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黃應貴《時間、歷史與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摘要

本書收錄十一篇論文,探討在不同文化之下,時間如何被社會文化建構
資料來源:筆者彙整
包括 《三字經》裡的歷史時間、進香過程中劃分出不同於世俗時間的神聖時間、少數民族景頗、戴瓦如何透過故事描述人如何突破「必有一死」的事實,以及達悟人、布農人對活動本身對於社會記憶的機制,突破了Gell過去對時間的二分法,並經由實踐而達到立體的肯定,甚而至永恆不滅的境界等。
在導論的部分,主編黃應貴先從涂爾幹、Greetz、Leach等對時間的定義和本書收錄的論文做討論,並提到時間有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去傾向,強調越是長遠的過去越有價值;一種是現代乃至於未來的傾向,過去並不重要,注重的是追求現在乃至於未來的發展,最後於結論提及「肯定時間的基本性,但懷疑其全面性的普遍性」。
不同於現代社會的秩序因著鐘錶時間的走動而有所因應,譬如我們會在七點起 床、八點前進入學校,傳統農業社會將自然時序的變化作為時間轉變的安排,遵循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書名:《時間、歷史與記憶》

圖片來源: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07782408974
主編: 黃映貴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出版日期:1994/04

心得

我們所習慣的時間是為了方便高度分工化後的社會運作,但是在許多文化裡頭, 時間觀念是由該文化中更具支配性的基本文化概念所界定。
透過本文所收錄的論文,我了解到更多鐘錶時間、自然時序時間之外的時間,如 香客在進香過程中忘了世俗的鐘錶時間,來再現「靜止時間」、媽祖神像或廟宇乃至社區間的權威則再現了「系譜時間」、參與進香的信徒則以默默無語而神情凝聚來再現「無分別時間」,並且為了順應媽祖的心意,遶境行程幾乎都只有大約的日期,全程均已活動本身的進度為主,然而在這樣的神聖時間被劃分出來時,卻又會恪守起駕、朝天宮刈火、最後一天全程結束進入大甲鎮瀾宮等三個活動的時辰。
兩種時間觀在同一事件裡頭的混用,也讓我學習到時間依然深受社會文化所影 響。因為文化像是一種「氛圍」,是集體的社會認知,時間也像是另一種維度的空間,它會區隔從事不同活動的人們。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
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avatar-img
216會員
21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本書是一本描述與詮釋「華夏邊緣」的歷史民族誌,以漢、藏之間的古今羌人與羌族為例,說明一個華夏西方族群邊緣的形成與變遷,「羌人」與「羌族」是一個不斷變遷的「邊緣」,在章節安排上,前四章分類為〔社會篇〕,中四章分類為〔歷史篇〕,後兩章分類為〔文化篇〕。 綱要 前言 一、誰是「羌族」?「羌
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倡導循環經濟、實踐循環經濟的目的就在於「不把永續化約在道德的範疇」,而是設計一套「可行」的回收機制,增加消費者與生產者互相配合的誘因,讓普羅大眾覺得環保是一件沒有「負擔」的事情,甚至還能得到經濟上的實質回饋。
有沒有可能,把工作的時間縮短,然後把多的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而收入反而倍增的方法呢?倘若一週只工作四小時是可行的嗎?(Ferriss,2014) 上篇文章講述「倫理行動」如何可能,本篇則提供四種不同於主流金錢制度的「理想烏托邦」:被動收入、合作社、時光幣、無條件基本收入,讓大家一起反思「自己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摘要 涂爾幹認為,我們可以去區分、排序不同宗教間的嚴謹性、複雜性,來判定哪一個宗教更有價值和地位,但若要了解「宗教」是什麼,就必須研究最原始的宗教,選擇研究最原始的宗教並非貶低其他宗教,相反的,原始宗教和一般宗教都展示著一樣的需求、扮演著同樣的角色,每一個宗教在它的形式上都饒富意義,選擇研究最原始的
前言 本書是一本描述與詮釋「華夏邊緣」的歷史民族誌,以漢、藏之間的古今羌人與羌族為例,說明一個華夏西方族群邊緣的形成與變遷,「羌人」與「羌族」是一個不斷變遷的「邊緣」,在章節安排上,前四章分類為〔社會篇〕,中四章分類為〔歷史篇〕,後兩章分類為〔文化篇〕。 綱要 前言 一、誰是「羌族」?「羌
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倡導循環經濟、實踐循環經濟的目的就在於「不把永續化約在道德的範疇」,而是設計一套「可行」的回收機制,增加消費者與生產者互相配合的誘因,讓普羅大眾覺得環保是一件沒有「負擔」的事情,甚至還能得到經濟上的實質回饋。
有沒有可能,把工作的時間縮短,然後把多的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而收入反而倍增的方法呢?倘若一週只工作四小時是可行的嗎?(Ferriss,2014) 上篇文章講述「倫理行動」如何可能,本篇則提供四種不同於主流金錢制度的「理想烏托邦」:被動收入、合作社、時光幣、無條件基本收入,讓大家一起反思「自己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摘要 涂爾幹認為,我們可以去區分、排序不同宗教間的嚴謹性、複雜性,來判定哪一個宗教更有價值和地位,但若要了解「宗教」是什麼,就必須研究最原始的宗教,選擇研究最原始的宗教並非貶低其他宗教,相反的,原始宗教和一般宗教都展示著一樣的需求、扮演著同樣的角色,每一個宗教在它的形式上都饒富意義,選擇研究最原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作者是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譯者葉祉君,衛城出版。
Thumbnail
