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Eva Illouz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沒辦法也不打算用相對學術的口氣,分享Eva Illouz這本新書《為什麼不愛了》。整個閱讀過程,我是一面檢視著過往戀愛經驗,一面思考,如今被戲稱習慣於「速食愛情」的年輕人們,到底是對這現象免疫了,還是仍重複在傷害與癒合中,把自己調整成適合這種如棉洗筷式關係的情感經營模式?
會形成現今局勢,作者以資本主義與現代文化影響,進一步說明,過度的自由,相對導致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而解釋一連串人們為自我防衛與凸顯個人特質採取的蝴蝶效應機制,演變成關係相對不穩定,與對真正追尋的到底是什麼,是自己也無法確定的。
以我為例,在經營一段關係時,必然會全然信任對方。稱其A的前任,在我們交往前有豐富且複雜的情史。詢問他這段過去,他一臉為難地訴說,看起來像是選擇性透露不讓我對他感到失望的資訊,以保護這段剛起步的關係不致於出現裂痕。即使有意篩選,感情史相對單純的我還是為他的經歷感到驚訝。然而,這不影響我打從一開始就要他明瞭我的不追究,我在意的只是能不能透過這些更加以了解他如何看待我們。書裡將信任定義為「願意為他人而變得易受傷害」(272),在必須承擔未知風險的情況下,我暫且無法想像將來會有誰背叛,有誰退出這段關係,除了信任彼此,我也別無選擇。因此,我敢保證當時的我們確實是用盡彼此的一切去愛對方。信任為這段關係基礎之上,對未來不免抱持期待,如Eva提及敘事性的文化特徵形成可能,也就是說擘劃將來等同於它是一條綿延不斷的道路,反之就會出現截斷的疑慮。有趣的是書裡另外以職場情境用以類比,資深專員相較於資歷淺者有更具策略性與專注力,思維脈絡相對延長,追尋的是一個具有近中遠程的計畫,而單一專案更強調的是「試探性」體驗,它未必思考過將來,不把長期磨合當一回事,立即性反饋遠勝於付出積累經驗形塑的自我成就。
書中提及女性容易因社會身份給予的刻板照護角色,使得在一段關係中,會不自覺成為性與情感相較於男性難以分離的一方(比起男性更側重關係)(136)。這又容易導致女性主體在關係中遭受負面對待不自主形成自我貶低的價值灌輸,使之主體困惑。作者以本體論的不確定性論(受到估值、評價、貶值決定〔156〕)去說明女性為什麼不易形成穩定自我價值,這包含:許多場域、性、情感和消費生活方式的慾望分裂;在視覺表演他人態度塑造的看待人格(視覺評價);身體的裂解(性互動與身體整體的自我脫鉤)(215)。性化眼光是資本主義以「性凝視」打出碩大性產業必須的根本,投身其中的女性不免被物化身體,但相等的也可以從中獲取任何想得到的利益,這亦是女權主義主張抗辯的一環。
至於為什麼古今相比,會有如此大宗不確定性形塑的消極關係出現?Eva將其時段區分為前現代與現代(十八世紀為斷裂點)。前者受制宗教、階級,在經過啟蒙與拋棄既往婚前求愛形式的俗套程序,失去互動意義框架,無法掌握彼此在關係中扮演的位置與角色,性自由連帶興起的消費行為提供市場茁壯機會。性自由讓(特別是女性)身體真正被自己掌握,為了鞏固個人價值,與自我魅力展示,它無可避免地挑戰往昔「結婚/交往後才能發生關係」、「交往到一個程度後必須帶回家見家長」等刻板觀念,然而,因為缺少允諾,在結束一段關係後帶來的罪惡感也會相對較低,更使人容易在糾紛產生之際,旋即採取自我防護機制(也就是抽離關係或避而不見)來擺脫當下窘境。
在與A分開經歷別段關係後,我自認產生重大價值改變,是在使用過交友軟體後,真正離開自己所一昧地相信一段好的情感該怎麼經營的藍圖,大量感受現代人是怎麼把「隨意性愛」捧為圭臬驗證自我存在的事實。我無意對隨意性愛有所評論,從作者分析來看,她試圖解釋我們以往對情感的期待過於集中與無止盡的慾望滿足,這是某種程度促使分手是那麼稀鬆平常的可能因素。「外包」某種程度是要讀者換種觀點理解,在道德框架底下的背信是為了讓既存的關係走得更長遠而做的風險分散。具體來說,兩人的性愛無法滿足對方,促使一方尋求關係外的性愛,不代表不忠貞亦或對對方的愛意不在。煞有其事的論述在收錄受訪者的說法,卻也狠狠打臉這種論調終究太過理想與無情。這讓我想到,在《道德浪女》中也提過多重關係經營,愛這個人與是不是和他發生性關係,在某些伴侶的情境中是有可能發生的,因此以「浪女」為榮,不代表承認自己淫蕩。殘酷的是,作者也提到所謂意願混亂是有可能讓「浪女(子)」的主張出現瑕疵:「在性領域中,兩個身體各自具有不同意願,兩個意願可能重疊,但也可能不具合。」(230)這癥結點在於「性合意被錨定在身體上,它避開了關係的情感內容」(232)。我的同意與你的同意是在同一基準點上嗎?此時的同意又能與未來的同意又是同一意思嗎?它是絕對模糊的領域,才是衍伸那些所謂「偷吃」、「渣」、「婊子」等罵名的問題主因。
