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讀後感
淺入淺出,書中絕大部分都在描寫藝大生在學校課業的活動。
至於學生在就學階段對藝術創作的心理狀態、藝術作品的看法,
相對地著墨極少,這是可惜之處。
但是對於想了解藝術大學就學的實際活動,
這本書提供了不錯的敲門磚。
1.「藝大生的話,特別允許進入一般人禁止的寺廟結界,還可以看到平常不對外公開的佛像。」
2.「我呀,從來沒洗過衣服。對鋼琴家而言,手指就是生財工具。受傷而無法登台演奏就慘了,光是不能練習都很傷腦筋,甚至有『一天不練習,就會退步三天』的說法呢。我不拿重物,也不做運動,專業人士更應該要有這種意識。我念高中時,都是在旁邊看著而已。』
3.而藝大最難考的科系為繪畫系,同年度的入試倍率竟然高達十七.九倍。也就是說,約有一千五百人,要爭奪八十個名額。藝大整體的入試倍率約為七.五倍。
4.「是呀,如果家長不認真看待應該沒辦法。不過,大部分的家長都很拼命喔。特別是主修鋼琴和主修小提琴的人,基本上都是從二、三歲就開始接觸音樂了。如果小學才開始,可能還會被人家說起步太晚,會很不利。從小就在這樣的菁英教育下成長,再接下去念藝大。」
5.「演奏家就是以體力決勝負,很辛苦的喔。還有比賽前一定要吃一巴掌砂糖的鋼琴家呢。因為體力會日漸衰弱,如果要花好幾年考試的話,實在太浪費時間了。倒不如選擇其他大學,早早成為專業人士,進入業界還比較好。」
6.音校的學生,並非每天都只需要練習和上課。有些人從學生時期開始,就以專業人士的身分出席演奏會,有時也會參加比賽。透過這些「正式演出」,可以打響名號,提高技術水準。
7.「進入建築系的第一項作業,是做椅子。」
「因為建築的最小單位,就是椅子。思考該如何連結人體和作品,就是建築的工作……所以首先從椅子開始。先向工藝系的教授學習木工技法,一步一步來。」
「會,我那時候以『次文化』為主題做了椅子。椅子是什麼、該怎麼去思考椅子、如何捉住椅子的精髓等……用自己的方式挖掘這些問題,邊想邊做。」
「這樣的作業從椅子開始,二年級是住宅、集合住宅、小學;三年級會變成像地區設計、都市計畫之類的;四年級則是自行決定主題,製作規模為城鎮大小的畢業作品。」
8.「指揮通常給人很耀眼的感覺,但其實超多時間都在做一些不起眼的事。」
「例如,整天都在讀譜……。演奏樂器的人只要知道自己的部分就可以了,但是我必須記得所有人的部分,所以樂譜是一定要背的。」
「我們要先背樂譜,然後再實際將各個部分哼唱或用鋼琴彈出來,讓耳朵記出聲音。像這樣準備好之後,接著就要放大自己的想像,決定怎麼實際演奏這首曲子。」
「總之,就是一直唸書,我們不能不了解曲子的背景。作曲家是什麼樣的人、當時的社會現況、曲子是在他生涯的什麼時期寫的、當時他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必須讀非常多這樣的論文。這位作曲家其他的樂譜也必須詳讀。作曲家也是人,寫曲的時候一定會有些癖好習慣,這些習慣特別會顯露在作曲家想帶入感情的部分。明白了以後,我們才能放大想像,決定這首曲子在哪個部分必須完美配合。要以哪種步調來演奏之類的,要不斷不斷地在頭腦中反覆演練。」
9.「是的。受邀去交響樂團演奏時,大約會花十萬圓左右……但是如果不露臉打響名聲的話,以後可能會接不到工作。所以就算要花錢,也是要參加。」
「不過,參加演奏會還要負擔禮服的花費吧?」
「對啊。雖然每件價格不同,買的話一件大概要十五萬圓。我總共有十五件喔,有搭配灰暗曲調的禮服,也有搭配輕快曲調的禮服。禮服一定要準備很多件。」
10.「小提琴的樂手,骨骼都是歪的。因為拉小提琴時,會用下巴抵著琴,久了以後,左右兩邊的臉會變得不對稱,下排牙齒的排列會變亂,腰和腿也會左右不平衡。這樣一來,小提琴也就變成身體的一部分。」
「融為一體後,才終於能隨心所欲地演奏。」
「趁還在成長的時候學,才能發育出適合樂器的身體。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才學,可能就因此有差。」
11.「雕金的材料啊,通常會使用金或銀,有時候還會用白金。這些貴金屬很花錢的!所以學生們每天都要確認貴金屬的市價,趁便宜的時候買進囤貨。」
