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琦君《母親的金手錶》:母親、童年與異鄉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不知閱讀本篇文章的人是否和我一樣,對琦君作品的印象都來自教科書和考卷呢?

  除了課本裡完整收錄的作品以外,最常看到琦君作品的地方就是考卷上一段段標明出處的考題。

  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琦君作品幾乎與考試畫上等號。

  平時愛看的是從歐美和日本的翻譯小說,至於華文散文?

  除了應付考試不得不看之外,平日誰也別想叫我看。

  但隨著年歲漸長,我也漸漸讀懂藏於散文之下的情思。

  這次在圖書館內徘徊遊蕩,偶然蹲下身,在書架的最底層發現這位作家的作品。

  琦君?好眼熟。

  於是我取下這本《母親的金手錶》借回家中閱讀。

  《母親的金手錶》一書由三輯組成,共收錄54篇散文。

  輯一「水是故鄉甜」、輯二「母親的手藝」寫的是童年在潘家老宅的生活以及對母親的懷念;輯三「異國的仙桃」講述客居美國的生活日常。

  琦君寫在潘家老宅的點滴趣事,如〈下雨天,真不好〉裡母親為糧食愁雨、父親為書愁雨,而她只為自己生日愁雨,平時倒是不愁,還帶著點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對忙進忙出的大人們唸叨下雨下雨。

  這讓我會心一笑,聯想到小時候我也曾有這種心態。

  看見氣象預報報導颱風生成,總恨不得它直直朝台灣撞上來,讓我能夠放個一天兩天的颱風假,卻忽視了家中大人看新聞時緊鎖的眉頭。那是對家中農田作物的擔憂。

  看來無論哪個年代的小孩,都有「無知童稚」的時刻,並不是說上個世紀的孩子就比較早慧懂事。

  而等到小孩懂得愁風愁雨時,小孩也不再是小孩了。

  琦君提到她母親的篇幅非常多,我非常喜歡提到她母親的文章。

  〈菜乾〉一文中寫到外公曾說過:「娘邊的女兒,肉邊的菜,肉邊菜最好吃,娘邊的女兒最享福。」

  是啊,琦君多少次寫她懊悔小時候過於懶散,淨纏著母親卻沒學會多少手藝。

  最近讀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也有類似的感慨。

  待到母親生病或亡故,往日不常做、不想做的事情,竟也想一件件撿起來做了。

  我國中時母親發生嚴重車禍,她養傷期間最懊悔沒教會我們幾個姊妹做菜。但我們八年級生,才十三、四歲的學生,不會做菜才是多數,平日上課不說,就連週末也得到學校上課,哪有空閒時間學做菜呢?

  天天吃自助餐雖然有點膩,但也不是不行啊。

  但母親覺得不行。她傷好之後,我們幾個姊妹只要在家,就被她一個個叫進廚房裡,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分給所有人做,小小的廚房擠了四、五個人。而如今在母親忙碌之時,我們姊妹皆可做一桌菜等待父母歸家享用。

