到兩種以上版本的評價。
明明是同樣人生,為什麼大家的觀點、甚至連自己的看法會不同呢?
因為人是根據認知在生活的,出生後一直以來的認知、不同情緒的認知、不同時期的認知,這些認知就像我們看人生的濾鏡,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詮釋,從這個角度來想,我們的生活真是千變萬化,端看用什麼濾鏡看。
認知與經驗是如何產生的?
認知(或說信念)是如何產生的?
是學習和解釋而來的。
因為需求而採取行動,因為行動而產生結果,那麼我們會學到:行動與結果有關聯,認知就產生了。
比方說在一個太陽高掛、熱浪滾滾的中午,你走在柏油路邊,覺得口渴,所以你買了杯全糖冰涼的特大杯珍奶,啪的一聲插下吸管,迫不及待喝下一大口珍奶,馬上覺得解渴(實際上當然是不會解渴),而且很快樂。
在這個故事裡,你的認知可能發展成「口渴就要用一大杯珍奶解渴」。
假設你一直抱著這個認知,口渴時第一個選擇不是喝水,而是喝珍奶,半年後你變肥肥的,明明有繫腰帶,但肥肉將腰帶完美遮蓋。
你覺得不太舒服總是病懨懨的,好在你知道有健康問題要馬上尋求專業診斷,假設從診斷中發現,珍奶就是你發胖的原因,那你就學到:珍奶能解自己的渴,也會造成肥胖。
你可能想起看醫生之前,你好幾次跟心儀的對象表達心意,但他們都表示自己喜歡苗條的對象,你才意識到對方可能是說真的。
你可能還會因此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外貌協會,而不是因為你看起來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你可能因為體認到肥胖與不健康有關聯,從此以後決定控制飲食的生活,認為這樣才是好生活。
你可能因此發現原來口渴最好的選擇是乾淨的水。
認知的頻道越寬,越能夠彈性解釋人生經驗。
人生經驗又是怎麼形成的?
是體驗和解釋而來的(是的,都有解釋),是回憶、過往的體驗和思考中產生的東西。
而把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就會從什麼地方獲得這些材料,往後的行動就會因為從經驗中形成的信念而有所不同。
跟宗教信仰一樣,不論佛、道、諸子百家還是基督信仰,他們就像是指示標誌,告訴世人他們認為人生最終目的要怎麼去。
但不要錯把指示牌當終點,不要誤把自己解釋世界的信念當成事實,因為個人的注意力有限,我們還可能很習慣泡在垃圾資訊裡面傻笑,在這樣的環境裡汲取到的信念我想不太適合解釋世界,它們的品質並不好。
這就是從我們的人生經驗裡產生信念的原理,發展方向無窮無盡,而我們發展抱持的信念又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經驗,彼此互相影響,缺一不可。
覺得如何,就是如何
覺得被世界虧欠,就會帶著憤恨的情緒活著,覺得活著是福利,就會用感恩的心情活著,認知決定世界的框架,決定生活的風格和色彩。
同一件事,在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百種解釋。
你有你的意見跟態度,他有他的看法跟思路,因為大家都有各自的腦子、獨特的認知,彼此成長體驗不一樣,解釋的方式就不一樣;有人說生活美好,有人說生活難搞,所以有人期待起床迎接明天,有人想著趕快熬過今天。
相信大家都有跟人意見不同的時候,可能還因此吵架,留下不愉快的經驗。然而,除非故意顛倒是非,否則不管是他的、還是你的觀點,對各自來說都是「事實」,是各自基於自身經驗產生的觀點。
一個人的經驗事實通常是狹窄的,了解這個道理,就能夠透過別人的觀點,看他走過的路,來增加自己的認知寬度、減少盲點。
狹窄的認知,不可能的全知
我們都承認,人不能靠想像就知道真相。
認知如同注意力,都跟手電筒一樣,只有照到的地方亮。你看到的大象,和我看到的大象,絕對不一樣,你認為的快樂,跟我認為的快樂,具體絕對不相像。
有人喜歡吵架,而且非要吵到贏、吵到對方認錯、吵到「自己對」,就是因為沒有(或不願)意識到,大家都是基於各自認知的事實來發表意見,這個認知盲點會造成什麼結果?
這會讓造成心態上「只有我是對的!」,眾人皆醉我獨醒,我的想法最高明。
久了這個人就找不到人吵架了,只剩下他單方面輸出,畢竟沒人願意和狹隘的人待在一起。
既然不再有人願意與自己進行交流,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需要「開放」才能和別人交流(閱讀也需要開放的思維),想法的對撞跟新思維刺激也就不容易發生,這個人也就定型不再有改變的可能了。
人因為意見不同而爭執,結果可能關係破裂,可能完好如初,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因為理解他人觀點而做出調整,還是為了人際關係在行動上妥協,心裡仍然認為對方的看法很笨、很討厭。
其實我們看起來知道的多,只是自以為知道而已。
我的「知道」只是我的解釋,並不是真正的事實,也許還差很遠,既然如此又為什麼一定要別人接受並遵循我的意見呢?
