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巫》|邊界上的童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張吉安導演的記憶裡,1987年的夏末,位在馬泰邊界的吉打老家遁入詭譎的迷霧裡。自開場的酬神戲,《南巫》便奠定了宗教展演的基調,此中的「宗教」並不單純指涉大馬華人、巫來由人或暹羅裔的宗教差異,更是關乎這三方共處的邊界地帶,族群政治是如何被體現在這片競逐場。導演明說此即他的童年往事,那年,父親與鄰人起了衝突,而後中了降頭;母親為此奔走,從無信仰的現實跨入傳說和迷信交融的村落一隅。自此,導演的童年便覆上一層雜揉了暹羅、華人和巫人信仰的宗教異色,同時也在八、九零年代族群政治暗潮下,默默地被來自各個外群體的力量牽動身為華人的身份。

raw-image

《南巫》在固定機位的長鏡頭攝影風格下,畫內看似靜止的人物狀態與畫外音所帶出的事件交錯,為全片強調環境與人的關係奠定寫實場景裡的魔幻氛圍。自開場字卡便說,吉打此地,關乎人與邊界,由此,我們可以看見《南巫》裡多的是不同於常見的鏡位角度,像是選擇從桌底照見母親的彎身、貼近臥房地面地遠觀母親無助地照料失神的父親;或是醫院長廊上焦急等待時,走走停停的橫移(pan);又或是當母親前往象嶼山內尋找珂娘時,位在巨石前的仰角,此時嵌合著魅影般的回聲,觀者也許可以相信這些視線都來自非人的眼睛,也誠如導演所言 — — 那都是萬物有靈的視角,只因為人必然是依附於環境而生存的。

而「邊界」在《南巫》的構圖裡亦反覆出現,猶如開場後,父親祭拜拿督公時,畫面便清楚呈現家屋由深景的屋內、門前,到拿督公神像之間的距離。透過該鏡頭便能感受華人的存在即便落了地也無處不感到隔閡:屋內的土地公漂流異地,僅剩家屋能予以庇佑,而屋外的,同時也是已在地化信仰的拿督公則望向屋內。顯示了家屋的門檻無形中也是一條原鄉與他方之間的界線。此外,尚有暹羅裔鄰人夜晚前來下降頭時的窺視鏡頭。在薄紗簾間的隙縫,藉著深焦隱約看到喪子的Kaew姨悄然來到家屋邊緣,翌日便是阿昌前往暹羅人稻田裡抓蝦米的昏迷意外,方開啟一連串的靈異事件。而這無疑是雙邊之於邊界的試探與冒犯 — 鄰人沒有親踏家園,卻引來無形詛咒;而阿昌許是闖入田伯爺的地盤而遭受超自然的報復,在這些無人敢斷言,但稍有敏感地聯想便可牽連起此地族群以及陰陽之間的禁忌之說。

raw-image

在《南巫》少有的動態推軌,出現在父親吐出鐵釘的場景。當鏡頭向前推進,繞過屋內的走道,最終卻只留步在臥房的門框前 — 又是一界線的展示,僅透由梳妝鏡的反射見證超自然的現象發生。人鬼虛實之所在,往往在觀者一念之間,常人多如母親阿燕一般,持著實證常理而活,但隨著常規內的世界不斷被顛覆,我們也隨著阿燕踩進虛幻化的景框裡,諸如臥房裡的鏡像、旁有蛇盤繞卻不見拿督公乩童全貌的一次求神,或是前述所言的非人視角云云。因為在這些常規外的場景裡,人必得放下原有的眼光,方能見得交界裡的曖昧。


在馬來半島中,邊界華人面對的不只是以巫人為多數的國家機器壓迫,更有來自泰國更具資本的勢力介入。

當父親阿昌在市場販賣本地蝦米,卻三番兩次遇上更具市場價值的泰國蝦米而滯銷;或是阿安與阿標兩兄弟放學回家收看的電視頻道,因受到來自泰國訊號干擾的關係,經常跳台至煽色節目 — — 也許比起馬來境內的政宣節目,泰國相對自由開放的媒體內容似乎更吸引人一些。《南巫》以家屋作為馬華一家於此地謹守的故鄉投射,在屋外的總是無形卻龐然的外勢力傾軋。猶如固定的景框裡,觀者總能感受到屋外的詭疑正在逼脅,像是鄰人的儀式,即在阿昌倒臥床上時,源源不絕地從窗外傳入暹羅經文的唸誦聲;鄰人前來討債時,阿昌夫婦只敢於門上孔洞對望,體現了面對外群體的華人總得戰戰兢兢。可抵擋了有形的近逼,卻難以阻止無形事物的介入,如降頭的詛咒和來自電視節目的魅音(而不見電視畫面),觀者總是不見發聲源,但家屋卻已然被籠罩。而這多少也復現了馬華群體流離異鄉,身處不斷同化個體的大環境時,所可能面臨原鄉文化的流失與被介入的那份潛移默化。

