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鬼故事(11)電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Nicolas Thomas on Unsplash
「你們兩個,要負責當這學期大學實驗課的助教。去找學姊要去年的教學資料。」學期剛開始,老師丟下了一句話。我和搭檔對看了一眼。
雖然說我的指定搭檔是逕讀博士生,但實驗課的規劃主要還是我負責。原因無他,這實驗課的領域跟我比較相關,想說能者多勞吧。
「學姊,你去年當實驗課助教,有沒有留一些教學資料?」老師離開後,我轉向小菜學姊問道。
「你們兩個今年當助教喔?」學姊看了我和搭檔一眼,似乎對於一生物一理工的搭配感到新奇。我點點頭。
「有留啊,我等下傳給你。你今年就照著上面的教材改就好。」
「對了,這堂實驗課的期末還會有一個專題。到時候老師會出題,跟去年會不太一樣喔。」學姊提醒道。
看來又是一個防學弟妹抄去年學長姐答案的措施。
「學姊,這些實驗課用的電子材料是要我們去買嗎?」
「對,這些材料是由你們發給學生,他們如果搞丟了請他們自己去買。我記得去年的教材放在......。」
只見學姊從實驗室翻箱倒櫃,總算在一個角落裡拿出一盒箱子。只見上面沾滿了灰塵。打開後裡面塞滿電阻、二極體、放大器各式零件等,全都散落在箱子底部。
「這些小東西都沒拿個收納盒整理的嗎?」我問道。
「就交給後面的人處理囉。」學姊輕鬆地說道。
恩,看樣子歷年來的助教都沒花多少心思在這上面。
叮咚一聲,學姊將去年的教學資料傳給我。我看了一眼,這內容看來並不陌生,應該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好。
「還有,你們助教除了實驗課之外還要負責監考喔。外加改學生的作業,到學期末你們就知道這是災難了。」學姊補上一句。
災難?看來我們還是太嫩了。

為了整理散落四處的零件,我還特地從實驗室裡找了個餅乾盒來安放元件。
「學弟,你做助教很認真喔?」學姊看到失散多年的零件終於歸位,調侃了幾句。
「實驗要1kΩ電阻12個、1MΩ電阻12個、1μF電容6個、外加μA741放大器6個。」我和搭檔順便互相確認實驗所需的零件。
「除了盒子裡面既有的之外,我們還有缺少什麼嗎?」搭檔問著。
「放大器好像數量不夠。」我數了數說道。
「那這元件是要去哪裡買?光華有嗎?」我點點頭。
「那太好了,我順便要去買焊接用的材料。」其實實驗室的人三不五時就要去採購一趟,算是對那邊瞭若指掌了。

「不好意思,請問電路學的助教是哪一位?」一個看起來像是大學生敲著實驗室的門問道。
學姊轉過身向我提醒「學弟,找你的。」我連忙放下手邊的工作。
「助教,我們在課堂上問老師說實驗課要裝什麼軟體,老師要我們來問助教。」
「助教,你們的講義怎麼寫的不明不白的,這樣我們下週怎麼跑模擬交預報?」
「助教,你們提供的pspice軟體怎麼裝不進我的電腦?」
學期初,三不五時就會有學生來敲門,手上拿著筆電要我們助教幫忙debug。說真的,現在很多講求省電但性能不太好的筆電,跑模擬跑超久真的會要人命。一到下課時間,時不時就會看到有學生坐在實驗室門口的板凳上,邊跑模擬邊現場向我們發問。
「助教,你們軟體只有提供Windows載點,那我的MacBook怎麼辦?」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相當有學問的女同學發問,手上還抱著一台銀灰色的筆電。
同學通常都是下課後結伴來問問題的,這下大家紛紛圍了過來,挖,是文青專用電腦ㄟ。
「很遺憾,這個廠商只做Windows版本,所以還是請你乖乖裝個Windows虛擬機吧。」女同學露出失望的神情。
別找我們抱怨,去問開發軟體的廠商為啥獨尊Windows。
直到期末,我們都一直維持著這週準備下週的材料、還有實驗課上跟大學生奮鬥的過程。
而為了買期末專題用的特殊感測器,我們還跑了好幾家材料行。
「其實你們比我們去年好多了,去年的專題還要我們買電極貼片,麻煩多了。」學姊看到我們跑了好幾家店才買到,淡淡地說。
說實話,如果是電極貼片這東西還真不知道該去哪裡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今晚,我想來點大薯買一送一。 一個因為吃太多大薯而下定決心脫離麥當勞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大清早,只見學姊專心地坐在自己的電腦前,用滑鼠不知在操作一些什麼。 「學姊早。」我禮貌地出了聲,學姊只是轉過頭來點了點頭,又回去繼續忙了。 「學弟,可以請你到隔壁呼叫一下小菜學妹,請她也過來聽交接的內容好嗎?」
「今天你要完全自己動手做實驗喔,我只會在旁邊看還有給意見。」一大早,當我忙進忙出做準備時,學姊走過來打了聲招呼。 只見學姊拉來一張椅子,坐在一旁看著我操作。而我則是緊張的翻著筆記本開始一個一個的拿器具。
