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2章】欲之本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帛書(校):

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仿,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

楚簡:

raw-image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盲、聾、爽,都有敗壞的意思,王弼注:爽,差失也;河上公注:爽,亡也。

五色、五音、五味皆屬外在刺激,使人產生快感,但快感停留時間短,沒多久就會消散,而人會記住這種短暫的愉悅,然後不斷地尋求刺激,產生慾望,因而進入刺激、歡愉、消解的迴圈之中。

久而久之,感官便失去原性,失去敏銳,無法順其性而感知,僅能受外物牽引。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畋,音田,畋獵:狩獵。行:操行或行為,妨:損害。

放縱奔放的狩獵,會使人心發狂,猶如沉浸在攻擊、擊毀的興奮狀態,人心進入狂亂,沒有理智,沒有情感,身體與意志不知被何物驅使。

難得之貨之所以難得,在於看了就想佔為己有,無論如何都想得到,強烈的慾望已經佔據本心,使人失去心智,心亂則使操行與行為都有所損害。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腹與目,都是指人透過「六識」與外物連結之後的感受、感覺。

腹,指身,自身純然、實質的感受,就像身體主動告知訊息一樣,它覺得受損,就會讓你感覺你需要休息,它覺得舒適,你便覺得清新喜悅;目,屬於泛稱,泛指外界給予的刺激,所產生的短暫感受,像是看到海市蜃樓一般,覺得美好,但感覺一過,又覺得空虛,空虛又想填補,不斷循環,往往這種循環來自於無意識,想改也不容易,因此,王弼注: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物本身是中性,個人接觸後,各有不一樣的影響,為腹者能轉化,為目者反受控制,所以要去「為目」取「為腹」。


raw-image


欲之本性

為腹,是出於自身真實、實在的感受,譬如身體缺乏能量便需進食補充所需,缺乏、補充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也實在地獲得並轉換;為目,則屬虛幻,看起來好像是自己的需求,其實,在意識,甚至在無意識之中早已被設定。你會因為得償而歡愉,歡愉的感覺像似真的,因為當下確實感到開心,所以不疑有他,但這有可能是被設定的,為何別人得到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感覺,唯獨自己感到開心?為何你會有這樣的需求,別人卻沒有?

所謂「被設定」,可能從未出生就開始被影響著,有自己的累世、週遭人事物的磁場、集體意識、大環境磁場等,不限時間與空間,我們都身在其中,我們的意識不斷地被影響,導致需求顯現於「目」,顯現於表面,而非實質的身體所需。

產生欲望的本性,實際上可能已受到許多牽絆,所以難以分辨「欲」是從「腹」還是從「目」,僅能透過淨化,慢慢地找回身體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ace的沙龍
78會員
47內容數
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要被欲望牽著走 五色令人目盲:看太多五顏六色的東西,會使眼睛失去功能。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色彩太繽紛美麗,會讓你迷失其中,慢慢地你連最基本的黑白都分不清楚了,忘記最重要的東西。 眼睛是我們所有欲望的窗口,眼睛看到別人有名牌包包、開名車、住豪宅,欲望就長出來了,老子用五色來比喻欲
Thumbnail
不要被欲望牽著走 五色令人目盲:看太多五顏六色的東西,會使眼睛失去功能。 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色彩太繽紛美麗,會讓你迷失其中,慢慢地你連最基本的黑白都分不清楚了,忘記最重要的東西。 眼睛是我們所有欲望的窗口,眼睛看到別人有名牌包包、開名車、住豪宅,欲望就長出來了,老子用五色來比喻欲
Thumbnail
智慧能夠去除無明的黑暗。這種黑暗朦蔽了身心現象中無常、苦和無我三共相。 在觀禪中,五取蘊是正念觀察和擇法的目標,五取蘊是色蘊(身)、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心),由於身見和渴愛而有執取。 我們為什麼會執取五取蘊呢?因為我們還沒看到其背後隱藏的過患和危險。一個稚子因迷戀燦爛美麗的焰火,發展出強烈的渴愛
Thumbnail
智慧能夠去除無明的黑暗。這種黑暗朦蔽了身心現象中無常、苦和無我三共相。 在觀禪中,五取蘊是正念觀察和擇法的目標,五取蘊是色蘊(身)、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心),由於身見和渴愛而有執取。 我們為什麼會執取五取蘊呢?因為我們還沒看到其背後隱藏的過患和危險。一個稚子因迷戀燦爛美麗的焰火,發展出強烈的渴愛
Thumbnail
佛之明法,與俗相背(象山慶/原創2022.12.4) 現代社會,人與人相聯絡,最常聽到的答覆是 :「我很忙 !」這句話讓別人很尷尬,很罪惡,似乎是打擾了對方;因此,只能抱歉的收回個人興致,打退堂鼓。不論對方是不是很忙,當他這樣說了,或許是藉口,不耐煩,總之就是推辭。你若追問: 「忙些什麼 !」就可能
Thumbnail
佛之明法,與俗相背(象山慶/原創2022.12.4) 現代社會,人與人相聯絡,最常聽到的答覆是 :「我很忙 !」這句話讓別人很尷尬,很罪惡,似乎是打擾了對方;因此,只能抱歉的收回個人興致,打退堂鼓。不論對方是不是很忙,當他這樣說了,或許是藉口,不耐煩,總之就是推辭。你若追問: 「忙些什麼 !」就可能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你是身體嗎?如果是,為何連呼吸都不能由「你」自由控制? 你在身體外面嗎?如果是,為何可以感覺到肚子餓? 你是記憶嗎?如果是,為何記憶有時會變來變去,有時還自己造假? 你是情緒嗎?如果是,為何來去無蹤,莫名其妙? 你是感受嗎?如果是,為何不能持續存在? 你在哪裡? 你在嗎?
Thumbnail
你是身體嗎?如果是,為何連呼吸都不能由「你」自由控制? 你在身體外面嗎?如果是,為何可以感覺到肚子餓? 你是記憶嗎?如果是,為何記憶有時會變來變去,有時還自己造假? 你是情緒嗎?如果是,為何來去無蹤,莫名其妙? 你是感受嗎?如果是,為何不能持續存在? 你在哪裡? 你在嗎?
Thumbnail
當我們的靈識經過「隔陰之迷」,六識七識的記憶被完全清空後,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是低階肉身的「奴隸」了。 因為,人類童年期的「五蘊」,都是以「生物層次」本能架構起來的「意識作業平台」,等到了青少年和成年,大部分凡夫就會因此產生「身見我執」...
Thumbnail
當我們的靈識經過「隔陰之迷」,六識七識的記憶被完全清空後,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是低階肉身的「奴隸」了。 因為,人類童年期的「五蘊」,都是以「生物層次」本能架構起來的「意識作業平台」,等到了青少年和成年,大部分凡夫就會因此產生「身見我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