由克勞德和湯森德合力撰寫而成,兩位作者均是心理學博士、企業顧問及領導力教練,且有多年臨床心理諮商經驗,本書內容針對不同的關係:父母與子女、權威與下屬、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等,詳細敘述當中可能的界線問題,且舉了很多實例方便讀者理解。
Thumbnail
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The Frailty of Life and the Burden of Love(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七章“倚賴”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
Thumbnail
繼上一篇讀書筆記之後,又隔了好幾個月,才讓我再度提起興趣撰寫這篇心得。中間也不是沒有閱讀其他小說,而是看完了心中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品,像是小川糸的《獅子的點心》以及前陣子很紅,首刷在誠品賣到缺貨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等等。才好像有漸漸抓到自己對於小說類型喜好的方向,就是..
時間有兩種,一種為自然時間,另一種是人為時間。 古代社會,人類靠自然時間工作與生活;例如,出海捕魚看潮汐,農村生活看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現代社會,人類依人為時間工作、生活。而所謂「朝九晚五」、「7-11」,是根據鐘錶上的時間上下班;此外,一整年的行事曆則以每365天為一年,每7天定為一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投資理財與環遊世界的心得,作者的正向心態激勵讀者勇敢追夢。文章提出了賺錢、儲蓄、投資理財、環遊世界前的準備等實用建議,同時分享了股市投資的祕訣以及環遊世界的準備方法。透過改變心態及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等方式實現財富自由和環遊世界的夢想。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時間的概念在占卜中至關重要,占卜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時間觀點來解讀未來,對占卜師來說,時間的理解至關重要。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許多東西,我習慣性的要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說?除了玄學跟科學以外。因為我自知悟性跟智商不到那裡!而我在追尋的為什麼,是很多人覺得很無聊的,因為沒有用!而我就是想知道! 比如說,一個小時,為什麼是小時而不是大時?後來才理解,中國原本的計時是一天十二個時辰,而西方是廿四小時,所以我們用西方的計時方式,稱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作者是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譯者葉祉君,衛城出版。
Thumbnail
由克勞德和湯森德合力撰寫而成,兩位作者均是心理學博士、企業顧問及領導力教練,且有多年臨床心理諮商經驗,本書內容針對不同的關係:父母與子女、權威與下屬、朋友之間、夫妻之間等,詳細敘述當中可能的界線問題,且舉了很多實例方便讀者理解。
Thumbnail
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The Frailty of Life and the Burden of Love(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七章“倚賴”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
Thumbnail
繼上一篇讀書筆記之後,又隔了好幾個月,才讓我再度提起興趣撰寫這篇心得。中間也不是沒有閱讀其他小說,而是看完了心中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品,像是小川糸的《獅子的點心》以及前陣子很紅,首刷在誠品賣到缺貨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等等。才好像有漸漸抓到自己對於小說類型喜好的方向,就是..
時間有兩種,一種為自然時間,另一種是人為時間。 古代社會,人類靠自然時間工作與生活;例如,出海捕魚看潮汐,農村生活看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現代社會,人類依人為時間工作、生活。而所謂「朝九晚五」、「7-11」,是根據鐘錶上的時間上下班;此外,一整年的行事曆則以每365天為一年,每7天定為一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投資理財與環遊世界的心得,作者的正向心態激勵讀者勇敢追夢。文章提出了賺錢、儲蓄、投資理財、環遊世界前的準備等實用建議,同時分享了股市投資的祕訣以及環遊世界的準備方法。透過改變心態及增加收入、減少支出等方式實現財富自由和環遊世界的夢想。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Thumbnail
時間的概念在占卜中至關重要,占卜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時間觀點來解讀未來,對占卜師來說,時間的理解至關重要。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許多東西,我習慣性的要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說?除了玄學跟科學以外。因為我自知悟性跟智商不到那裡!而我在追尋的為什麼,是很多人覺得很無聊的,因為沒有用!而我就是想知道! 比如說,一個小時,為什麼是小時而不是大時?後來才理解,中國原本的計時是一天十二個時辰,而西方是廿四小時,所以我們用西方的計時方式,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