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學》決策選擇之後,所該學習的重要課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失敗不是別人告訴你說它是什麼,他就是什麼。每一個失敗經驗都是個人的。我們應該盡可能區別失敗的事實與別人對失敗的論斷。他人的感受會因為情感、文化、家庭與專業包袱而有所不同,無法總是能夠作為你衡量自己生活的尺度。
每個人都有過遭遇失敗的狀況,這不特別也不希罕;然而讓人無法輕易釋懷輕易放下的則是,從尚未成功之前的失敗,到下一個或好幾個可能的失敗之間,我們還會經歷無數次失敗,而每一次都會讓我們感到身心俱疲。
與其說大部分的失敗都是預期外的,不如說這些失敗都不被期待,因此一旦發生便難以即時應對,容易產生憤怒、失望與沮喪等情緒,必須花一段時間去吸收消化結果。
從感知失敗到接受消化結果之間,除了情緒外,還有不少需要經歷的心理狀態。由於失敗經驗是個人的,感受也會因情感、文化與自我的包袱而有所不同,無法輕易面對並朝下一步邁進。
《失敗學》的作者Elizabeth Day決定從他個人失敗經驗做為開端,透過詢問其他人失敗經驗,彙整出能夠做為他人參照的法則。
儘管書中引介的人物不是我們身邊的人,至少足以提供慰藉,知道自己所遭遇不是終極失敗,自己也絕不會戴上失敗者皇冠。
法則一:失敗就只是失敗
失敗時,難免會覺得快走不下去,怎麼做怎麼錯的念頭。情緒變得緊繃、變得不快樂。
作者認為,之所以會有這些情緒反應,是因為我們正在對抗事實。問題在於如何調整心態,接受事情本然的樣貌。
失敗所帶來的恐懼、憂慮、悲傷、失望和內心的批判之聲,另外壓力或腎上腺素上升,也會造成大腦高估威脅程度,導致誤判或誤解。這些都會讓我們對當下的認知意識產生扭曲。
因此要嘗試以不帶批評的方式,客觀如實的看待自己。
法則二:「你」不等於「你的想法」
大部分的人不會肯定失敗,也因此對於遭受失敗的人而言,便意味著沒有人可以給予肯定;我們當下也由於負面想法纏繞,沒能夠肯定自己。
負面的想法不會告訴我們事實是什麼。事實可能造成悲傷、恐懼、難過,然而作者認為,這些都已經過時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下產物,「失敗」已經是過去式。
「失敗」不僅是「過去式」,「失敗的行動」或「失敗的想法」也不意味著就是「失敗的你或我們」。這些只是構成了「我們」的一部分。
法則三:越快失敗越好
我們都習於比較,因此看到已經就定位的他人人生,則會放大自己的渾渾噩噩。
我們可能在不同的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迷惘。
失敗的積累隨著年歲增長,會為我們帶來更深的自覺,以及更多可以從中擷取教訓的經驗,幫助我們建立面對種種不確定時所需要的韌性。
法則四:分手不是悲劇也不是世界末日
作者曾經在經歷多次的流產,繼而離婚之後,懷疑自己再也找不到人愛,缺乏自信與自我認同,覺得自己糟透了。
另一位作者艾倫.狄波頓則認為,可以用有意義的方式來看待生命中各種重要的關係;每個人來到我們的生命中都是有原因的。所曾有過的交流互動目的是要教會我們知道的一些事。
兩個複雜的個體在一段時間內交會,各自帶著自己的脆弱與不安,勇敢踏進情感與真實利益的交織關係中,在那段期間我們對彼此具有無可取代的功能。
當這樣的關係結束了也沒有關係,只要我們都能夠從中獲得成長。
法則五:失敗是資料收集的過程
我們依然會對生活充滿擔憂與恐懼,怕讓自己和他人失望。
作者認為,面臨危機時盡可能放下自我,學習如實看待失敗;可以將失敗視為我們缺少的知識地圖,可以讓我們更趨近完整的自己。
法則六:沒有未來的事這回事
在過去,我們可能習慣不斷做著各種計劃,把美好寄託在未來。
做計劃很好,不過也得學習應對預期外的狀況。就算是Plan B以及其他的CDEF計畫都無法應付,也要能夠對各種機會抱持開放的心態並隨時滾動調整。
假如為了一個目前無法達到的目標,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焦慮,反而造成更多無意義的行動。
法則七:接受自己的脆弱
有足夠的勇氣分享自己的創傷是一種慈悲之舉,可以讓別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這麼做等於重新看待失敗,我們將不再因失敗而孤立,而是串起更多連結。
基於這樣的想法才讓作者決定寫下這本書,架設potcast諮詢其他經歷過失敗的人。
他認為假如我們對於事情出了差錯感到羞愧,或因為自己犯下了錯誤而陷入自我否定,真正解決之道就是把它說出來。
儘管失敗是個人的,卻也是普遍性的感受狀態。作者期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揭露,來幫助其他人發現另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感受,繼而接納自己的失敗感受。
假如將所有的失敗都悶在心底,假裝自己很勇敢很成功,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話,不僅無法改善,也讓這些問題在我們心裡持續地製造傷害。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過高度社會洗禮的人,更懂得在職場保護自己,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也因此敏感於當下「氣流」。相反的沒能在當下做出「被滿意」的反應的人、「空氣閱讀不完整」的人,則難免被嫌棄排擠,這樣沒有問題嗎?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有不少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概念認知,加上身邊的人沒有發覺引導,因而在校園與職場上表現便顯得弱勢。
閱讀之所以具備有反脆弱性的功能,是因為閱讀提供我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更加懂得自我反省,對他人有同情同理心。
透過視覺化寫出問題,為自己的大腦下指令,也就等於是強迫在心裏「製造覺察」,幫助我們意識到現階段自己的狀態。
《逆向工程》中作者認為複製他人成功模式,可以協助我們看穿明顯可見的表像,找出隱藏其中的結構。只要能夠揭曉其中的結構,也就等於是揭示成功人士所持有的成功配方。
