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被賦予了一個很特別的身份,煮火鍋、煮薑母鴨時放一把,滾熱湯水一下清爽可口。
拍某菜
氣溫轉涼、天冷吃火鍋,菜盤最受歡迎的菜除了高麗菜之外,如果有蔬菜的人生勝利組那應該就屬「茼蒿」吧!
冬天時母親在後院整地平畦了二塊,播撒了茼蒿種子。剛播灑下的幾天,母親早晚澆一次水,偶爾會吸引麻雀前來,圓滾滾的身體在沙堆裡滾來滾去(洗沙浴),不明就裡的母親時不時就來會去驅趕。
一個星期後,茼蒿冒出來了芽,圓圓子葉很可愛,稍微長大了一點,因為播撒不均勻,一邊太擠、一邊稀疏,母親便將小苗挖起來再補到稀疏的地方。時間轉快一點,大約一個半月後茼蒿就開始採收了,而這時間也剛好落在冬天最冷的節令。
茼蒿的台語別名叫做「拍某菜(phah-bóo-tshài)」,我已經想不起來,最初是誰告訴我?可能是父親,比較可能是母親,她總是潛移默化傳授她從那個我不曾見過的外婆,學到所有女人應該知道的知識和規範,例如女人應該要負責洗衣和洗碗、女人應該勤儉持家、女人應該等男人吃完飯後才能吃飯、女人應該……。
那到底茼蒿為什麼叫做「拍某菜」?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解釋,茼蒿由於莖葉的水分多,煮過後會大量失水,只剩下一點點,讓丈夫誤以為被妻子偷吃掉,不分青紅皂白就動手打了老婆,拍某菜這一名字就此傳開。(真正是教歹囡仔大細)
原來,茼蒿是與數十年記憶以來的婦女家暴記憶是相連的,這根本是父權時代下的產物?為什麼不叫打老公菜「拍翁菜(phah-ang-tshài)」或打兒子菜「拍厚生菜(phah-hāu-senn-tshài)」呢?小時候的我,還真的擔心媽媽會被父親打,覺得煮茼蒿這件事真的是太恐怖了。
長大了,還是決定日常生活的用字遣詞上也要斤斤計較,別教壞了小孩,至少家裡的小孩只認識茼蒿而不是拍某菜。
茼蒿莖葉的水分多,烹煮過後會大量失水,通常準備就是一整鍋。
茼蒿家族都可以吃?
菊科(ASTERACEAE /COMPOSITAE)以「茼蒿」之名的植物不在少數,掐指一數的有野茼蒿(Conyza sumatrensis),還有被稱作野茼蒿的加拿大蓬(Conyza canadensis),另外一種口感與味道非常類似我們在秋冬季常吃的茼蒿,俗稱野茼蒿的昭和草(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還有俗稱山茼蒿的日本茼蒿,也有人說日治時期,日本天皇下令用飛機在全台播下茼蒿種子,所以到處都可以看到茼蒿?這恐怕是個天大的誤會。
民以食為天,吃火鍋一定要放一大把茼蒿才過癮,但是......,你知道放的是哪一種茼蒿嗎?是一般茼蒿、野茼蒿還是日本茼蒿?
「茼蒿(當ㄜ)(台語)們同在一起」,如果我們要跟茼蒿認真起來,並不是所有被稱作為「茼蒿」都是可食用,那我們就來研究清楚你吃的是哪一種茼蒿吧!
一年生或越年生蔬菜草本植物,株高30~100 cm,莖直立,光滑,柔軟,富肉質。葉互生,無柄,基部抱莖,葉片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大葉種)
菊之家族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一下菊(茼蒿)屬(Chrysanthemum)植物這個家族。此屬大約有40多種,原產於東亞和歐洲東北部,大多數物種起源於東亞,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位在中國,更有許多品種是重要的觀賞植物。
Chrysanthemum 屬名最早可追溯到古羅馬植物學者老普林尼(Plinius der Ältere),當時已經使用的名稱為 chrysánthemum,這一詞源是來自古希臘語 chrysos(金色)以及 anthemon(花)二字結合而成,意指該屬植物為開金黃色的花朵。1753年瑞典植物學家卡爾.馮.林奈(Carl von Linné)正式確立該屬,至今。
菊屬植物台灣產5種(3種特有、2種原生),其他種類多見於栽培,例如春節期間,廟宇常可見供桌上常可見鮮豔的菊花(C. morifolium)以敬拜神明,也有人喜歡在家裡擺上一兩盆應景,而杭菊(C. × morifolium)用來泡茶香氣幽雅迷人,這些都是該家族成員,而此屬中可食用性以茼蒿為代表。
日本茼蒿為裂葉種,俗稱山茼蒿,莖嫩而細長,葉片細薄、邊緣呈鋸齒狀且分枝多。
歷史背景
那台灣的茼蒿究竟從何而來?坊間流傳一種說法,說是日治期間因為戰爭的物資需求導致蔬果缺乏,日本天皇便下令以飛機在台灣上空灑下大量種子,因此到處都可見到茼蒿,其實,這是謬傳。早在康熙年間蔣毓英所編撰《台灣府志》蔬之屬中就有茼蒿的記載,1685年台灣已知蔬果類,葉菜類包括芥菜、白菜、芥藍菜、甕菜、芹菜、蟳菜(落葵)以及這次的主角茼蒿等41種。日本天皇下令傳說的茼蒿其實是指昭和草,在植物分類上屬昭和草屬(Crassocephalum),一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山產店俗稱野茼蒿,也有稱為山茼蒿。
根據日籍農業技師熊澤三郎的研究,清代台灣已有超過150 種的蔬菜品種,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其中有53種出現在清代府縣廳志當中,而有43種蔬菜自《諸羅縣志》以來,在各府縣志也有共同的記錄,熊澤三郎認為這些蔬菜應為漢人移民所傳入台灣,這時期引進的植物也就是鄭氏(明鄭)時期(1662~1683)。
