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萬丹】#01-小城來時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0年疫情變得嚴重前的二月底,我曾經到過萬丹一次,實際上僅是路過。在從高雄騎車到枋山的途中,我從大寮過萬大大橋進到屏東,並在萬丹短暫停留後騎往潮州,走的就是這趟8208公車行駛的路線。這之前我對萬丹的印象只有兩個:紅豆餅、某位重要朋友的老家。

在貌似沒啥景點的萬丹待一下午,我把重心放在學校及公家機關,及不可省略的「覓食」上。我理解當初高屏大橋不通使此地車流量大增,但仍無法明瞭為何是這趟的午餐-牛肉湯店,在西環路增生。至於到台糖萬丹甘蔗育種場的「尋車」之旅,幸運因大門敞開而順利達成。


【大西洋與牛肉湯】

189縣道從東側進入萬丹市區後,會以往北的90度轉彎朝屏東市區而去,同時是8208公車行駛的路線。名為「萬丹」的站牌,就在這個往北轉角的萬丹路上,僅一個候車亭的規模,旁邊是屏東警局萬丹分駐所。

raw-image

屏東出發經萬丹的公車,大多數開往東港,少數只到萬丹市區,還有這趟自己搭的8208向潮州而去。班次最多的8202公車行駛到東港,離峰一小時僅1-2班,但上下學尖峰時段,能到一小時5-6班的程度,快贏過高雄輕軌的班距。

raw-image

出發前看過Google地圖,想找附近有沒有特別的飲料店,卻在萬丹路一段180號的位置,發現未被標記的大西洋冰城,最重要的,它的Logo還是舊版彎豆人啊!

raw-image

大西洋的「紅茶冰加冰淇淋」,是早餐店飲料外,我對手搖飲的一個最初印象,國小安親班常會喝到,而且好幾年後,員林那間店老闆的小孩,好像成了我親戚的幼稚園同學。

那間大西洋搬到車站附近後,某天經過發現Logo換了,那個戴帽子的彎豆人不僅整隻變黃,眼睛還變成沒眼白的兩顆豆子。瀏覽一遍,的確每間大西洋似乎沒有統一招牌的配色及圖案,但記憶裡的大西洋冰城,就該萬丹店這樣子。

raw-image

萬丹這間店不僅招牌很「上世紀」,內裝也很「上世紀」,因為很難得看到一間冰品店,桌椅全是原木泡茶桌,再隨桌附上投幣星座占卜機。

raw-image

櫃台正後方牆上的價目表,也保持可單項替換的版型,而非現在常見的一體成型設計。這樣就不會發生漲價或異動時,必須貼滿補丁修正的情況。

raw-image

買了十幾年沒喝過的小杯紅茶冰加冰淇淋後,從萬壽路走往西環路,朝牛肉湯店的聚集之處而去。

有機會在Google地圖的萬丹市區搜尋「牛肉湯」,不到兩公里的西環路上就有近十間。很多媒體提過這條「牛肉街」是因2000年8月高屏大橋斷橋後,往來車輛在該橋重建前都改道萬大大橋,連帶使西環路車流爆增,讓牛肉湯店在這條路上快速展店。但是,為什麼是牛肉湯而非別的料理,好像沒人解釋過。萬丹有興盛的酪農業,不過這跟用來吃的牛好像不同種的。

raw-image

我第一次吃牛肉湯,是2012年10月到台南看中職總冠軍賽的隔天早上,去光顧了「六千牛肉湯」。如果要寫那場比賽的遊記一定會提到,因為無論是神奇的出發動機,又或者是牛肉湯初體驗的味道,那都是個讓人難忘的清晨。

這回到萬丹,我選擇有賣「蘿蔔牛肉」的陳家牛肉湯入座,從下車位置走過去約十來分鐘,地址是西環路595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西環路怎麼說也是條有綠蔭分隔島的外環道,平日停車不成問題。料理價格上很標準,湯類都90元,熱炒類除了麻油牛肉都是100元。我比較疑惑牛肉炒飯為何假日不提供,是料理方式比較麻煩嗎?