許多時候,當跟友人談及感情話題時(不限於戀愛),對方那對另一個人無法全然信任的反詰總讓我不禁脫口而出:「假使他真的要騙你,你也不可能知道。」不僅是奉勸對方稍加冷靜,也是一再自我說服,那是如命運般,我們一輩子也無法掌控的虛幻。因此當我讀到〈信任以及不確定性〉這一章節時,我是為此有些多愁善感的,「信任是一種願意承受損失的態度,而不是理性評估未來回報過程的結果」(272),無論如何,我還是會想繼續相信。
avatar-img
79會員
167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當我騎著摩托車想起威廉為了阻止裘德繼續傷害自己,持著刀片往自身胸口劃上好幾刀,他使足氣力大聲罵幹,吃力忍著痛,直到每一口子把胸前染成一片血紅,還有裘德無力的哀求,那只存在於我腦中的想像,卻還是讓我忍不住鼻酸,將眼淚鎖在全罩式安全帽裡任由奔騰。
如同小說封底簡介所述:「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社會問題」,因此,六個事故發生前,自殺者內心背負的沈重壓力促使他們走上絕路這整段因果關係,是被簡明扼要地提點帶過的,作者巧妙地再將每位逝世者無法克服的困難,與主角葉育安本身或其生活周遭人們面臨的難題扣合一起。
  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再回到那個時候。即便重來一遍,選擇那麼做的,還是會傷害的,依然會再重複。一個環節又一個環節度過,我們都將往新世界邁進。
  可悲,誠實面對自己原來這麼難,而且我(們)始終明瞭,只是提不起足夠的勇氣跨越過去。   我無意沾沐羽的光,只是書中的幾個巧合,讓我有股衝動相信,生長於某個年代,正值某人生階段的人們,還是會在這條煙街會見彼此,再於下一個,或是更遙遠的叉路簡單道別。
  谷崎潤一郎的一生致力於打造他的「谷崎王國」,匯集了才華、名譽、財富、愛情、幸福,當一國之君隨著衰老,面臨身體破敗走向人生終點,王國裡的女人們才終於認清:谷崎潤一郎真正最愛的還是他自己。   你認為危險的是,陷入自我虛構世界的作家,還是過度入戲無法自拔的讀者?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當我騎著摩托車想起威廉為了阻止裘德繼續傷害自己,持著刀片往自身胸口劃上好幾刀,他使足氣力大聲罵幹,吃力忍著痛,直到每一口子把胸前染成一片血紅,還有裘德無力的哀求,那只存在於我腦中的想像,卻還是讓我忍不住鼻酸,將眼淚鎖在全罩式安全帽裡任由奔騰。
如同小說封底簡介所述:「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社會問題」,因此,六個事故發生前,自殺者內心背負的沈重壓力促使他們走上絕路這整段因果關係,是被簡明扼要地提點帶過的,作者巧妙地再將每位逝世者無法克服的困難,與主角葉育安本身或其生活周遭人們面臨的難題扣合一起。
  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再回到那個時候。即便重來一遍,選擇那麼做的,還是會傷害的,依然會再重複。一個環節又一個環節度過,我們都將往新世界邁進。
  可悲,誠實面對自己原來這麼難,而且我(們)始終明瞭,只是提不起足夠的勇氣跨越過去。   我無意沾沐羽的光,只是書中的幾個巧合,讓我有股衝動相信,生長於某個年代,正值某人生階段的人們,還是會在這條煙街會見彼此,再於下一個,或是更遙遠的叉路簡單道別。
  谷崎潤一郎的一生致力於打造他的「谷崎王國」,匯集了才華、名譽、財富、愛情、幸福,當一國之君隨著衰老,面臨身體破敗走向人生終點,王國裡的女人們才終於認清:谷崎潤一郎真正最愛的還是他自己。   你認為危險的是,陷入自我虛構世界的作家,還是過度入戲無法自拔的讀者?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遺忘書之墓」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用這個構思寫出一系列(雖然後面作品我都還沒看過)相關著作完全勾起了作為讀者的我的興趣。 一間不知道何時何人創辦的藏書空間,存放的書都在等待新的有緣人。這些書被時光妥妥的遺忘,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除,直至有人將它們帶出「墓地」——這就是《風之影》的起頭。
Thumbnail
起手勢還是得先聲明,我不怎麼讀自傳,大概是因為自傳對我來說,是你必須非常景仰這個人到一個境界,才會想要花時間知道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也因為如此,通常會寫自傳的人都有一段值得歌頌的經歷。 拿到邱永漢的這本小書時,我對他的印象比起從商,更多是在文學的耕耘,多多少少跟以前讀研究所時曾接觸過他的文
Thumbnail
我有一件黑色襯衫式洋裝,被洗壞的關係它有一角褪成了橘色,實在很顯眼。起初,這讓我很困擾,甚至想過拿個別針擋住,但因為太喜歡這件洋裝,久而久之也就擅自無視掉那塊斑點。在讀井上荒野的《在那邊的鬼》我想也是這樣的,故事只從兩名女人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
