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隨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呼!寫文章真是比寫程式還要燒腦、燒時間。一開始是沒想到要寫這「隨筆」的,是有天程式寫著寫著,腦海中就冒出這麼個想法來,要把跟Python交往的過程寫下來。

要寫,那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寫?當然啦!第一個要排除的,就是寫太技術化硬梆梆的內容。除了官網外,網路上已經有許多非常棒的教學網站以及技術分享的論壇、部落格,再寫技術性的文章實在是沒啥好玩的,也自認沒那個功力寫得比人家好。那要寫什麼呢?既然是要寫交往過程,那就寫心路歷程吧!好的、壞的、成功的、失敗的,想到、碰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樣子認識的Python,應該會比較深刻、比較立體。

要寫的內容決定了,那題目呢?要用「雜記」還是「隨筆」?以前看書、看文章從來也不會想要搞清楚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反正管你是雜記還是隨筆,內容有趣比較重要。現在要定自己文章的題目,那可就需要搞清楚了。搜尋了一下網路上的文章,看了老半天,只知道這是兩種文體,然後就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感覺上,「雜記」會讓我覺得就是刻意要記錄些什麼,有壓力,不喜歡!「隨筆」呢?感覺上就是隨興的寫、沒壓力的寫,喜歡!那就用「我的Python學習隨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sf的沙龍
19會員
153內容數
寫點東西自娛娛人
ysf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花了些時間,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總算把Python呼叫函數時引數的傳遞方式給徹底搞清楚了。
2025/04/14
花了些時間,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番,總算把Python呼叫函數時引數的傳遞方式給徹底搞清楚了。
2024/05/08
呼!折騰了好久,終於徹底搞清楚pygame的各個blend mode所用的計算式,到底是長啥樣子了。
2024/05/08
呼!折騰了好久,終於徹底搞清楚pygame的各個blend mode所用的計算式,到底是長啥樣子了。
2023/12/20
在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的[第四章]4.3節時,原書提到,在使用Java的ArrayList時,如果用迴圈一面走訪一面又移除其中的元素,那會有難以察覺的問題存在。寫個小程式測試的結果發現,Python的list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Thumbnail
2023/12/20
在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的[第四章]4.3節時,原書提到,在使用Java的ArrayList時,如果用迴圈一面走訪一面又移除其中的元素,那會有難以察覺的問題存在。寫個小程式測試的結果發現,Python的list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我說,該如何寫出這麼多篇的專題文章?因為他只會寫小說而已,但對我來說其實寫小說是困難的,因為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所以我就回答他說:我覺得寫小說好像更難,還要創造角色跟創造故事,我寫專題文章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厲害,但是這個主題必須是你平常有在接觸的,才不會寫幾篇就寫不下去了。 在寫文章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我說,該如何寫出這麼多篇的專題文章?因為他只會寫小說而已,但對我來說其實寫小說是困難的,因為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所以我就回答他說:我覺得寫小說好像更難,還要創造角色跟創造故事,我寫專題文章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厲害,但是這個主題必須是你平常有在接觸的,才不會寫幾篇就寫不下去了。 在寫文章
Thumbnail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還真是一點也沒錯,從開始動筆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到寫完頭一章,再到把文章放上網站開始發表,總共隔了快三個月的時間。
Thumbnail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還真是一點也沒錯,從開始動筆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到寫完頭一章,再到把文章放上網站開始發表,總共隔了快三個月的時間。
Thumbnail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 Python也是必須要碰到的程式碼之一, 但...Python寫法真的好精簡啊Σヽ(゚Д ゚; )ノ
Thumbnail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 Python也是必須要碰到的程式碼之一, 但...Python寫法真的好精簡啊Σヽ(゚Д ゚; )ノ
Thumbnail
如何讓我們寫下的筆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到現在,已經 7 年的時間。這 7 年我對於 "為什麼要寫筆記" 的想法不停地再改變,從「紀錄資訊」逐漸走向「深度思考」。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的心態需要改變,否則只會囤積愈來愈多的內容、沒有具體產出。
Thumbnail
如何讓我們寫下的筆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到現在,已經 7 年的時間。這 7 年我對於 "為什麼要寫筆記" 的想法不停地再改變,從「紀錄資訊」逐漸走向「深度思考」。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的心態需要改變,否則只會囤積愈來愈多的內容、沒有具體產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三個思考,學習如何使用筆記類型,讓記筆記創造更多價值。 因此,我覺得有意識地根據筆記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定義不同的筆記類型,還蠻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即將介紹給你三個思考,學習如何使用筆記類型,讓記筆記創造更多價值。 因此,我覺得有意識地根據筆記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定義不同的筆記類型,還蠻重要的。
Thumbnail
所謂的隨筆絕不是「將個人想法一一仔細寫下來」。不如說,若不具備取材者的基礎,就無法寫出隨筆;而一名傑出的隨筆寫作者,毫無例外的,必定是優秀的取材者。那麼,隨筆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所謂的隨筆絕不是「將個人想法一一仔細寫下來」。不如說,若不具備取材者的基礎,就無法寫出隨筆;而一名傑出的隨筆寫作者,毫無例外的,必定是優秀的取材者。那麼,隨筆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呼!寫文章真是比寫程式還要燒腦、燒時間。一開始是沒想到要寫這「隨筆」的,是有天程式寫著寫著,腦海中就冒出這麼個想法來,要把跟Python交往的過程寫下來。
Thumbnail
呼!寫文章真是比寫程式還要燒腦、燒時間。一開始是沒想到要寫這「隨筆」的,是有天程式寫著寫著,腦海中就冒出這麼個想法來,要把跟Python交往的過程寫下來。
Thumbnail
這幾個月來,我在多方嘗試自己寫作主題的設定,發掘整理自己想法與思緒。 對於主題式寫作,我是很有愛的。秉持著分享的理念,將思緒化為文字的過程,本身確實過癮。但畢竟耗時耗力,對於「寫作」這件事情所帶來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我其實還是有所懷疑。這篇文章,獻給在「主題式寫作」路上努力的你。
Thumbnail
這幾個月來,我在多方嘗試自己寫作主題的設定,發掘整理自己想法與思緒。 對於主題式寫作,我是很有愛的。秉持著分享的理念,將思緒化為文字的過程,本身確實過癮。但畢竟耗時耗力,對於「寫作」這件事情所帶來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我其實還是有所懷疑。這篇文章,獻給在「主題式寫作」路上努力的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