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Eva Illouz

2022/02/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沒辦法也不打算用相對學術的口氣,分享Eva Illouz這本新書《為什麼不愛了》。整個閱讀過程,我是一面檢視著過往戀愛經驗,一面思考,如今被戲稱習慣於「速食愛情」的年輕人們,到底是對這現象免疫了,還是仍重複在傷害與癒合中,把自己調整成適合這種如棉洗筷式關係的情感經營模式?
會形成現今局勢,作者以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影響,進一步說明,過度的自由,相對導致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而解釋一連串人們為自我防衛與凸顯個人特質採取的蝴蝶效應機制,演變成關係相對不穩定,與對真正追尋的到底是什麼,是自己也無法確定的。
以我為例,在經營一段關係時,必然會全然信任對方。稱其A的前任,在我們交往前有豐富且複雜的情史。詢問他這段過去,他一臉為難地訴說,看起來像是選擇性透露不讓我對他感到失望的資訊,以保護這段剛起步的關係不致於出現裂痕。即使有意篩選,感情史相對單純的我還是為他的經歷感到驚訝。然而,這不影響我打從一開始就要他明瞭我的不追究,我在意的只是能不能透過這些更加以了解他如何看待我們。書裡將信任定義為「願意為他人而變得易受傷害」(272),在必須承擔未知風險的情況下,我暫且無法想像將來會有誰背叛,有誰退出這段關係,除了信任彼此,我也別無選擇。因此,我敢保證當時的我們確實是用盡彼此的一切去愛對方。信任為這段關係基礎之上,對未來不免抱持期待,如Eva提及敘事性的文化特徵形成可能,也就是說擘劃將來等同於它是一條綿延不斷的道路,反之就會出現截斷的疑慮。有趣的是書裡另外以職場情境用以類比,資深專員相較於資歷淺者有更具策略性與專注力,思維脈絡相對延長,追尋的是一個具有近中遠程的計畫,而單一專案更強調的是「試探性」體驗,它未必思考過將來,不把長期磨合當一回事,立即性反饋遠勝於付出積累經驗形塑的自我成就。
書中提及女性容易因社會身份給予的刻板照護角色,使得在一段關係中,會不自覺成為性與情感相較於男性難以分離的一方(比起男性更側重關係)(136)。這又容易導致女性主體在關係中遭受負面對待不自主形成自我貶低的價值灌輸,使之主體困惑。作者以本體論的不確定性論(受到估值、評價、貶值決定〔156〕)去說明女性為什麼不易形成穩定自我價值,這包含:許多場域、性、情感和消費生活方式的慾望分裂;在視覺表演他人態度塑造的看待人格(視覺評價);身體的裂解(性互動與身體整體的自我脫鉤)(215)。性化眼光是資本主義以「性凝視」打出碩大性產業必須的根本,投身其中的女性不免被物化身體,但相等的也可以從中獲取任何想得到的利益,這亦是女權主義主張抗辯的一環。
至於為什麼古今相比,會有如此大宗不確定性形塑的消極關係出現?Eva將其時段區分為前現代與現代(十八世紀為斷裂點)。前者受制宗教、階級,在經過啟蒙與拋棄既往婚前求愛形式的俗套程序,失去互動意義框架,無法掌握彼此在關係中扮演的位置與角色,性自由連帶興起的消費行為提供市場茁壯機會。性自由讓(特別是女性)身體真正被自己掌握,為了鞏固個人價值,與自我魅力展示,它無可避免地挑戰往昔「結婚/交往後才能發生關係」、「交往到一個程度後必須帶回家見家長」等刻板觀念,然而,因為缺少允諾,在結束一段關係後帶來的罪惡感也會相對較低,更使人容易在糾紛產生之際,旋即採取自我防護機制(也就是抽離關係或避而不見)來擺脫當下窘境。
在與A分開經歷別段關係後,我自認產生重大價值改變,是在使用過交友軟體後,真正離開自己所一昧地相信一段好的情感該怎麼經營的藍圖,大量感受現代人是怎麼把「隨意性愛」捧為圭臬驗證自我存在的事實。我無意對隨意性愛有所評論,從作者分析來看,她試圖解釋我們以往對情感的期待過於集中與無止盡的慾望滿足,這是某種程度促使分手是那麼稀鬆平常的可能因素。「外包」某種程度是要讀者換種觀點理解,在道德框架底下的背信是為了讓既存的關係走得更長遠而做的風險分散。具體來說,兩人的性愛無法滿足對方,促使一方尋求關係外的性愛,不代表不忠貞亦或對對方的愛意不在。煞有其事的論述在收錄受訪者的說法,卻也狠狠打臉這種論調終究太過理想與無情。這讓我想到,在《道德浪女》中也提過多重關係經營,愛這個人與是不是和他發生性關係,在某些伴侶的情境中是有可能發生的,因此以「浪女」為榮,不代表承認自己淫蕩。殘酷的是,作者也提到所謂意願混亂是有可能讓「浪女(子)」的主張出現瑕疵:「在性領域中,兩個身體各自具有不同意願,兩個意願可能重疊,但也可能不具合。」(230)這癥結點在於「性合意被錨定在身體上,它避開了關係的情感內容」(232)。我的同意與你的同意是在同一基準點上嗎?此時的同意又能與未來的同意又是同一意思嗎?它是絕對模糊的領域,才是衍伸那些所謂「偷吃」、「渣」、「婊子」等罵名的問題主因。
許多時候,當跟友人談及感情話題時(不限於戀愛),對方那對另一個人無法全然信任的反詰總讓我不禁脫口而出:「假使他真的要騙你,你也不可能知道。」不僅是奉勸對方稍加冷靜,也是一再自我說服,那是如命運般,我們一輩子也無法掌控的虛幻。因此當我讀到〈信任以及不確定性〉這一章節時,我是為此有些多愁善感的,「信任是一種願意承受損失的態度,而不是理性評估未來回報過程的結果」(272),無論如何,我還是會想繼續相信。
76會員
148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