「最後用銼刀打磨銀的時候,不是會掉很多銀粉嗎?我們會用小盤子把那些銀粉收集起來,讓金屬業者收購。一開始我都會丟掉,結果學長姊很緊張地說:『不要把錢丟掉啊』,我才恍然大悟。」
12.「油畫組特別自由喔,大家都說是藝大最自由的。」
繪畫系油畫組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畫油畫也無所謂。
「基本上,是放任主義。當然我們也會畫油畫,不過,你要雕刻也可以,拍影片也沒問題……總之,做什麼都OK。」
課堂上不只能學到油畫的技法,連壁畫、版畫,甚至現代藝術、攝影、雕刻都會接觸到。
一、二年級時先接觸各式各樣的表現方法,三年級開始專攻主修課程,自由地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雖說自由,但大家都會深刻鑽研,徹底地探索自己的主題。比方說,有人特別講究青金石顏料,他會自己削切、研磨青金石,從零開始做顏料。」
13.「話說回來,你們製作完成的作品,展覽完後該怎麼辦?」
「大型垃圾回收。」
「如果做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就背離了藝術。創造這世上還不存在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廢物,不過,把它們創造出來,才算是藝術。」
14.「畢業後成為專職藝術家的,真的只有少數,不,只有一滴滴吧。」
「其他人在畢業後,都做些什麼?」
「一半左右都下落不明喔。」
二零一五年度的畢業就業調查,四百八十六名的畢業生中,有兩百二十五名「就業未定、其他」。
「只要每幾年出一位天才就行了,其他人都是那位天才的踏板。藝大就是這種學校。」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一種看法是認為找工作等於失敗者。會有閒言閒語說:『那傢伙放棄藝術了』……」
15.「開學時,教授第一句話就說『藝術是教不來的』。技術可以學,但要用學掉的技術做什麼,只能自己心領神會。如果沒有想做的事就完蛋了……,想紅的方法也只能自己找。坦白說,能紅的方法教授根本也不知道。因為也有在藝大默默無名的人,畢業後卻一舉成名的。」
16.「我完全沒有思考未來的事,船到橋頭自然直,做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就好了。什麼循規蹈矩地工作就能得到成功之類的,我覺得我不適合那樣的世界。我認為做想做的事比較重要。」
「一開始是抱著必須要對社會有貢獻的想法。但是東大建築系的老師告訴我們:『所有的建築都是出自個人的慾望』,不是為了案主,也不是為了社會,而是自己想做才做。別人的需求,之後再磨好就好。我心想,原來如此。做想做的事,周圍的人也會感染到愉快的心情,這才是真正地對社會有所貢獻。」
結言
可以跟"塗鴉日記"以及"藍色時期"這兩部漫畫一起合用,效果更佳。尤其是塗鴉日記,可以補足很多藝校生對於創作掙扎、逃避時的心理狀態。
老實說,此書給我的印象挺淺薄的,很多章節看完,就只是"欸~~~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應該是採訪訪問分散在太多學生上,導致不夠深入挖掘。優點則是誰來看,應該都看得懂;不會有藝術專門論點的出現,令人難以下嚥。
值得入手嗎?我覺得普普。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試讀心得這是一本難讀的書,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難以快速閱讀、需要細細咀嚼品味的書。
Thumbnail
avatar
Azrael Cheng
2024-05-16
少數民族小說《最後的獵人》《黑駿馬》《繫在皮繩扣上的魂》心得與比較一、作品文本 「一陣陣尖叫,高呼、卡車喇叭聲似的嘶吼,唱撒布爾伊斯昂的鳥也不停地叫著,他們開始由樹頂往這山谷活動,在月光不再照明山谷之前,他們陸陸續續鑽入樹幹裡的洞穴及山洞。」《最後的獵人》 「一天,我們正在逗黑馬駒玩呢,蹲在乳牛腳旁的奶奶突然來了興致。她一面擠著奶,一面哼起一之歌子,那就是<鋼
