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童年的小寶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每個人的時空背景不同,無從判斷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而且每個人對於最好的定義也不一樣;但是,如果能夠相信父母其實已經傾盡所有、努力做到最好,接下來輪到自己為自己負起責任,往後的日子其實會比較容易開心。

raw-image


家人朋友陸續都有了小寶寶,育兒的路上,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

有人說:「因為沒有從原生家庭得到足夠的關懷,所以當自己有了小孩,就決定為孩子付出所有。」

我問:「那你覺得,父母是不是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

有人回道:「不,我不覺得他們有盡力了,他們給的並不夠。」

每個人的時空背景不同,無從判斷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而且每個人對於最好的定義也不一樣;但是,如果能夠相信父母其實已經傾盡所有、努力做到最好,接下來輪到自己為自己負起責任,往後的日子其實會比較容易開心。

然而,我們這一代要成為父母,除了經濟方面,在教養上其實承擔了和上一代不太一樣的壓力。坊間書籍眾多、親子講座和專家意見各有論述,老一輩也會提供她們的親身經驗,「怎樣處罰會有心理創傷、手足之間不要比較、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很重要等等⋯⋯」,這些建議都很理想,但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家長看起來壓力都好大;尤其是看著身為全職媽媽的朋友,心中充滿了對於自己成為完美媽媽的期待,但回過頭來,又忍不住噼哩啪啦發了一頓脾氣。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

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

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喜歡按個like✿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森林聊遇
#morihuahua
#日常學習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ri.huahua的沙龍
14會員
147內容數
蔬食行旅,可以是「蔬」同時也是「書」,記錄圖書館&附近蔬食選擇,親友聚餐多是葷食,自己一人出門在外的時候會吃方便素,簡單執行為主,大原則是沒有肉。不定期更新資訊。
mori.huahu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4/07/18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10/02
當能者多勞成為了能者過勞,當年紀輕、動作快、仔細謹慎的特質不能加分 反而成為了包袱,答應了沒完沒了、拒絕了不歡而散, 相信其中也有大家的共同經驗。
Thumbnail
2022/08/17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2022/08/17
在專業技能之外,禮貌的態度和誠實的回應也很重要, 「多聽多看少說」是安全牌,「誠實」和「禮貌」則是做人的基本。 有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應該都有聽過一種說法「讀空氣」(空気を読む):就是理解當下的氛圍,並且做出適當回應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也許是東方文化一貫以來的作風,在我身邊看到了好多把所有育兒壓力往自己身上揹的偉大媽媽們。 我們承載著文化的印記,長輩們的關切,師長們的問候,鄰居們的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是公園裡陌生人的注目禮。 從升格為媽咪之後,天性讓我們突然間擁有了三頭六臂,讓我們瞬間多出了一堆保護孩子的原則及禁令。
Thumbnail
也許是東方文化一貫以來的作風,在我身邊看到了好多把所有育兒壓力往自己身上揹的偉大媽媽們。 我們承載著文化的印記,長輩們的關切,師長們的問候,鄰居們的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是公園裡陌生人的注目禮。 從升格為媽咪之後,天性讓我們突然間擁有了三頭六臂,讓我們瞬間多出了一堆保護孩子的原則及禁令。
Thumbnail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有一個基本的責任,就是把自己活好。唯有把自己活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影響別人。 教養小孩是現在夫妻非常看重的議題,隨著時代的進步,教養小孩的思維也有所不同。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並不是非要給孩子優渥的環境,反而是要先求自己足夠正向成熟。
Thumbnail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有一個基本的責任,就是把自己活好。唯有把自己活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影響別人。 教養小孩是現在夫妻非常看重的議題,隨著時代的進步,教養小孩的思維也有所不同。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並不是非要給孩子優渥的環境,反而是要先求自己足夠正向成熟。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之前在專題介紹中有提到每個月都會更新1、2篇【誠實媽媽經】,但2月對這個分類特別沒有靈感,很多篇都寫了一半就停下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居然沒有更新,讓我覺得自己母湯,決定來整理一下當了將近四年媽媽的心得。
Thumbnail
之前在專題介紹中有提到每個月都會更新1、2篇【誠實媽媽經】,但2月對這個分類特別沒有靈感,很多篇都寫了一半就停下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居然沒有更新,讓我覺得自己母湯,決定來整理一下當了將近四年媽媽的心得。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又或許,其實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走著這些獨一無二的過程。 畢竟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相遇的緣分都是盡心盡力,然後就放下。
Thumbnail
到底是對過渡期的痛苦多一點,還是對孩子的同理心多一點,我想問題從來都不會因為做出一個選擇之後便海闊天空。困難和猶豫的當下總是充滿利弊得失的權衡,也許是說成害怕孩子哭泣的軟弱也好,但跨過軟弱之後會不會留下對自己的殘忍記憶?會不會軟弱只是對當下的煎熬所掩上的逃避?
Thumbnail
到底是對過渡期的痛苦多一點,還是對孩子的同理心多一點,我想問題從來都不會因為做出一個選擇之後便海闊天空。困難和猶豫的當下總是充滿利弊得失的權衡,也許是說成害怕孩子哭泣的軟弱也好,但跨過軟弱之後會不會留下對自己的殘忍記憶?會不會軟弱只是對當下的煎熬所掩上的逃避?
Thumbnail
兒子前幾天剛滿一歲。 生日當天,發了一整天的高燒,我沒有掉淚,只是心疼。 也想起了小學三年級背過的一段詩句:「孩兒作熱與顛寒,恨不摳心揠肺肝。」 望著逐漸長大的小身軀,回想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Thumbnail
兒子前幾天剛滿一歲。 生日當天,發了一整天的高燒,我沒有掉淚,只是心疼。 也想起了小學三年級背過的一段詩句:「孩兒作熱與顛寒,恨不摳心揠肺肝。」 望著逐漸長大的小身軀,回想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