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而為人,失敗是我們的日常,當失敗就只是失敗而已

2022/01/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2021年跨到2022年的時候,許多人在社群媒體上回顧了2021年的成就,也許下了2022年的新年新希望,我選擇用了兩本書跨越了年和年的交界,分別是Elizabeth Day所寫的《失敗學》(Failosophy)、《慶祝失敗》(How to Fail)。
在正向心理學和成功學成為顯學的時候,加上社群媒體讓我們得以接觸到素未謀面的一群人,甚至是在社群媒體尚未出現前,我們無法觀察到的名人生活的樣態;個人在社群媒體上展現失敗或是不太光彩的一面,似乎不是太令人舒服,甚至不舒服感會被放大數倍的體驗。
Elizabeth Day細數了自己在考試上的失敗、感情上的失敗、運動上的失敗、婚姻的失敗、求子的失敗、仿效女明星的失敗、工作的失敗之道等(以上的失敗都是世俗上定義沒有「成功」的「失敗」)。
舉例來說,根據Elizabeth Day引述琳達.巴布考克的研究,她針對七十八位碩士畢業生進行調查,發現只有12.5%的女性跟雇主協商過起薪,然而,男性的比例則是52%。根據巴布考克的估計,這種現象導致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損失了高達150萬美元的收入。而巴布考克另一項在2003年研究的結果顯示,男性要求加薪的機率比女性高出四倍,而即便女性主動要求加薪,所提出的加薪幅度仍舊比男性低了三成。
此外,相較於女性被給予的溫順、體貼的刻板印象(或被期待的形象),Elizabeth Day也闡述了為什麼「憤怒」可以是促成「良善」的力量,無論是挑戰不公不義而非忍氣吞聲、認清自己的能耐感覺更像自己。同理心和憤怒可以並存,也因此促成了許多影響種族和性別平權的運動。在美國種族隔離時期,在公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男性的Rosa Parks,引發後續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被美國國會稱之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或是前些日子在全球發起的#MeToo運動(抗議性騷擾和性侵害的運動),憤怒給予了個人面對自己真實想法的空間,也是表達自己看法、促成改變的趨力。
回想在人生或是職場上,數不盡的失敗經驗,無論是考試失利、寫作投稿沒上、找工作面試沒上、沒學會的語言和技能、沒能妥善經營的關係、沒能持續保鮮的友情,在當下都像是對於自我努力甚至是自我的否定。
然而,若拉長時間軸以更廣闊的視野觀看,那些經驗又更像是一塊塊補丁,把自己習得對自我的認識和記憶,無論喜悅或痛苦都貼在人生這塊拼布上;也像是一個個篩子,去篩選掉自己不適合的、不擅長的甚至是不對頻與不合時宜的一段關係。
回顧自己的2021年,像是一個重新學習如何學習的旅程。
在工作上學習著遠距建立關係、維持團隊動能甚至是跨區域與異文化團隊完成專案,在合作夥伴關係的結束和開始裡找到重新導航的路徑;在家庭關係上因著家人的身體狀況,開始了一連串與醫療、社福、照護系統交涉與學習的過程。
人生功課的臨到總是難以預期,更像是隨堂小考的見招拆招,再多的預先揣想都只是模擬考前猜題,而我們拿到人生的試卷通常都不是選擇題,而是需要理清關係和資源配搭組合的申論題,只看自己怎麼解決、闡述與詮釋所經歷過的一切。而每一次在其中的失敗,其實都只是另一條充滿更多可能的道路所給予的訊號。
在另一個新年的開始,或許我們都可以更坦然地面對失敗給予的學習與訊號,移除將自我價值緊黏人生事件結果的執念與自我批判,讓失敗就只是失敗,而成功就只是成功。
購書連結:
Photo by Jizhidexiaohailang on Unsplash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