我點了牛肉湯、白飯及一份蘿蔔牛肉。

raw-image
raw-image

蘿蔔牛肉貌似用醃漬過的白蘿蔔加上蔥、牛肉一起炒。

坦白說之前看食記時我很期待味道,實際吃起來,就是自己很愛的食材合起來,1+1=2的中規中矩,沒到特別驚豔的那種好吃,很下飯就是了。在我眼中1+1>2的料理有這些:鹹蛋苦瓜、青椒肉絲、鳳梨蝦球等。

另一件讓我有印象的特色,是牛肉湯裡加九層塔。光顧過的六千及友愛牛肉湯,好像湯裡除了牛肉就沒別的料。

raw-image

結束午餐後往北走到200公尺外的7-11解決內需。通常一個人在外地旅遊,真的只能靠便利商店解決,要不然就找公家機關、廟宇等。

說到廟宇,從西環路、和平西路口往一堆公部門駐點的西向,就有間「真靈宮」存在。這名字不常見,似乎僅澎湖的湖西有間「真靈殿」。

raw-image

廟宇左前方這根紅色柱狀東西非常醒目,頂部有瞭望台般的設計,上層側邊寫著「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下層則是「五穀豐登」及「添丁進財」。對廟宇文化不熟的我問了文資圈朋友,得到「旗桿」、「幡竿」的答案。

它的原型是早期仕紳或官員設於家門口象徵特殊身份地位,以及科舉得名後召告祖先和世人。據說有此建築的廟宇以供俸王爺為主,彰顯王爺威儀,不過真靈宮是主祀池府千歲。除了裝設平台般的「斗」並插旗外,旗桿的結構、外觀造型、斗數形狀等沒有統一形式,由各廟宇制定。

台南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在2022年就為迎接建廟360週年,開始整修兩根旗桿,被媒體寫成報導。那兩根旗桿非常樸素,整支全紅且無任何裝飾。

raw-image

萬丹這沒像南鯤鯓代天府有門神般的兩支旗桿,高度也較矮,不過真靈宮這支的外觀裝飾很豐富,有兩座插滿旗幟的斗,桿上則有兩隻看不出是在吵架還是玩鬧的龍與虎。

raw-image

從真靈宮前繼續沿和平西路往西走,會進入多個公部門駐點的區域,也將抵達我預想的目的地-台糖萬丹甘蔗育種場。


【沉睡萬丹的台糖機車頭】

發現萬丹有甘蔗育種場是個意外。在搜尋台灣各地糖鐵退役機車頭擺放位置時,得知編號833的日立牌機車被放在這間甘蔗育種場內,且離萬丹市區不遠,排定午餐後就來晃晃。

既然有台糖農場單位,附近高機率也有糖鐵路線經過。確實真靈宮與果菜市場間那條勉強可交會汽車,且往北能一路到達台糖屏東總廠的南北向平面道路,前身就是糖鐵東港幹線。

raw-image
raw-image

看多糖鐵路線停用後改為一般道路或自行車道的成果,現在對鄉下地方路寬類似的道路都很"敏感",尤其甘蔗育種場的存在,代表過往附近有糖鐵路線經過的可能性極高。

要拜訪833機車,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剩育種場園區會不會大門深鎖而不得其門而入,勇氣也不足以支撐我爬牆硬闖。

raw-image

當時和平西路從公園路口以西的路段都因施工封閉,但不知是未動工或已完工,整條路處在無車又無人的空曠狀態,走起來十分宜人,感覺獨享整條林蔭大道。走在道路南側往甘蔗育種場看,就能瞥見833機車停放在園區內,露出一角。

raw-image
raw-image

幸運的,甘蔗育種場的大門並未關上,貌似也沒有人車活動,決定大方走進去,在一個圓環路口往左走。

raw-image
raw-image

這裡給人眷村的感覺,如同一個有圍籬區隔的聚落,內部設立一棟棟外觀像宿舍的房子,只是整體看來乾淨,卻好像都沒被常態使用。

圓環延伸的小徑盡頭是一處廣場大小的空地,設置著三樣代表台灣糖業全盛時期的景物-日立牌833機車、裝著甘蔗的牛車、有著糖鐵客車及萬丹境內糖鐵路線的彩繪壁畫。

raw-image
raw-image

在車身固定的白線外,833機車的塗裝是下紅上灰,跟記憶裡溪湖糖廠看過,同後面壁畫那輛的下紅上橘配色有別,大概配色視各糖廠自由發揮。其實做為一輛露天展示的車輛,它的外觀狀況好到不可思議,即使放這就沒有遊客會攀爬,也讓人懷疑該不會最近才重新上漆。

