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改變

wenyi-avatar-img
發佈於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住的地方、求學階段所待的環境、過去工作待的地方,每一個在過去有待一定時間的環境,如果久久回去一次,雖然會發現些變化,比如熟悉的店家被一間陌生店家取代,或整個地區有做一點新規劃等等,雖然有些改變,但還是自己熟悉的街道,並不會像是到一個陌生的、完全沒來過的地方。
不久前坐公車經過一個捷運站,因為過去上班都搭公車轉捷運,或捷運轉公車,對那個捷運和附近的街道都還蠻熟悉的。
那天經過時,看著窗外熟悉的街道,忽然有個想法跑出來:「過了好幾年,這街道...好像沒什麼改變?是有看到一些新店家,但整個街道還是和以前一樣。」
「我們人類害怕改變(或是說我害怕改變),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環境改變的速度太慢了呢?」
「如果我們身處的環境,或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經常性的在變動,那〝改變〞對我們來說會不會比較簡單一點呢?」
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害怕改變,覺得自己有些習慣或生活方式,明明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卻往反方向前進,好像害怕改變,害怕自己變成不熟悉的自己,害怕踏出那一步。
雖然說改變這件事並不是馬上就會發生,馬上就能完成的事,但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因為我們整個大環境就是如此,所有變化都需要時間的累積,不存在一瞬間就完成的變化(應該吧),或從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在提倡「耕耘」的重要性。
或許這跟我講的「改變」不太一樣?
上面提到的改變,是已經做出實際行動,正在改變的路上。而我說的改變,是還沒踏出那一步,站在門口猶豫不覺到底要不要跨出那一步的,還沒做出改變的改變。
但是呢,當你已經有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在這個時候,是不是也算已經在改變的路上了呢?因為「沒有改變」,是連「需要做點改變」這個想法都還沒出現,完全的空白,或是說,就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所以當意識到需要做點改變,好像也算是改變?
我想我可能是覺得「改變」這件事,實在是太慢了!你可能需要一年、兩年或以上的時間,才能真的看到當初做的改變,當初做的選擇,到了今天,到底對自己是好還是不好,或到了今天,自己真的「改變」許多。而當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不管是什麼樣的改變,比如看到一個很久沒看到的人,變的跟記憶中的那個人完全不一樣,某方面來說這是「瞬間的改變」,但對他來說是長時間的累積,而我只是看到這一時刻。
忽然想到命運好好玩這部電影,裡面那個上帝遙控器的快轉功能,就算是看到電影中的各種忠告,說每個階段都很重要,每段時間都是重要的回憶之類的。就算那部電影演的如此感人,如果我拿到那個遙控器,可能還是會快轉某些時刻吧。

avatar-img
11會員
190內容數
日常 / 心得 / 設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nyi 的其他內容
寫到後面變得有點嚴肅的日常。
在網路上和人吵架了。
廢話很多的自我審視。
日常就是日常,廢話有點多的日常。
寫到後面變得有點嚴肅的日常。
在網路上和人吵架了。
廢話很多的自我審視。
日常就是日常,廢話有點多的日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要開始發佈第一篇文章了!從很多年前,大約是2017年左右就一直有著當個作者的夢想,也是在當年發表了第一次篇的文章,後面又刪除了;第二次發表文章是在2023年的時候,發佈了大概3篇左右,最後也刪除了;沒有在網路上留下任何的足跡,而這次,我將會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讓每個腳印都看的到。 今天和男友
Thumbnail
習慣改變的第一步,訓練專注力是首要之務。透過專注力,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執行目標,並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幹擾。本文將探討專注力與習慣之間的關聯,介紹深度工作法、克服幹擾的技巧,並提供實踐方法,讓你在生活中輕鬆養成好習慣。記住,專注力是成長的推動力,每天一小步,讓夢想變得可能。
Thumbnail
大腦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現代生活中的壓力、飲食習慣與缺乏運動,往往讓我們忽視了它的健康。我們能透過簡單的日常改變,如適度運動、均衡飲食、良好睡眠和壓力管理,有效延緩大腦的老化,甚至預防退化性疾病。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生活習慣與理財之間的關聯性,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揭示如何影響財務狀況與理財成效。從小的開支模式到習慣的反思,提示讀者注意生活細節,以改善未來的理財計劃,並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開支決策。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解這些習慣是提升財務健康的第一步。
Thumbnail
前言 在月初,我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切始於改變》的文章,裡面提到了一些我基於「做過的事造就了今天的自己,而做那些尚未做過的事才有可能造就和現在不一樣的、未來的自己」這樣的想法所做出的一些改變。 只是後來我回憶起自己在開始做出改變之前的狀態,才後知後覺意識到:其實做出這些改變並沒有像看上去那樣水到渠
Thumbnail
當鬧鐘響起,我像往常一樣準備出發上班。穿過熟悉的街道,然而,我逐漸發現周圍的景象開始變得詭異起來。 原本熟悉的建築物扭曲變形,路上行人的臉孔竟然慢慢變成了鳥喙或者無臉人形, 他們的動作不自然,彷彿是機械生物。 心中不安的情緒漸漸升高,但我堅持讓自己繼續向前走。 抵達公司時,我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要開始發佈第一篇文章了!從很多年前,大約是2017年左右就一直有著當個作者的夢想,也是在當年發表了第一次篇的文章,後面又刪除了;第二次發表文章是在2023年的時候,發佈了大概3篇左右,最後也刪除了;沒有在網路上留下任何的足跡,而這次,我將會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讓每個腳印都看的到。 今天和男友
Thumbnail
習慣改變的第一步,訓練專注力是首要之務。透過專注力,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執行目標,並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幹擾。本文將探討專注力與習慣之間的關聯,介紹深度工作法、克服幹擾的技巧,並提供實踐方法,讓你在生活中輕鬆養成好習慣。記住,專注力是成長的推動力,每天一小步,讓夢想變得可能。
Thumbnail
大腦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現代生活中的壓力、飲食習慣與缺乏運動,往往讓我們忽視了它的健康。我們能透過簡單的日常改變,如適度運動、均衡飲食、良好睡眠和壓力管理,有效延緩大腦的老化,甚至預防退化性疾病。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生活習慣與理財之間的關聯性,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揭示如何影響財務狀況與理財成效。從小的開支模式到習慣的反思,提示讀者注意生活細節,以改善未來的理財計劃,並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開支決策。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解這些習慣是提升財務健康的第一步。
Thumbnail
前言 在月初,我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切始於改變》的文章,裡面提到了一些我基於「做過的事造就了今天的自己,而做那些尚未做過的事才有可能造就和現在不一樣的、未來的自己」這樣的想法所做出的一些改變。 只是後來我回憶起自己在開始做出改變之前的狀態,才後知後覺意識到:其實做出這些改變並沒有像看上去那樣水到渠
Thumbnail
當鬧鐘響起,我像往常一樣準備出發上班。穿過熟悉的街道,然而,我逐漸發現周圍的景象開始變得詭異起來。 原本熟悉的建築物扭曲變形,路上行人的臉孔竟然慢慢變成了鳥喙或者無臉人形, 他們的動作不自然,彷彿是機械生物。 心中不安的情緒漸漸升高,但我堅持讓自己繼續向前走。 抵達公司時,我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