然除了大篇幅的宗教展演,《南巫》中的族群政治更是如同魅影般的存在。半世紀以來,馬來境內的族群衝突不減,導演選擇將電影敘境建構於1987年,該年10月恰好是「茅草行動」事發的時間點,此事件起因於馬來西亞政府教育部門派遣不諳華文的教師擔任華教小學行政高職,而遭致華人罷課抗議,不料此舉亦引來馬來人反彈,展開規模性的排華集會。後來,政府以族群關係緊張為由,在大舉逮捕並查封報章之後,更嚴加管制新聞出版及印刷業,此為「茅草行動」(Operasi Lalang)及其後續發展。

《南巫》裡,兩兄弟就讀的華教小學揚著「說華語」的風氣,任何參雜方言字彙的語句皆被禁止,但與此同時,班上的女同學卻將華文姓名改作暹羅話,據言,被馬來政府歸類為土著的吉打暹羅人也能享有保障和特權;而當孩子返回家裡,家中廣播卻傳來馬來政府的政令宣導,不斷以正向口吻宣傳馬來人將進入華教體系任職的政策變動。在此便帶出馬來華人試圖建構認同主體時的困頓,在吉打福建話和標準華語混成的日常語言裡,華人在教育裡被規範成統一的口徑、嚼同調的舌根,訴諸民族性的一致以保存共有的歷史文化,然在環境裡卻無法抵擋遍佈環境風土裡的他者,而這正好就是幾代流離華人之所困,未能保全原初,卻也融不進異鄉。