Thumbnail
其實讀村上的書有點像開驚喜包,你大概知道裡面會塞些什麼,但就還是會萌發小小的期待想知道這次他又想要帶來怎樣的故事——至少我讀過他幾次的作品都是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還記得我在論文謝誌的末句寫下,「無論如何我都感謝自己,親自走過這一遭,沒有什麼是白費的」。人生不管透過任何媒介先行理解事物的概念,那都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借來」看而已,一技之長如此,情感亦然。   在Sally Rooney的處女作《聊天紀錄》,故事梗概周旋在主角法蘭希絲與
Thumbnail
《道德浪女》探討了溝通、嫉妒等議題,提供了實用的小練習,是一本關於多重關係、開放關係的實用指南。作者的觀點挑戰了傳統的一對一關係觀念,透過實際經驗故事、小練習等方式,幫助讀者重新檢視關係的定義。閱讀這本書,可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暈船」一詞借用「暈床」的諧音,原意是指在一夜情等原先目的是純粹的性關係之後,卻認真地動了感情的狀態,現在則可以用來泛指任何不該認真動感情、卻不小心喜歡上了一個人的狀態。本文讓你 3 分鐘了解自己有多暈、為何暈,並跟著專業建議試著下船。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人跟人之間的情慾可以有各種難以定義的關係,相處時無論性與愛,要相信「直覺」,初期互動就莫名不舒服、不自在、有壓力、焦慮、害怕,這男生條件再好,都不會是妳生命中的貴人,放手毫無損失。
Thumbnail
「遺忘書之墓」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用這個構思寫出一系列(雖然後面作品我都還沒看過)相關著作完全勾起了作為讀者的我的興趣。 一間不知道何時何人創辦的藏書空間,存放的書都在等待新的有緣人。這些書被時光妥妥的遺忘,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除,直至有人將它們帶出「墓地」——這就是《風之影》的起頭。
Thumbnail
起手勢還是得先聲明,我不怎麼讀自傳,大概是因為自傳對我來說,是你必須非常景仰這個人到一個境界,才會想要花時間知道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也因為如此,通常會寫自傳的人都有一段值得歌頌的經歷。 拿到邱永漢的這本小書時,我對他的印象比起從商,更多是在文學的耕耘,多多少少跟以前讀研究所時曾接觸過他的文
Thumbnail
我有一件黑色襯衫式洋裝,被洗壞的關係它有一角褪成了橘色,實在很顯眼。起初,這讓我很困擾,甚至想過拿個別針擋住,但因為太喜歡這件洋裝,久而久之也就擅自無視掉那塊斑點。在讀井上荒野的《在那邊的鬼》我想也是這樣的,故事只從兩名女人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
Thumbnail
其實讀村上的書有點像開驚喜包,你大概知道裡面會塞些什麼,但就還是會萌發小小的期待想知道這次他又想要帶來怎樣的故事——至少我讀過他幾次的作品都是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還記得我在論文謝誌的末句寫下,「無論如何我都感謝自己,親自走過這一遭,沒有什麼是白費的」。人生不管透過任何媒介先行理解事物的概念,那都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借來」看而已,一技之長如此,情感亦然。   在Sally Rooney的處女作《聊天紀錄》,故事梗概周旋在主角法蘭希絲與
Thumbnail
《道德浪女》探討了溝通、嫉妒等議題,提供了實用的小練習,是一本關於多重關係、開放關係的實用指南。作者的觀點挑戰了傳統的一對一關係觀念,透過實際經驗故事、小練習等方式,幫助讀者重新檢視關係的定義。閱讀這本書,可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暈船」一詞借用「暈床」的諧音,原意是指在一夜情等原先目的是純粹的性關係之後,卻認真地動了感情的狀態,現在則可以用來泛指任何不該認真動感情、卻不小心喜歡上了一個人的狀態。本文讓你 3 分鐘了解自己有多暈、為何暈,並跟著專業建議試著下船。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人跟人之間的情慾可以有各種難以定義的關係,相處時無論性與愛,要相信「直覺」,初期互動就莫名不舒服、不自在、有壓力、焦慮、害怕,這男生條件再好,都不會是妳生命中的貴人,放手毫無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