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剝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剝削 ( ㄅㄛ ㄒㄩㄝˋ )
我這幾天研究了一下剝削的定義。
在維基百科中是說 :「甲剝削乙」就是說甲不公平地佔了乙的便宜。
社會主義者則是認為 : 剝削是指資本家不公平地佔據工人的全部勞動產品,從中獲取利潤。
卡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的剝削理論中認為: 他把剝削定義為對他人剩餘勞動力的佔有,即一個人付出的勞動超過了生產他所製造的商品所必需的勞動。
在德州撲克中,benc789說: GTO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德州撲克,而剝削打法可以幫你更好的盈利。
(GTO serves you to understand Poker, exploiting serves you to make money in poker, based on what you learned from GTO)
這是我目前大概對剝削的理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81內容數
深度體驗生活,才能體會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馬克思把勞動者創造的、被資本家剝削的利潤稱為「剩餘價值」。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量決定,但實際上工資只占其中一部分,除去工資後便是由資本家所獲得的剩餘價值。 循此,剩餘價值是生產概念,它是由勞動者創造出來的可換算為金錢的利潤。消遣也有剩餘價值,但消遣的剩餘價值是消費概念,它是由消遣者
Thumbnail
  在這個意義上,GTO甚至是更全面地剝削其他玩家的基礎。面對那些偏移得太誇張或者完全按照表格打牌的人,我們的確可以不透過GTO就攻擊到他們的弱點。但如果面對的是偏移沒那麼明顯的人,我們就需要透過GTO來掌握他的弱點。而我們對GTO理論越熟,對於偏移的掌握就會越好,也就越能「精準打擊」。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財富擁有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掠奪和創造。掠奪型觀點認為所有資源是有限的,而創造型觀點則強調現代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這篇文章討論了這兩種世界觀的運用和財富的創造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激烈且變化迅速,人們往往會面臨各種誘惑,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以取巧的方式獲取利益。然而,當我們選擇佔人便宜時,這不僅僅是在傷害他人,更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一、佔人便宜的本質 佔人便宜,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他人的利益或好處。這種行為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感或即時的利益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exploitation"是一個豐富的概念。它可以用來指稱對土地的利用與開採、勞資關係中的「剝削行為」,以及如所謂「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般,具有一種用極特定的題材去針對特定對象製作商品的意義,與如今「精準投放廣告」的商業手段間具有不言而喻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創造金錢觀念與瞭解金錢的型態,以及打造現金流系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內容,來說說資本的特性好了。 通常我們都會覺得資本就是大鯨魚、本多終勝、所到之處都貪婪地掠奪大家的財產,但平心而論,資本是一種手段,資本的背後是人,更深入的說應該是很多群人,操控了大量的資本,在整個資本市場進行作戰,可以想像就是一群神仙打架,我們凡人如果不想遭殃,要做的就是找個贏面最大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
Thumbnail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
馬克思把勞動者創造的、被資本家剝削的利潤稱為「剩餘價值」。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量決定,但實際上工資只占其中一部分,除去工資後便是由資本家所獲得的剩餘價值。 循此,剩餘價值是生產概念,它是由勞動者創造出來的可換算為金錢的利潤。消遣也有剩餘價值,但消遣的剩餘價值是消費概念,它是由消遣者
Thumbnail
  在這個意義上,GTO甚至是更全面地剝削其他玩家的基礎。面對那些偏移得太誇張或者完全按照表格打牌的人,我們的確可以不透過GTO就攻擊到他們的弱點。但如果面對的是偏移沒那麼明顯的人,我們就需要透過GTO來掌握他的弱點。而我們對GTO理論越熟,對於偏移的掌握就會越好,也就越能「精準打擊」。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財富擁有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掠奪和創造。掠奪型觀點認為所有資源是有限的,而創造型觀點則強調現代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這篇文章討論了這兩種世界觀的運用和財富的創造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激烈且變化迅速,人們往往會面臨各種誘惑,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以取巧的方式獲取利益。然而,當我們選擇佔人便宜時,這不僅僅是在傷害他人,更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一、佔人便宜的本質 佔人便宜,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他人的利益或好處。這種行為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感或即時的利益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exploitation"是一個豐富的概念。它可以用來指稱對土地的利用與開採、勞資關係中的「剝削行為」,以及如所謂「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般,具有一種用極特定的題材去針對特定對象製作商品的意義,與如今「精準投放廣告」的商業手段間具有不言而喻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創造金錢觀念與瞭解金錢的型態,以及打造現金流系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內容,來說說資本的特性好了。 通常我們都會覺得資本就是大鯨魚、本多終勝、所到之處都貪婪地掠奪大家的財產,但平心而論,資本是一種手段,資本的背後是人,更深入的說應該是很多群人,操控了大量的資本,在整個資本市場進行作戰,可以想像就是一群神仙打架,我們凡人如果不想遭殃,要做的就是找個贏面最大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
Thumbnail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