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讓音樂只是成為陪伴?後來,讓他們自己說了算】《畢業演奏彩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學習是一段長時間的旅程,更是履承。

走段一段旅程,並履行一種承諾。

一種當我有了一個開始,不管是學習,或演奏樂器,或是面對自己的各種能力的養成,

我會知道,我在學習中,所以我願意努力與為自己負責的一種承諾。

 

但,學習這些需要技巧、屬於結構式、與需要練習的項目,有時就得反映出另一種事實,

就是「學習不見得都是快樂的」、或者「有趣的」,或是「我真正喜歡的」,

而這些產物,都是旅程中極能會發生的,也必須去承認它的發生,並接納這些事實。

也因此,我們所規劃的學習藍圖,是在一開始的「教養三部曲」中

所提到的第一部曲「要快樂學習,教育必須被嚴肅的對待」。

當家長急著看見成果,壓抑不住自己的期待,(而不是孩子的期待)時,

那麼這成果很可能胎死腹中,甚至學習旅程很快就中途下車了」。

因此,家長也必須嚴謹的面對自己所謂的期待與渴望是放在哪個點,一打壞胃口,吃了就想吐了。

在選修弦樂的這兩年,別急著買琴,

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孩子學會拉琴,

沒有一定要學會,但一定要去體驗與懂得享受其中,不要變成一是件苦差事。

 

當你買了琴,開始試圖說服與囉嗦中,或許嘴臉就不那麼好看了,

買了一把琴掛在牆壁一輩子是一種極可能的風險。

 

玩樂器,可以有更多面向,多聽音樂,參與演奏會...或者有更多可能性。

當孩子真正有興趣,引發了學習動機,有了學習飢餓感,似乎未來的可能性要延展出去「什麼」或「狀態」?

就真的可以像是那麼一回事,親子間為了學習可以更好的應對就出得來。

 

但是以上,當然不是絕對。

 

因為,有的孩子擁有天賦,天賦不能拒絕,更可以開展;

因為,有的父母了解孩子,並很嚴謹的面對自己的期待與渴望,

所以他們很小心,不去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

更能小心的挑選時機,給予孩子擁有一把樂器的機會,

讓孩子擁有一段長時間學習樂器的旅程,並在之中履承一場對的意願。

 

未來要走多久?當把焦點放在音樂的國度裡?沒人能說得準?

其實,連父母都無法行使他們身為父母的權利來決定,孩子要不要,肯不肯,願不願意繼續下去。

有一天,會中斷,是因為什麼?

有一天,孩子會繼續,會是因為什麼?

要記得,身為父母的你,可以給予支持,可以給予協助,但你永遠無法操弄,屬於你以為的「那是你的孩子」。

當孩子是他自己時,

有一天他可能會告訴你,「媽媽,我不要學了,可以嗎?」這時你怎麼看?你怎麼做?

有一天他可能會告訴你,「媽媽,我好想再繼續學習,可以給我一個機會繼續嗎?」

其實,真的不能怎麼辦。身為父母要學習的是「支持」與「接納」。

蒲公英家的每一道藝術與人文的料理,都在一種支持他的想要,與接納他的不要中,持續不斷的開展,

與要求家長去做到嚴謹的看見自己。

 

這一場畢業盛會,是一個奇異恩典,兩年的學習,並不以它為核心,

所以他們的演奏並不像專業好手,或花時間不斷練習的那種成效。

或許現場看他們,會覺得怎麼這個上下弓不對,這個姿勢不漂亮,那個音色沒要求。

而蒲公英家仍以他們為榮,為他們驕傲,

因為,蒲公英家要埋下的是在他們心中音樂的小種子 。

 

我們的小種子在長大以後也絲毫不遜色。

每一個在小時候拉大堤或小提的,長大之後,也能識別自己真正的想要,並持續下去。

不見得是音樂班,但興趣的維持很可能是一輩子,甚至連家人都一起進來了。

畢業校友李政澤就是一個例子,在慢慢長大之後,繼續學習,連他的爸爸也一起學起大提琴,

我們將在畢業典禮這一天也看見爸爸一起擔任大提琴手,一起為畢業生演奏畢業歌。

 

這一次李政澤,張呈亦,潘奕廷,都獲得了音樂比賽的大獎。

而這三個男孩和第四屆已經大四的許筱妮也在畢業典禮回來一起演奏

劉佳惀、陳建霖、李沂倫擔任小提琴手;

劉佳忻、陳冠宇擔任鐵琴手,與演奏口風琴,

第五屆的賴學承擔任吉他手。

有時候我們發現,所謂的展現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當有需要,我願意上場,

是在一種有期待,有意願,也有承擔的責任與期待下,那麼音樂成為一輩子 的陪伴,就更是確定的一條路了。

 

未來呢?

說不準的未來,各自發展,但各有機會。

期待這一首好棒好有感的奇異恩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Au5q82kvc 巫婆蓁蓁的好朋友--巫婆阿妮,喜歡參與健身活動。 而阿妮的健身班裡會做很多有趣的運動, 來聽故事的孩子們也一起做起暖身,體驗巫婆阿妮的健身課活動。 而巫婆阿妮的健身班和隔壁村的健身班,
Thumbnail
2025/04/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Au5q82kvc 巫婆蓁蓁的好朋友--巫婆阿妮,喜歡參與健身活動。 而阿妮的健身班裡會做很多有趣的運動, 來聽故事的孩子們也一起做起暖身,體驗巫婆阿妮的健身課活動。 而巫婆阿妮的健身班和隔壁村的健身班,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當父母決定要讓孩子學音樂之後,應該常常會聽到無數的聲音,一路上很順遂的人可能沒什麼好分享的,但我是個學音樂的落跑員,剛好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
Thumbnail
當父母決定要讓孩子學音樂之後,應該常常會聽到無數的聲音,一路上很順遂的人可能沒什麼好分享的,但我是個學音樂的落跑員,剛好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會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許多媽媽朋友們時常問我這個問題,大多是媽媽本身小時候沒有學過樂器,於是懷抱著讓孩子從小受音樂薰陶的夢想而來詢問,而我也從對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媽媽們的想法及試圖讓媽媽們了解學習樂器的過程,這篇是對談的簡單概要。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