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小孩迎合大人的期待而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還給小孩探索的自由,和他們一起經歷那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驚喜。

還給小孩探索的自由,和他們一起經歷那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驚喜。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因為爸爸有「女孩子就是要學鋼琴培養氣質」的觀念,所以我小時候他送我去私人家教班學鋼琴,就這樣學了七年,每次上課我壓力都很大,因為只要琴譜沒有練好就會在彈的過程中被老師打手背,我總是不知道老師的手什麼時候會伸過來,更無法體會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的練琴,只知道這是大人的期待,我只要彈得好,他們就會很高興,等我再長大一點,家裡還會每月舉辦一場演奏會,我必須把學習成果表演出來給大家聽。


現在想想,其實很感謝家人的用心良苦,彈琴也的確變成我的一項技能,但是我卻是長到很大之後才逐漸能感受到彈琴的樂趣。在這之前,我一直是被彈得好不好這個標準去評價的,父母看到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孩子的功能價值,孩子是為了父母的期待而學,在無形當中,學習的慾望和自我探索的過程都被省略掉了!


我這種想法最近遇到知音了。在藍劍虹老師的著作《許多孩子,許多月亮》裡提到:現今的孩子活在一系列的衡量「品管」指標下,市面上充斥從零歲到幾歲的各種行為指標的書刊,我們是否太急於用一套標準去評量孩子的表現與好壞?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去看孩子寫的一篇作文,所畫的一張畫?我們是否忘記了「單純觀看」的樂趣?


其實,仔細地看孩子的畫3分鐘,告訴他我們對他的畫的感受,勝過給他100分也勝過鼓勵。藍劍虹是一位美術老師,他曾在課堂上遇過一位學生,很會畫長頸鹿,色彩鮮豔又富有斑紋型態,但是要她畫別的動物,她卻怎麼樣都畫不出來!後來發現,這個孩子就是很典型的被大人教導不能畫錯畫的孩子,所以她一再重複那張背好的稿子。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前陣子,我聽播客節目「越育」專訪一位推廣親子共讀繪本的教育工作者—陳東玉,她分享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的經驗談:為孩子讀繪本時,別講大道理,不需想著一定要傳遞某種教育意義,也不用特別教孩子認字,你只要單純和孩子一起享受聽故事的樂趣就好!當孩子和書建立良好關係,他自然喜歡碰書,並慢慢養成閱讀習慣。


如果生活中每件事都要跟孩子講究「大人心目中的意義」,就忽略了單純的快樂,我們何不試著放下大人的期待,摒棄大人心中的量尺,還給小孩探索的自由,和他們一起經歷那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驚喜。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 Lai的沙龍
7會員
33內容數
Han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7
每週,我和我的健身小夥伴-旬旬,會找一天相約去社區的健身房跑步! 旬旬跑步的動力就是螢幕上顯示的數字越大,他就越興奮,跑得越賣力!他小小的身軀會邊跑邊不時地伸長脖子探頭看看前方的螢幕。 旬:「麻麻,我跑10分鐘了!你呢?」 我:「我跑6分鐘了!」 過了一會兒⋯。 旬:「麻麻,我跑15分鐘了!你呢?」
Thumbnail
2023/04/17
每週,我和我的健身小夥伴-旬旬,會找一天相約去社區的健身房跑步! 旬旬跑步的動力就是螢幕上顯示的數字越大,他就越興奮,跑得越賣力!他小小的身軀會邊跑邊不時地伸長脖子探頭看看前方的螢幕。 旬:「麻麻,我跑10分鐘了!你呢?」 我:「我跑6分鐘了!」 過了一會兒⋯。 旬:「麻麻,我跑15分鐘了!你呢?」
Thumbnail
2023/04/10
傍晚,我們玩得有點累了,我突然興起問旬旬:「欸!我們來找這個公園裡的三角形吧!看看能找到幾個?」 遊戲馬上開始! 我指著遠方說:「你看!那邊地上的水溝蓋是三角形的!」 旬:「旁邊的三角錐是三角形的!」 我:「嗯!從這邊看的確是!」 「那邊停車場的告示牌!」 「這個支撐樹的三枝竹竿也是!」 「路燈底部
Thumbnail
2023/04/10
傍晚,我們玩得有點累了,我突然興起問旬旬:「欸!我們來找這個公園裡的三角形吧!看看能找到幾個?」 遊戲馬上開始! 我指著遠方說:「你看!那邊地上的水溝蓋是三角形的!」 旬:「旁邊的三角錐是三角形的!」 我:「嗯!從這邊看的確是!」 「那邊停車場的告示牌!」 「這個支撐樹的三枝竹竿也是!」 「路燈底部
Thumbnail
2023/04/10
今天從公園回家的時候,旬旬有點惋惜得跟我說:「我又沒有看到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那時候我正忙著玩!」 事實上,他已經跟我講過很多次,想要好好仔細得看一次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每次他都不小心錯過,猛一回頭,天就已經黑了,可是明明剛來公園的時候還是白天阿🤷‍♂️ 我說:那就代表你每次在外面都很
Thumbnail
2023/04/10
今天從公園回家的時候,旬旬有點惋惜得跟我說:「我又沒有看到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那時候我正忙著玩!」 事實上,他已經跟我講過很多次,想要好好仔細得看一次白天是怎麼變成晚上的,因為每次他都不小心錯過,猛一回頭,天就已經黑了,可是明明剛來公園的時候還是白天阿🤷‍♂️ 我說:那就代表你每次在外面都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在IG上貼了這張照片後,一位陌生網友留言給我:「孩子還那麼小,學琴太早了吧!?」我第一反應是:「這關你什麼事?」 因為是「陌生網友」,我沒有加以回應。不過,這件事倒是啟發了我 ......
Thumbnail
我在IG上貼了這張照片後,一位陌生網友留言給我:「孩子還那麼小,學琴太早了吧!?」我第一反應是:「這關你什麼事?」 因為是「陌生網友」,我沒有加以回應。不過,這件事倒是啟發了我 ......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痴心父母古來多,在天篷人的世界觀中,所謂的興趣是必須鑽研到頂尖、成為才藝方能受到承認的,而才藝值得花一生窮究,不然起碼為大學申請書加分增色。
Thumbnail
痴心父母古來多,在天篷人的世界觀中,所謂的興趣是必須鑽研到頂尖、成為才藝方能受到承認的,而才藝值得花一生窮究,不然起碼為大學申請書加分增色。
Thumbnail
表裡不一,什麼時候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敢爭取, 什麼時候拋棄自己喜歡的聲音, 明明喜歡搖滾樂卻要順從父母學古典鋼琴, 只因為他們是古典樂的音律。
Thumbnail
表裡不一,什麼時候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敢爭取, 什麼時候拋棄自己喜歡的聲音, 明明喜歡搖滾樂卻要順從父母學古典鋼琴, 只因為他們是古典樂的音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