raw-image

最後,回到導演選擇以女性為主體的這趟敘事旅程,我認為這樣的安排實然更深刻地描繪南來華人對於歸屬的渴望,從阿燕的勞動與張羅裡,正是關乎一個離散群體的女性如何在異鄉維繫家庭,嘗試給予家中成員,無論老幼的家的歸屬。而在《南巫》的結尾,當阿燕跨遍了生死兩界和族群宗教之後,留下來的是兩位「回不去」的女性在無風的海上,相憐著身世。在船上,珂娘對著阿燕嘆怨著身不由己的宿命,此時,即便海面無法分界,珂娘仍說這裡已是界線所在,回應著華人南來卻無法歸返的海路單向,儘管上岸卻也只是徘蕩邊界,為全片的多重邊緣收束了華人歷史宿命般的窘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承璇的沙龍
27會員
32內容數
謝承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阿燕從稻田邁向大海,中間穿越了華人神壇、拿督公廟、暹羅佛寺至山神娘娘的山腳下,受過高等教育的無神論者終究在乞憐神明的幫助,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最終確實由巫師與神明給出解答,同時也看見了馬來西亞的信仰多元。
Thumbnail
當阿燕從稻田邁向大海,中間穿越了華人神壇、拿督公廟、暹羅佛寺至山神娘娘的山腳下,受過高等教育的無神論者終究在乞憐神明的幫助,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最終確實由巫師與神明給出解答,同時也看見了馬來西亞的信仰多元。
Thumbnail
1987年的夏末,位在馬泰邊界的吉打老家遁入詭譎的迷霧裡。自開場的酬神戲,《南巫》便奠定了宗教展演的基調。
Thumbnail
1987年的夏末,位在馬泰邊界的吉打老家遁入詭譎的迷霧裡。自開場的酬神戲,《南巫》便奠定了宗教展演的基調。
Thumbnail
【南巫】疏離、冷靜的視角,以緩慢的節奏讓觀眾細細地去品味主角的無助與焦慮,並感受整個馬來西亞暗潮洶湧的緊張氛圍。
Thumbnail
【南巫】疏離、冷靜的視角,以緩慢的節奏讓觀眾細細地去品味主角的無助與焦慮,並感受整個馬來西亞暗潮洶湧的緊張氛圍。
Thumbnail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田埂上,看著蜻蜓飛,那樣仰望稻田的方式,我已經漸漸忘了。」他說很多人拍稻田都是鳥瞰的,看它很遼闊,但很少低鏡頭,「我發現要拍這部片,如何放低自己、用『他者』的視角去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形容《南巫》有侯孝賢的影子,而侯導景仰的小津的固定鏡頭、長鏡頭、仰望鏡頭,也影響吉安很多。
Thumbnail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田埂上,看著蜻蜓飛,那樣仰望稻田的方式,我已經漸漸忘了。」他說很多人拍稻田都是鳥瞰的,看它很遼闊,但很少低鏡頭,「我發現要拍這部片,如何放低自己、用『他者』的視角去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形容《南巫》有侯孝賢的影子,而侯導景仰的小津的固定鏡頭、長鏡頭、仰望鏡頭,也影響吉安很多。
Thumbnail
說到底 ,自己其實是用西方「前衛」、「當代」觀點在看待電影敘事的「創新」,相對於《南巫》直接展現地方特色的「質樸」。那種不可侵犯的再現,意味著,無法用某些形式去解構,顛覆,甚至表現出浪漫的時間追悼感。
Thumbnail
說到底 ,自己其實是用西方「前衛」、「當代」觀點在看待電影敘事的「創新」,相對於《南巫》直接展現地方特色的「質樸」。那種不可侵犯的再現,意味著,無法用某些形式去解構,顛覆,甚至表現出浪漫的時間追悼感。
Thumbnail
2019年,我曾在馬來西亞待上四十多天的日子。期間,走訪了吉隆坡、怡保、麻六甲和檳城等多座城市。尤其在吉隆坡停留的時日最長,每天早晨睜開眼,走出住所就能看見雕刻富麗的印度教廟宇;再走幾步路,更能看見巍峨莊嚴的伊斯蘭教堂。至於路上來往行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也呈現了各種族群多元並存的樣態。
Thumbnail
2019年,我曾在馬來西亞待上四十多天的日子。期間,走訪了吉隆坡、怡保、麻六甲和檳城等多座城市。尤其在吉隆坡停留的時日最長,每天早晨睜開眼,走出住所就能看見雕刻富麗的印度教廟宇;再走幾步路,更能看見巍峨莊嚴的伊斯蘭教堂。至於路上來往行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也呈現了各種族群多元並存的樣態。
Thumbnail
當寫實到極限,就是魔幻登場之時。這個魔幻不在於奇觀,而在於終於,與第一次,看到。那些鄉野傳說的起伏,你我和故事主人翁們並不陌生,可唯真正將心靈的眼睛撐開,神秘始流洩、全面蒙上、將一切曳引至另個同模樣卻再也不同的所在。
Thumbnail
當寫實到極限,就是魔幻登場之時。這個魔幻不在於奇觀,而在於終於,與第一次,看到。那些鄉野傳說的起伏,你我和故事主人翁們並不陌生,可唯真正將心靈的眼睛撐開,神秘始流洩、全面蒙上、將一切曳引至另個同模樣卻再也不同的所在。
Thumbnail
邊界可以是地理環境的位置、歸屬感、也可以是一種狀態:生與死、愛與懼、國與國、故鄉與夫家等,都是邊界。《南巫》最觸動我的不是降頭術,亦非令人眼花撩亂的民俗宗教儀式,而是導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南巫》細述了生活在他鄉的女子(可以延伸解讀為所有已婚婦女),她們無時無刻處於「邊界」上,一邊是自己的出身⋯⋯
Thumbnail
邊界可以是地理環境的位置、歸屬感、也可以是一種狀態:生與死、愛與懼、國與國、故鄉與夫家等,都是邊界。《南巫》最觸動我的不是降頭術,亦非令人眼花撩亂的民俗宗教儀式,而是導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南巫》細述了生活在他鄉的女子(可以延伸解讀為所有已婚婦女),她們無時無刻處於「邊界」上,一邊是自己的出身⋯⋯
Thumbnail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Thumbnail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Thumbnail
在本屆的奈派克入選作品中,來自馬來西亞的《南巫》是唯一獲得提名的金馬競賽片,共入圍最佳新導演和原著劇本兩項,彷彿在亞觀團推薦獎已有聽牌的態勢。其成熟的鏡頭語言、豐富的文化背景,加上民間傳說帶出的國族歷史,都將劇情中的怪力亂神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位於馬來半島西北部的吉打在歷史上曾為暹羅屬地,文化多
Thumbnail
在本屆的奈派克入選作品中,來自馬來西亞的《南巫》是唯一獲得提名的金馬競賽片,共入圍最佳新導演和原著劇本兩項,彷彿在亞觀團推薦獎已有聽牌的態勢。其成熟的鏡頭語言、豐富的文化背景,加上民間傳說帶出的國族歷史,都將劇情中的怪力亂神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位於馬來半島西北部的吉打在歷史上曾為暹羅屬地,文化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