假設「我一點都不客觀」
為了破除堅不可摧的態度,同時理解單向的看法有多脆弱,我們可以跟自己玩個遊戲,這個遊戲叫做:「假設我一點都不客觀。」
遊戲規則很簡單:請假設自己的觀點主觀、片面、漏洞百出,在這個假設上重新觀察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自己變換假設條件,例如:假設我的看法是錯的(更換端點)、假設我是既得利益者、假設我是被剝削者、假設我是受害者、假設我是加害者(更換角度)……做身分的假設也很有趣,大家可以玩看看。
玩過一輪後,再就同一件事發表看法,也許我們會有重要發現,比方說我們一直碰到同樣的人生課題,也許因為我們不預設自己是對的,反而假設自己是反派,結果找到一直以來不斷碰到相同課題的原因。
一直以來不順、身處環境不好,我們不要置身事外,好像自己純白無瑕;在同一個系統裡,所有人事物都可能是問題的一部份。
想像第三者怎麼看待這件事
想像一個和你認知截然不同的人在旁邊,或你自己變成那個人從相反的角度看同一件事,試試看解釋這件事給原本的自己聽,你會得到以前沒想過的思考方向。
如果這個不同想法的幻想人格不太聰明,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經歷不足,如果我們從不試圖了解別人的思考核心,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當然沒辦法模擬出高品質的其他人格。
假設意識到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選擇:
1.正視自己的偏頗然後做出改善,代謝掉老舊的定見、成見,留下空間拓展認知寬度,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自我掃雷。
2.忽視它,繼續活在自己的空虛寶座裡面。
地圖不是疆域
有句話說:「地圖不是疆域」,意思是地圖上的各種註解能幫你了解地圖所展現的地形地貌,但終究不是真實的地理環境,而是繪製地圖的人對這塊地形的解釋。
地圖外的地形沒有被記錄不代表不存在,地形就在那裏,只是不在地圖上,被記錄的地圖,也不代表正確。
那麼你會把你手上的地圖當成世界嗎?我想不會,你會把他當成導覽工具,幫你架構對環境的理解,鞏固認知裡的世界。
地圖能不能繼續畫下去?我想是可以的。
不會畫地圖怎麼辦?可以拿別人畫的地圖互相參照、買新的地圖。
當有人告訴你,你手上的地圖畫錯了、畫漏了、比例出問題了,你會怎麼做?憤怒的說你全家都畫錯嗎?還是去考證他的資訊能否提高自己地圖的真實性,從而減少走彎路、遇到危險的機會?
做為人類,我們喜歡省力的東西,喜歡簡化生活中的一切,所以我們很擅長貼標籤、分族類,這有利省腦力的生活,不然每件事都當成新的去了解,會消耗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累。
把曾經有用的經驗變成套路,用同樣的做法解決類似的問題,雖然效果難以保證,但至少日子能繼續演。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沒有耐性跟好奇心,因為過日子不容易,要煩惱的問題太多了,如果能簡單點,自己就少煩點,最後我們忽略個體的獨特,把所有的人都物化,我們忽視事件的立體,把所有問題都看扁。
想要有所不同,就必須要採取不同的行動,消化不同的思考。想要到地圖之外探索未知,就應該實際探索跟消化經驗,而不是用有限的資料來亂猜。
有所行動才能談改變
要更新「地圖」、拓展認知寬度,最有效的方式是實踐,自己畫地圖,你能有最深刻的理解。
最省力的方式是閱讀跟學別人的經驗,借別人的地圖來參考,你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他有屬於他的地圖,我們不妨放下身段去挖挖寶。
最好的方式是勤於實踐、勇於借鑑。
想改變,卻又不願意實踐,不妨問問自己:既然如此,何談改變?
如果無法放下身段求教,不妨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造成腰這麼僵硬?自己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如此僵固?
有需求,就要採取能恰當滿足需求的行動;原本方式行不通,就要換個方式用,摸索有效的方法來替代舊行動,或都保留下來換著用,反正方法即智慧,技多不壓身。
真正要替換掉的,是用「試試看不同行動」的思維,替換掉「只能這樣做」的思維,替換掉萬年不變的舊邏輯。
你能不能想像,當你採取不同行動、裝備不同思考後會產生什麼效果?能不能讓生活軌跡有點不一樣?能不能讓人際關係有點不一樣?
能不能讓自己的世界有點不一樣?
✩我是拜倫,謝謝你讀到這裡!你/妳有在這篇文章產生什麼想法嗎?拜倫期待你/妳的回應與支持,如果拜倫的文章有幫助,請不吝給予拍手留言鼓勵,讓拜倫看到漣漪,更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轉發請註明來自《拜倫思考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