  「娘邊的女兒最享福。」

  而如今我也希望「兒邊的父母最享福。」。

  琦君的散文可說是她個人的回憶錄,文字溫暖樸實,順暢讀完一遍後,不禁感慨又感謝。

  感慨於她顛沛流離的前半輩子,雖然沒有用太多篇幅提及,但偶爾出現的「逃難」、「抗戰」、「復員」,都能讓我感受到那個年代的身不由己。

  感謝如今和平的年代,也珍惜此時此刻的日常、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

  別嫌生活過於平淡,或許這些都是日後時時回味的寶物。


  書名:《母親的金手錶》

  作者:琦君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濃的沙龍
4會員
4內容數
收錄群衣所寫的短篇故事。 內容包括奇幻、言情、耽美、兒童文學。 不定時更新。
青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9
  此書由一篇谷川俊太郎所作的短文、佐野洋子與谷川合作的三篇短篇小說以及佐野寫給古川的一封信所組成。   短文〈夏天來了〉有一段文字:   「說不定其實一輩子只有一次夏天   每次夏天來時都夢想這次就是了   每次結束之後卻都不覺得那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夏天」   我對這段話琢磨許久。
Thumbnail
2022/01/09
  此書由一篇谷川俊太郎所作的短文、佐野洋子與谷川合作的三篇短篇小說以及佐野寫給古川的一封信所組成。   短文〈夏天來了〉有一段文字:   「說不定其實一輩子只有一次夏天   每次夏天來時都夢想這次就是了   每次結束之後卻都不覺得那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夏天」   我對這段話琢磨許久。
Thumbnail
2022/01/02
  這是一本純情到極致的愛情小說。   光看書名大概就能知道劇情大概和時間有關,我原本猜測有類似穿越之類的劇情,但我錯了。   故事開頭是美大學生南山高壽對公車上的福壽愛美一見鍾情,男主角鼓起勇氣搭訕女主角,女主角也給他正面的回應,雖然她的某些反應有些奇怪。   例如沒有手機、例如淚腺發達。   
Thumbnail
2022/01/02
  這是一本純情到極致的愛情小說。   光看書名大概就能知道劇情大概和時間有關,我原本猜測有類似穿越之類的劇情,但我錯了。   故事開頭是美大學生南山高壽對公車上的福壽愛美一見鍾情,男主角鼓起勇氣搭訕女主角,女主角也給他正面的回應,雖然她的某些反應有些奇怪。   例如沒有手機、例如淚腺發達。   
Thumbnail
2021/04/16
  與宮澤賢治相遇是在數年前的購書網站上,當時隨意瀏覽網頁,看到《銀河鐵道之夜》,當下便覺得這書名很美麗,便買下此書。而對於作者宮澤賢治的名字也只是聽過,只記得是日本三一一時,有位演員朗誦了這位作者的詩作,僅此而已。   《銀河鐵道之夜》一書由十三個短篇故事組成,書末留了個位置給名篇詩作〈不畏風雨
Thumbnail
2021/04/16
  與宮澤賢治相遇是在數年前的購書網站上,當時隨意瀏覽網頁,看到《銀河鐵道之夜》,當下便覺得這書名很美麗,便買下此書。而對於作者宮澤賢治的名字也只是聽過,只記得是日本三一一時,有位演員朗誦了這位作者的詩作,僅此而已。   《銀河鐵道之夜》一書由十三個短篇故事組成,書末留了個位置給名篇詩作〈不畏風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的鳳梨酥,有土鳳梨和金鑽鳳梨,純鳳梨餡的有,不同比例加入冬瓜餡的也有。人們吃自己舒服的鳳梨酥,理直氣壯地拿它贈禮,在鳳梨酥的經驗上,台灣人更老練而多元,但願社會亦如是。」 老派少女將成長上遇見的所有美好淬鍊成永恆。這份美好,簡單卻真摯,並沒有分支多元的龐大支線,富含的僅是思索過後的點滴哲理
Thumbnail
「今天的鳳梨酥,有土鳳梨和金鑽鳳梨,純鳳梨餡的有,不同比例加入冬瓜餡的也有。人們吃自己舒服的鳳梨酥,理直氣壯地拿它贈禮,在鳳梨酥的經驗上,台灣人更老練而多元,但願社會亦如是。」 老派少女將成長上遇見的所有美好淬鍊成永恆。這份美好,簡單卻真摯,並沒有分支多元的龐大支線,富含的僅是思索過後的點滴哲理
Thumbnail
本文獻給帶給我生命及奉獻自己的美麗曾小姐、還有在滾滾塵世活得更像自己的我:生日快樂🎂
Thumbnail
本文獻給帶給我生命及奉獻自己的美麗曾小姐、還有在滾滾塵世活得更像自己的我:生日快樂🎂
Thumbnail
家人看我從小那麼喜歡課本,因為拿到書會去聞書的味道,那麼喜歡看書,加上頭又那麼大顆,說不定很聰明,就開始幻想將來我的學業成績會很好,考上雄女、好大學、進大公司工作、賺很多錢……。 那真是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因為有這些幻想,所以有一陣子我媽突然會在清晨5點叫我們三姐弟起床,帶著課本跟著她到壽山山腰某個
Thumbnail
家人看我從小那麼喜歡課本,因為拿到書會去聞書的味道,那麼喜歡看書,加上頭又那麼大顆,說不定很聰明,就開始幻想將來我的學業成績會很好,考上雄女、好大學、進大公司工作、賺很多錢……。 那真是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因為有這些幻想,所以有一陣子我媽突然會在清晨5點叫我們三姐弟起床,帶著課本跟著她到壽山山腰某個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有一種溫柔的靈魂叫「琦君」。閱讀琦君的作品,學習重新溫柔地看待世界。
Thumbnail
有一種溫柔的靈魂叫「琦君」。閱讀琦君的作品,學習重新溫柔地看待世界。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不知閱讀本篇文章的人是否和我一樣,對琦君作品的印象都來自教科書和考卷呢?   除了課本裡完整收錄的作品以外,最常看到琦君作品的地方就是考卷上一段段標明出處的考題。   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琦君作品幾乎與考試畫上等號。   平時愛看的是從歐美和日本的翻譯小說,至於華文散文?   
Thumbnail
  不知閱讀本篇文章的人是否和我一樣,對琦君作品的印象都來自教科書和考卷呢?   除了課本裡完整收錄的作品以外,最常看到琦君作品的地方就是考卷上一段段標明出處的考題。   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琦君作品幾乎與考試畫上等號。   平時愛看的是從歐美和日本的翻譯小說,至於華文散文?   
Thumbnail
與我的年代不同,升高中的女孩是有暑假作業的,晴的學校派佈的功課很全面很紮實,國英數都有書單與閱讀心得,以及各式線上銜接課程要觀看,雖然防疫在家,學習還是不打折,我看過之後暗暗心驚,這年代的孩子壓力真的不小呀,比我們當年辛苦多了。
Thumbnail
與我的年代不同,升高中的女孩是有暑假作業的,晴的學校派佈的功課很全面很紮實,國英數都有書單與閱讀心得,以及各式線上銜接課程要觀看,雖然防疫在家,學習還是不打折,我看過之後暗暗心驚,這年代的孩子壓力真的不小呀,比我們當年辛苦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