一大早,實驗室就充滿著肅殺的氣氛。 「你說,都已經進實驗室幾個星期了,這個還不會?」大學姊嚴厲的聲音迴響在房間內。沒有人敢出聲。
「我已經安排你們三個下個月要去演講喔。講有關機器學習的主題。」老闆冷不防的拋給我們一句話。 「演講?」我正在跟四處亂竄的大薯奮鬥,慌張的抬起頭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你們這些人,寫一份教材,教一群學生。」老闆簡潔有力的回答道。 果然大學姊學到老闆的精隨,連交代任務的神情都這麼的像。
「你負責去拿校外拿咖啡跟餐點。你負責去系辦借錄影機跟腳架。還有某某口委是吃素的不要給錯餐點了。最後如果有事情麻煩諮詢大學長。」大學姊指揮整個實驗室的人動起來。 星期二,是學姊的碩士班畢業口試。所有研究生為的就是這一天。
「你們新生放下手邊的文獻,過來這邊,今天要做行為實驗。」一大清早,學姊示意我們過來。 「老闆今天會進實驗室嗎?」學姊走到隔壁間詢問大學姊。 「應該不會。老師今天一整天都在出差。小道消息喔。」大學姊答道,一邊悠哉的吃著早餐。
一大清早,只見學姊專心地坐在自己的電腦前,用滑鼠不知在操作一些什麼。 「學姊早。」我禮貌地出了聲,學姊只是轉過頭來點了點頭,又回去繼續忙了。 「學弟,可以請你到隔壁呼叫一下小菜學妹,請她也過來聽交接的內容好嗎?」
「今天你要完全自己動手做實驗喔,我只會在旁邊看還有給意見。」一大早,當我忙進忙出做準備時,學姊走過來打了聲招呼。 只見學姊拉來一張椅子,坐在一旁看著我操作。而我則是緊張的翻著筆記本開始一個一個的拿器具。
一大早,實驗室就充滿著肅殺的氣氛。 「你說,都已經進實驗室幾個星期了,這個還不會?」大學姊嚴厲的聲音迴響在房間內。沒有人敢出聲。
「我已經安排你們三個下個月要去演講喔。講有關機器學習的主題。」老闆冷不防的拋給我們一句話。 「演講?」我正在跟四處亂竄的大薯奮鬥,慌張的抬起頭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你們這些人,寫一份教材,教一群學生。」老闆簡潔有力的回答道。 果然大學姊學到老闆的精隨,連交代任務的神情都這麼的像。
「你負責去拿校外拿咖啡跟餐點。你負責去系辦借錄影機跟腳架。還有某某口委是吃素的不要給錯餐點了。最後如果有事情麻煩諮詢大學長。」大學姊指揮整個實驗室的人動起來。 星期二,是學姊的碩士班畢業口試。所有研究生為的就是這一天。
「你們新生放下手邊的文獻,過來這邊,今天要做行為實驗。」一大清早,學姊示意我們過來。 「老闆今天會進實驗室嗎?」學姊走到隔壁間詢問大學姊。 「應該不會。老師今天一整天都在出差。小道消息喔。」大學姊答道,一邊悠哉的吃著早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攻讀研究所學位,很多人一開始總是希望做到**「完美無瑕」**,不交初稿就覺得自己對不起導師,不交實驗報告就覺得辜負自己。 但其實,研究所的成功並不來自於追求完美,而是來自於每天穩定的行動。 ▋1. 完美無瑕,往往是最大的拖延藉口 • 很多碩博士生因為害怕做不好,甚至不敢開始,總覺得*
Thumbnail
1. 把閱讀當成蒐集書名的碩博士生: - 這些人彷彿書本是戰利品,讀書清單越長越有面子,卻從未停下來問自己:「這些書真的改變了我什麼?」最後腦袋像書架,裝滿書名卻空空如也。 2. 把讀書摘要當產量KPI的碩博士生: - 他們熱衷於製作千篇一律的摘
Thumbnail
研究生的生活充滿了大量的閱讀需求,但在學術壓力下,許多人不知不覺養成了一些影響效率的壞習慣。以下是三個常見的閱讀壞習慣,或許能引發你的共鳴。 ▋追求整本書讀完 許多學生會執著於從頭到尾讀完整本書,彷彿只有「讀完」才算完成學習。但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常常導致巨大的壓力,並無法真
最近我的煩惱是要不要去台南讀研究所。 我好像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對我來說的台南就像嘉義一樣,溫暖和煦,但有點舒適安逸。而畢竟我從來沒「生活」過台南,我不確定這樣的想法有沒有什麼偏見。 對於一個身為嘉義人的我來說,從小我便經常幻想著更大更遠、更冷更神秘的世界。我喜歡姑姑出差香港寄回來的拉拉熊玩
Thumbnail
1. 過度擔心自己在「低谷」 - 事實上,根據最優化理論,你無法真正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低谷」或「高原」。感覺到的「停滯」也許只是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終點。 2. 沒找到新的前進方向 - 停滯不前時,不妨考慮「另一個維度」的提升,比如強化數據分析、說故事的能力、編程或