比較可惜是1967年出廠的日立銘版,及象徵屬於屏東總廠的「屏」字廠徽都在,唯獨號碼牌已丟失,只在原有位置用白漆弄出號碼雛型。

raw-image
raw-image

在廣場另一側的壁畫,日立牌機車牽引著我從沒搭過的舊式糖鐵客車,一旁則是萬丹境內的兩條糖鐵路線,並在標記「萬丹-新園線」的東港幹線上,註記沿途停靠的每個站點。

在這座育種場旁,和平西路與糖鐵交會的位址,就是曾經的南萬丹站。

raw-image
raw-image

看這張圖時很難不被從頂宅分歧,往萬丹市區西側直線延伸的「社皮-香社線」給吸引,因為路線筆直得很誇張。把它跟現今道路比對,八九不離十是南北路的前身,但就像東港幹線一樣,市區已經很難找到鐵道遺跡了。

台糖鐵道發展至今,雖然多個工廠都有開辦觀光路線,仍在運蔗的路線依然只有虎尾糖廠的馬公厝線。停用路線被柏油和水泥覆蓋,成為一般道路或自行車道,各式車輛則送往不同場所展示,在一般公園出現也不意外。

像這樣身在台糖單位內並保持不錯車況,算靜態展示的好歸宿了。

raw-image

整個甘蔗育種場的建築群很廣,可畢竟是不開放的場域,便跟這輛機車打個照面就離開,要循原路走回萬丹市區內先查好的甜點店。

感謝833機車,讓我知道在萬丹這裡,還存在台糖鐵道全盛時期的縮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3/11/26
隨著2019年運動會前導短片在Youtube上小小爆紅,高雄大寮的山頂國小變得小有名氣,也成為自己這趟頭一次搭高雄捷運抵達大寮時,想順道前往該所國小巡禮的契機。
Thumbnail
2023/11/26
隨著2019年運動會前導短片在Youtube上小小爆紅,高雄大寮的山頂國小變得小有名氣,也成為自己這趟頭一次搭高雄捷運抵達大寮時,想順道前往該所國小巡禮的契機。
Thumbnail
2023/09/06
彌陀之旅在彌陀的最後一站,拜訪一間由退役空軍所經營的早午餐店,裡頭擺滿了以飛機為主的各種各樣模型,還有象徵與空軍或軍事愛好者們交流所蒐集來的大量臂章,可說是小地方裡讓人驚喜的個性小店。
Thumbnail
2023/09/06
彌陀之旅在彌陀的最後一站,拜訪一間由退役空軍所經營的早午餐店,裡頭擺滿了以飛機為主的各種各樣模型,還有象徵與空軍或軍事愛好者們交流所蒐集來的大量臂章,可說是小地方裡讓人驚喜的個性小店。
Thumbnail
2023/08/31
自海岸光廊騎上YouBike後,要一直到彌陀國中才有下個還車點。我順著南寮路、進學路、中正西路的順序騎往彌陀市區,用自行車獨有的慢步調,穿梭在這個靠海小鎮。
Thumbnail
2023/08/31
自海岸光廊騎上YouBike後,要一直到彌陀國中才有下個還車點。我順著南寮路、進學路、中正西路的順序騎往彌陀市區,用自行車獨有的慢步調,穿梭在這個靠海小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茶故事十 ~ 港口茶   屏東縣恆春國家風景區南端港口村生產的茶葉就叫「港口茶」,港口茶的特色就是種植在臨海低海拔的丘陵地上,而且是以自然繁殖實生苗種植的茶樹。   這篇文是2001年同時發在當時知名股票論壇「23xx」的聊天咖啡廳和茶葉討論網站「茶顛話茶」。   隔年「茶顛話茶」舉辦的交
Thumbnail
我的茶故事十 ~ 港口茶   屏東縣恆春國家風景區南端港口村生產的茶葉就叫「港口茶」,港口茶的特色就是種植在臨海低海拔的丘陵地上,而且是以自然繁殖實生苗種植的茶樹。   這篇文是2001年同時發在當時知名股票論壇「23xx」的聊天咖啡廳和茶葉討論網站「茶顛話茶」。   隔年「茶顛話茶」舉辦的交
Thumbnail