Thumbnail
avatar
Elena 王羿崴
2023-12-04
《持續買進》讀後心得:最適合懶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如果說有個最簡單的投資方法,只要存錢進去到指數型ETF, 你只要負責專心工作就好,這樣簡單有效的策略叫做DCA, 不過你可能沒聽過DCA,但你一定聽過定期定額,今天就讓資料科學家, 用數據告訴你五項有效的投資策略,而且是最適合懶人的財富自由之道。
Thumbnail
avatar
鼠叔|倉鼠人生實驗室
2023-11-08
《汗水的奧秘》讀後心得: 人為什麼要流汗? 你最應該知道的流汗冷知識!人會流汗好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運動或是夏天流汗不僅那種黏膩感很討厭, 甚至發出臭味影響其他人就尷尬了, 可是你知道嗎? 會流汗可是人類演化中生存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而且多多流汗有益健康,可以降低失智、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 所以不要太污名化流汗了。
Thumbnail
avatar
鼠叔|倉鼠人生實驗室
2023-11-01
【影劇心得】Netflix《最後通牒:酷兒的愛The Ultimatum: Queer Love》 《酷兒的愛》隸屬於《最後通牒》系列,五對女女或非二元性別情侶都進入穩定交往關係一陣子。 但談及婚姻,一方準備好踏入婚姻,一方卻還心存猶疑,於於是他們將在實驗期間,與原伴侶分手、接觸其他朋友、交換伴侶,確認自己是否願意跟原伴侶踏入婚姻,當然也有可能選擇單身,或者和新伴侶在一起。
Thumbnail
avatar
哈斯的採購人生
2023-07-01
觀影筆記1:《致命點擊》 「劣化版的《東城奇案》直到最後一刻,才能真相大白。」《#致命點擊》:「劣化版的《東城奇案》直到最後一刻,才能真相大白。」   《致命點擊》是前陣子Netflix上映的影集,內容講述女主角的哥哥突然失蹤,再次出現時,已經登上了影音平台的直播錄影,並且被人禁錮著,手拿著字牌,寫著:「我虐待了女孩」,我是有罪的,等字眼。
Thumbnail
avatar
BR浪逃殺-
2021-10-24
《「沒有東西」送給你》月讀心得|有時候不一定是真的想得到,而是看不見自己擁有的平凡有什麼好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avatar
二月 IMMA
2021-09-29
釀影評|《太陽出來之後》:在東京的穹蒼下,難以翻身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avatar
CharMing
2021-08-23
【閱讀心得】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 非常有趣又極推薦的一本書,不僅可以一窺日本最高藝術學府的面貌,也可以稍微認識道這些一般人眼中的天才到底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錄取率比東京大學還低的東京藝術大學,裡面有各式跟藝術相關的科系;音樂,繪畫,建築,雕刻,工藝,設計,攝影,分下去大概有二三十個科系,有的科系學生還只有個位數而已,裡頭大都是對
Thumbnail
avatar
王麒 Erika
2021-05-28
心得・日文小說推薦N2|東野圭吾推理解謎系列《夢幻花》——要留下什麼給後代?負面遺產的傳承第四本東野圭吾原文小說達成!好新鮮的題材!結合植物基改栽培知識,以不存在的變異「黃色牽牛花」為主線,燒腦的解謎劇情,出乎意料的真相,越看越欲罷不能!書中也結合了時事,反映時代,帶入當年日本311的核災與後續善後的問題。雖然結尾有我覺得稍嫌可惜不足的地方,但對於我這推理辦案小說新手來說依然看得很過癮!
Thumbnail
avatar
莉子.語言學習奮鬥記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