經過高度社會洗禮的人,更懂得在職場保護自己,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也因此敏感於當下「氣流」。相反的沒能在當下做出「被滿意」的反應的人、「空氣閱讀不完整」的人,則難免被嫌棄排擠,這樣沒有問題嗎?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有不少人由於缺乏相關的概念認知,加上身邊的人沒有發覺引導,因而在校園與職場上表現便顯得弱勢。
閱讀之所以具備有反脆弱性的功能,是因為閱讀提供我們換位思考的能力,更加懂得自我反省,對他人有同情同理心。
透過視覺化寫出問題,為自己的大腦下指令,也就等於是強迫在心裏「製造覺察」,幫助我們意識到現階段自己的狀態。
《逆向工程》中作者認為複製他人成功模式,可以協助我們看穿明顯可見的表像,找出隱藏其中的結構。只要能夠揭曉其中的結構,也就等於是揭示成功人士所持有的成功配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Thumbnail
失敗是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從小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我們一直被教育避免當個失敗的人,但我始終搞不清楚,什麼叫「失敗」,那個門檻是什麼⋯感覺失敗這件事情,既藝術又哲學。 7年級生的我,求學階段被要求「全校排名前100」是基本款,進而往「全校前10」追求⋯班上第幾名早已不看在關心我的長輩眼裡。而我
Thumbnail
只有成功才值得被肯定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氛圍,如果沒有成功,那怕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都只是被貼上徒勞的標籤,但是只要努力過,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值得為自己驕傲並慶祝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 社會鼓勵我們展現的自己,是不完全的。 我們只能在社交軟體上看見彼此光鮮的面向,充滿汗水與傷口的後背是不能展現於世人
Thumbnail
即使是一位成人,對於「該如何解決困境、面對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也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轉換為服膺於機率的視角,事前(信念)講究信心水準,(決策)過程中擁抱不確定性,事後(從結果)挖掘出學習機會。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Thumbnail
自己的力學,洪瀞。 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 兩個禮拜前,我用「動摩擦力小於最大靜摩擦力」的物理特性寫完對於「執行動力」的想法,沒想到接著就在這本書的推薦序看到歐陽立中提到同樣的科學原理,不同的是,他用這個道理來講「習慣養成」。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推行量化寬鬆政策,2010年美元大幅貶值,多數外幣對美元升值,澳元升勢尤為凶猛。一名在金融業多年的業界人士,堅信市場危機就是入市良機,聽信銀行理專不斷鼓吹,投資美元澳元匯率掛鉤產品,利用匯差賺取高利,起初獲利一如預期,不料巿場反轉,產品開始虧損,美元本金全數換為弱勢
Thumbnail
失敗是個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從小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我們一直被教育避免當個失敗的人,但我始終搞不清楚,什麼叫「失敗」,那個門檻是什麼⋯感覺失敗這件事情,既藝術又哲學。 7年級生的我,求學階段被要求「全校排名前100」是基本款,進而往「全校前10」追求⋯班上第幾名早已不看在關心我的長輩眼裡。而我
Thumbnail
只有成功才值得被肯定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氛圍,如果沒有成功,那怕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都只是被貼上徒勞的標籤,但是只要努力過,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值得為自己驕傲並慶祝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 社會鼓勵我們展現的自己,是不完全的。 我們只能在社交軟體上看見彼此光鮮的面向,充滿汗水與傷口的後背是不能展現於世人
Thumbnail
即使是一位成人,對於「該如何解決困境、面對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也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轉換為服膺於機率的視角,事前(信念)講究信心水準,(決策)過程中擁抱不確定性,事後(從結果)挖掘出學習機會。
Thumbnail
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是在2014年的春天,當時在時任休士頓太空人隊決策科學主任梅戴爾的建議之下,我讀了康納曼的《快思慢想》。康納曼靠著「把心理學研究導入經濟學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對於人類在未知狀態下所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有著深層的探究」,成為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Thumbnail
自己的力學,洪瀞。 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 兩個禮拜前,我用「動摩擦力小於最大靜摩擦力」的物理特性寫完對於「執行動力」的想法,沒想到接著就在這本書的推薦序看到歐陽立中提到同樣的科學原理,不同的是,他用這個道理來講「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