清水,古稱「牛罵頭」,從荷蘭據台始因平埔族一支頭目叫GOUMACH,因稱此地為牛罵社而起,又稱「寓鰲頭」。日人據台後嫌不雅乃取東邊鰲峰山麓清泉改名「清水」。 清水區挺大的,東到大肚台地鄰神岡,西邊是網美夕陽照的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南接梧棲,幅員廣闊,有11所小
Thumbnail
清水,古稱「牛罵頭」,從荷蘭據台始因平埔族一支頭目叫GOUMACH,因稱此地為牛罵社而起,又稱「寓鰲頭」。日人據台後嫌不雅乃取東邊鰲峰山麓清泉改名「清水」。 清水區挺大的,東到大肚台地鄰神岡,西邊是網美夕陽照的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南接梧棲,幅員廣闊,有11所小
Thumbnail
以前是個宅宅, 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即將和N出遊, 卻發現對台灣不是很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 趕快去圖書館借幾本書來惡補一下台灣的民俗、文化、歷史等。 她原本上個月就要飛來找我, 我說十二月沒這麼多時間陪她, 一月有十天可以伴她走走。 她真的訂了機票。 我說去屏東好嗎? 朋友在那開民宿, 我
Thumbnail
以前是個宅宅, 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即將和N出遊, 卻發現對台灣不是很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 趕快去圖書館借幾本書來惡補一下台灣的民俗、文化、歷史等。 她原本上個月就要飛來找我, 我說十二月沒這麼多時間陪她, 一月有十天可以伴她走走。 她真的訂了機票。 我說去屏東好嗎? 朋友在那開民宿, 我
Thumbnail
你以為緬甸味只能坐飛機長征嗎?新北中和的華新街,素有小緬甸之稱。在華新街一帶,有將近4萬的緬甸新住民在此生活,這條街上沒有手搖飲料,卻有一個奶茶大平台。
Thumbnail
你以為緬甸味只能坐飛機長征嗎?新北中和的華新街,素有小緬甸之稱。在華新街一帶,有將近4萬的緬甸新住民在此生活,這條街上沒有手搖飲料,卻有一個奶茶大平台。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周邊的萬祝號咖啡,可說是正港的工業風格,所在地的這棟民國57年的老建築,前身是鋼索釣具公司,佇立於舊造船廠區的對面,倘若是平常上班日來訪,甚至能看到對面修船廠裡的巨大船隻.....
Thumbnail
基隆正濱漁港周邊的萬祝號咖啡,可說是正港的工業風格,所在地的這棟民國57年的老建築,前身是鋼索釣具公司,佇立於舊造船廠區的對面,倘若是平常上班日來訪,甚至能看到對面修船廠裡的巨大船隻.....
Thumbnail
2022/01/13台中→黑橋牌香腸博物館→海中央小舖~鹽工便當 綁蚵串DIY體驗→北門自行車道單車恣遊(北門遊客中心、北門潟湖、水晶教堂)→井仔腳瓦盤鹽田 →返 程
Thumbnail
2022/01/13台中→黑橋牌香腸博物館→海中央小舖~鹽工便當 綁蚵串DIY體驗→北門自行車道單車恣遊(北門遊客中心、北門潟湖、水晶教堂)→井仔腳瓦盤鹽田 →返 程
Thumbnail
起先對如何在萬丹待一下午有些沒頭緒,不過詢問Google地圖後告訴我,誇張的牛肉湯一條街、糖鐵舊路線旁的廟宇,以及躲在甘蔗育種場內的糖鐵機車頭,會帶來相遇這座城市來時路的旅途起始。
Thumbnail
起先對如何在萬丹待一下午有些沒頭緒,不過詢問Google地圖後告訴我,誇張的牛肉湯一條街、糖鐵舊路線旁的廟宇,以及躲在甘蔗育種場內的糖鐵機車頭,會帶來相遇這座城市來時路的旅途起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