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喜歡過年,因為可以比平日吃得飽食得好。長大以後品嚐了生活的艱辛,就不再那麼喜歡了。總覺得中國人的過年,風俗習慣繁文縟節特別的多。崇尚簡樸生活的我,漸漸開始討厭過年,尤其是農曆新年。
過年前夕,平日的生活節奏被迫打亂。除了搞「大掃除」,還要買這個添那個,尤其是食物,不把雪櫃塞得滿滿的誓不罷休。不過不儲備也不行。瘟疫肆虐的日子,屋苑隨時被圍封;就算不封城,新年期間商舖食肆都打烊了,想飽肚還得靠自己。
逢年過節,中國人喜歡互相祝福,本也無可厚非。只是發現,近年的祝福時間突然提前了,由此感到困惑。明明時鐘指針還停留在除夕的,人們卻迫不及待開始「手機拜年」。新年期間怕聯絡不到「拜個早年」的可以理解,但守在家裡時間未到紛紛提前道賀,卻想不出所以然,似乎失去了拜年的意義。不過從破舊立新角度來看倒也值得——提早完成「拜年」任務,年初一早上可睡個懶覺,「拜年」壓力大減。
幾日前香港馬路上,一輛靈車疾馳而過,車門突然自動打開,一副棺木從中滑落,引起途人驚呼。往「正念」想,這叫「升棺發財,平步青雲」;然而腦海揮之不去的,卻是「行將就木」四個字。
政府宣佈要推行「疫苗通行證」了,也就是說不打疫苗的人,將哪兒也去不了。誓和政府「鬥長命」的我即面臨險境,意味著本人不注射,就無法再天天游水,就無法去健身房運動,就無法保持強健的體魄了。而一旦打了疫苗,有可能血栓和心肌炎,好可能加快「行將就木」的步伐。
打還是不打?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臨近新年,突然好想聽到親朋好友的祝福和意見,突然覺得,提前拜年提早道賀還是有意義的,它至少給「行將就木」的香港長者帶來一絲希望和盼望,以及一個美好的夢想。
新年流流提這四字似乎很不吉利,不過於我而言,「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
想到這裏,我心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