Thumbnail
夢見我在準備高中聯考。在學校,我看到國中導師謝老師。她說需要人手來幫她整理藏書。 我自告奮勇要幫老師,想說找其他人一起來幫忙。 我在校門口碰到小學同學 Shuqin,手上拿著一束花。我問她沒有沒空,我們一起去幫老師整理藏書,她說好。 我順便問她花從哪兒來,她說這些都是免費的花可以拿。我心想好啊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阮小妹早上傳了一張照片給我,問我看不看得懂。我打開是一張高職的物理考券,查某孫仔要我教他,我一眼晃過去,內容是基本電磁學還有相對論原理,物理離我比較遠,有些我要查維基才能解答,看起來比我那個年代的高一物理難一些。 小妹說查某孫仔考試要考,跟我求救,我仔細看了一下,拒絕了。
Thumbnail
以前,我在念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記得有一天,我照往常慣例會到系辦公室逛,順便找辦公室的助教學姐聊天,或是看報紙。
Thumbnail
2024.04.20,聯電課輔邀請了考上教甄的學長姊回來說說話,讓學弟妹盡情發問,聽完後獲益良多,感恩銘記,也深刻覺得學長姊的刷子超過兩把!!不記錄下來實在可惜!邊聽邊記,拯救金魚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攻讀研究所學位,很多人一開始總是希望做到**「完美無瑕」**,不交初稿就覺得自己對不起導師,不交實驗報告就覺得辜負自己。 但其實,研究所的成功並不來自於追求完美,而是來自於每天穩定的行動。 ▋1. 完美無瑕,往往是最大的拖延藉口 • 很多碩博士生因為害怕做不好,甚至不敢開始,總覺得*
Thumbnail
1. 把閱讀當成蒐集書名的碩博士生: - 這些人彷彿書本是戰利品,讀書清單越長越有面子,卻從未停下來問自己:「這些書真的改變了我什麼?」最後腦袋像書架,裝滿書名卻空空如也。 2. 把讀書摘要當產量KPI的碩博士生: - 他們熱衷於製作千篇一律的摘
Thumbnail
研究生的生活充滿了大量的閱讀需求,但在學術壓力下,許多人不知不覺養成了一些影響效率的壞習慣。以下是三個常見的閱讀壞習慣,或許能引發你的共鳴。 ▋追求整本書讀完 許多學生會執著於從頭到尾讀完整本書,彷彿只有「讀完」才算完成學習。但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常常導致巨大的壓力,並無法真
最近我的煩惱是要不要去台南讀研究所。 我好像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對我來說的台南就像嘉義一樣,溫暖和煦,但有點舒適安逸。而畢竟我從來沒「生活」過台南,我不確定這樣的想法有沒有什麼偏見。 對於一個身為嘉義人的我來說,從小我便經常幻想著更大更遠、更冷更神秘的世界。我喜歡姑姑出差香港寄回來的拉拉熊玩
Thumbnail
1. 過度擔心自己在「低谷」 - 事實上,根據最優化理論,你無法真正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低谷」或「高原」。感覺到的「停滯」也許只是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終點。 2. 沒找到新的前進方向 - 停滯不前時,不妨考慮「另一個維度」的提升,比如強化數據分析、說故事的能力、編程或
Thumbnail
夢見我在準備高中聯考。在學校,我看到國中導師謝老師。她說需要人手來幫她整理藏書。 我自告奮勇要幫老師,想說找其他人一起來幫忙。 我在校門口碰到小學同學 Shuqin,手上拿著一束花。我問她沒有沒空,我們一起去幫老師整理藏書,她說好。 我順便問她花從哪兒來,她說這些都是免費的花可以拿。我心想好啊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阮小妹早上傳了一張照片給我,問我看不看得懂。我打開是一張高職的物理考券,查某孫仔要我教他,我一眼晃過去,內容是基本電磁學還有相對論原理,物理離我比較遠,有些我要查維基才能解答,看起來比我那個年代的高一物理難一些。 小妹說查某孫仔考試要考,跟我求救,我仔細看了一下,拒絕了。
Thumbnail
以前,我在念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記得有一天,我照往常慣例會到系辦公室逛,順便找辦公室的助教學姐聊天,或是看報紙。
Thumbnail
2024.04.20,聯電課輔邀請了考上教甄的學長姊回來說說話,讓學弟妹盡情發問,聽完後獲益良多,感恩銘記,也深刻覺得學長姊的刷子超過兩把!!不記錄下來實在可惜!邊聽邊記,拯救金魚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