此時期引進台灣的植物種類,以原產中國華南地區特別是在福建的經濟植物為主。1661年,鄭氏政權取代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相較於荷蘭人基於重商主義考量下發展台灣農業,鄭氏對台灣農業的經營策略所引進的植物顯然與荷蘭時期(1624~1662)有所不同。鄭成功為了解決龐大的軍糧問題,主要採取寓兵於農的屯墾政策,人民平時在家耕種,戰時則當兵打仗,致力於將台灣建設為糧食生產地,因此農業上更重視糧食作物(如番薯、芋等)。
另外,根據《台灣省通志農業篇》所記載,鄭氏時期由漢人移民引進台灣的蔬菜有:韭菜、大蒜、芥菜、小白菜、結球白菜、甕菜、芹菜、茼蒿、冬瓜、茄子、扁蒲(匏仔)、絲瓜等蔬菜。由上述推測,除了茼蒿外,有一大部分閩粵的蔬菜品種應該是在鄭氏時期引進台灣,如此說來茼蒿在台灣也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昭和草為一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山產店俗稱野茼蒿或山茼蒿。
春菊蕩漾
茼蒿又名春菊,日本人也這樣稱呼,英文名字也很霸氣,叫做 Garland Chrysanthemum (皇冠雛菊),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在東亞普遍種植,在北美部分地區成為歸化植物,歐洲地區則當作花卉觀賞,一朵朵美麗的金黃花海,非常迷人。茼蒿自宋朝傳入中國後才被亞洲人當蔬菜食用,並廣泛利用。《本草綱目》李時珍記載:「形氣同乎蓬蒿,故名。」並說「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自古即栽培食用。
「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但本身具季節性,其烹飪模式亦反應在節令上,為台灣地區冬季盛產蔬菜之一。茼蒿在台灣各地幾乎都有種植,並分為四種類型,依葉子型態分成大葉種(圓葉)、小葉種、匙葉種及裂葉種。圓葉種因葉片大,形狀像虎耳,又稱虎耳大葉種,莖嫩寬短,葉片厚實寬大,纖維少,是一般家庭和火鍋店最常使用的種類。小葉種又稱細葉茼蒿,葉片狹小,缺刻多而深,葉薄,但香味濃,生長快,品質較大葉種來的差那麼一點點。而匙葉種因葉緣向內側捲縮,像極了一支湯匙,特性為葉緣無缺刻,味道就不得而知,吃過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而裂葉種茼蒿又稱日本茼蒿、山茼蒿,莖嫩而細長,葉片細薄、邊緣呈鋸齒狀且分枝多,纖維較粗,但擁有的草腥氣比傳統的大葉種味道獨特且略顯濃郁,讓人愛恨分明。
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花徑約4~6cm;總苞乾膜質,苞片覆瓦狀排列,卵形至橢圓形,舌狀花一層,雌性,黃色或黃白色,管狀花多層,兩性,雄蕊5枚,花絲分離,子房下位,花柱2裂。
日本茼蒿草腥氣比傳統的大葉種味道獨特且略顯濃郁,讓人愛恨分明。
變苦的茼蒿?
就整個茼蒿家族來說,茼蒿被賦予了一個很特別的身份,煮火鍋、煮薑母鴨時放一把,自家種植無藥、無肥總是特別好吃,但在外吃到有苦味的茼蒿又是怎麼一回事?
燙熟入口時倘若吃到苦味,很有可能是因為採收時間點所導致,但這並非是藥、肥所引起。冬季是茼蒿盛產期,入春後氣溫開始漸漸回暖,加上日照時數增加,溫度一升高自然會使得茼蒿光合作用效率變得更好,於是茼蒿葉片中的植物鹼開始逐漸增加,就會讓我們的舌尖感受到一絲苦味。總之茼蒿的營養非常豐富,且成分會讓你意想不到,但這就不在專業領域上了。
你準備好開鍋了嗎?
【植物小檔案】
中文名:茼蒿
學 名: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
英文名:Garland Chrysanthemum、garland chrysanthemum、chrysanthemum greens、edible chrysanthemum、crowndaisy chrysanthemum、Chop suey greens
別 名:蓬蒿、春菊、艾菜、打某菜、皇帝菜
科 名:菊科(ASTERACEAE /COMPOSITAE)
屬 名:菊屬(Chrysanthemum)
花 期:秋末至冬季
果 期:冬季
原產地:地中海沿岸
分 布:台灣各地均有種植
【參考文獻】
- 台灣物種名錄:https://taibnet.sinica.edu.tw/
- 全球入侵物種資料庫(GISD):https://gisd.biodiv.tw/
- 蔣毓英,《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 38-40。
- 陳省吾,2018。清代台灣蔬菜的引進與利用。
- 熊澤三郎,〈台灣に於ける蔬菜の渡來〉,頁 169。
- 林業試驗所,2005。台灣入侵及外來種圖鑑。
- 陽管處,101年12月。陽明山國家公園外來入侵種手冊。
- 潘富俊,2008。《福爾摩沙植物記》,頁 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