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13)

2022/03/0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十三、洞山五位

洞山良价禪師 (807~869) 是曹洞宗的創始人,曾先後向五泄靈默禪師、南泉普願禪師、溈山靈祐禪師等參學,最後在雲巖曇晟禪師處受付心法。
曹山本寂禪師為洞山的法嗣。稱為曹洞宗,而非洞曹宗,其理由可能是口口訛傳,後人襲之,則不敢擅改。如《祖庭事苑》七中記載:「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猶慧遠即慧持之兄但言持遠而不言遠持,蓋由語便,而無他。叢林或指曹為曹溪,蓋不知世裔來歷之遠近,妄自牽合。」
洞山五位又稱君臣五位,原本沒有君、臣二字,但因後來曹山又用君、臣做比喻,君是正、臣是偏,故稱之。
洞山以黑色代表正,白色代表偏;這首先就和石頭的「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有所齟齬。
如丹霞子淳禪師五位序云:
夫黑白未分,難為彼此;玄黃之後,方位自他。於是借黑權正,假白示偏。正不坐正,夜半虛明;偏不坐偏,天曉陰晦。
— 人天眼目卷之三
五位,分別是:
正中偏、偏中正、
正中來、偏中至、
兼中到。
後世有將「偏」中至改為「兼」中至者,主要是臨濟宗的宗人,或許有其理由,但只能說,那是臨濟宗所詮釋的五位,而非洞山五位的本色。
如覺範惠洪禪師 (寂音) 云:
道愈陵遲,至於列位之名件,亦訛亂不次。如正中偏、偏中正,又正中來、偏中至,然後以兼中到總成五位。今乃易「偏」中至為「兼」中至,不曉其何義耶?而老師大衲,亦恬然不知怪,為可笑也 (文字禪題雲居弘覺語)。
— 人天眼目卷之三
洞山五位,其所對應的卦象為:
正中偏,對應震卦。震,上中二陰爻,下陽爻;陰爻黑,陽爻白。正中偏代表現象界的「無」。
偏中正,對應巽卦。巽,上中二陽爻 (白),下陰爻 (黑)。偏中正代表現象界的「有」。
正中來,對應坤卦。坤,三陰爻 (黑)。
兼中至 (應作偏中至,蓋其由偏中正而至),對應乾卦。乾,三陽爻 (白)。
兼中到,無對應。不落有無,有是巽卦 (白下黑),無是震卦 (黑下白);而兼中到卻是正、偏都有,兼有坤卦 (黑)、乾卦 (白)。
洞山禪師把石頭希遷禪師參同契的內容作了很大的改動:
本來在《石頭參同契》中,明 (乾卦) 代表佛性;但在五位中,代表佛性的卻是:黑 (坤卦) 所象徵的「正」。
詳言之,本來在參同契中,明 (乾卦) 代表佛性,暗 (坤卦) 代表佛性中的萬法;但洞山禪師為了強調「正中來」乃是「由正中偏 (震卦) 而來」,「偏中至」乃是「由偏中正 (巽卦) 而至」,所以把「正中來」(坤卦) 代表佛性,「偏中至」(乾卦) 代表佛性中的萬法,兼中到則是佛性與萬法的合一。
這意味著,洞山五位和月相圖之間產生了割裂,又或者,可能洞山禪師並不了解《石頭參同契》的內容和月相圖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來,參同契的要旨是「取坎填離」、「月相周流」,這在洞山五位中不復存在。
如洞山禪師所作的五位君臣頌云: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 (應作偏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裏蓮,宛然自有冲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裏坐。
— 指月錄卷之十六,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禪師
以下解釋五位君臣頌: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如三更初夜,新月未明。
「正中偏」乃以震卦來表示。震,上中二陰爻,下陽爻;陰爻黑,陽爻白,其形象,猶如漆黑的天空,下有一彎新月。
如大慧宗杲禪師云:
以二分黑、一分白圈子,為正中偏。却來白處說黑底,亦不得犯著黑字,犯著,即觸諱矣。洞山頌:「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謂三更是黑,初夜是黑,月明前是黑,是能回互,不觸諱也。
— 人天眼目卷之三
諱,忌諱、避諱之事。如洞山五位頌後段云:「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可知,所要避諱的,是「正」這個東西;意謂:「正」這個事情,是不可言說的,因佛性非現象,不可用現象言語描述故。
但「月明前」所指的,應是新月未如滿月般大明之前,而不是尚未有新月之前。故「月明前」應是白,而非黑。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如天曉時,白頭婆子,低頭看鏡;「失」曉,應是「天」曉之誤,失曉二字不知其意。
「偏中正」乃以巽卦來表示。巽,上中二陽爻,下陰爻;陽爻白,陰爻黑,其形象,猶如天色微明,一個白頭髮的老婆婆,正低著頭,朝下攬鏡自照,古鏡是黑的。
如大慧宗杲禪師云:
以二分白、一分黑圈子,為偏中正。却來黑處說白底,不得犯著白字。洞山頌:「失曉老婆逢古鏡,」不言明與白,而言失曉與古鏡,是能回互明與白字,而不觸諱。蓋失曉,是暗中之明;古鏡,亦暗中之明;老婆頭白,謂言回互白字也。
— 人天眼目卷之三
「不得犯著白字」,也是避諱之意,蓋佛性中的萬法,也須親證,而不可言說。
但「古鏡」所指的,應是白髮老婆所視之黑,與「暗中之明」無關;因為,古鏡自己在暗夜中不會發光,既然「失」曉,就應該沒有光源能使古鏡發光才是。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由「無」中透出,亦即,由「正中偏」而來,桶底穿而見佛性。
「正中來」乃以坤卦來表示。坤,三陰爻 ;陰爻黑,其形象,猶如漆黑一片的天空,空無一物。
如大慧宗杲禪師云:
正中來,無中有路出塵埃。謂凡有言句,皆無中唱出,便有挾妙了也。無不從正位中來,或明或暗、或至或到,皆妙挾通宗。凡一位,皆具此五事,如掌之五指,無欠無剩。
— 人天眼目卷之三
「兼中至 (應作偏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裏蓮」,由「有」中透出,亦即,由「偏中正」而至,看見到萬法無非佛性。
「兼中至」(應作偏中至,蓋其由偏中正而至) 乃以乾卦來表示。乾,三陽爻 ;陽爻白,其形象,猶如萬有之事物上皆閃耀佛性的光芒,所謂頭頭皆是、物物全彰。
如大慧宗杲禪師云:
兼中至,謂兼白兼黑,兼偏兼正而至。何謂至?如人歸家未到而至,別業乃在途為人邊事。亦能回互,妙在體前。
— 人天眼目卷之三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裏坐」,不落有無,然萬法皆是佛性 (白),佛性空無一物 (黑)。
「兼中到」無對應之卦。不落有無,有是巽卦 (白下黑),無是震卦 (黑下白);而兼中到卻是正、偏都有,兼有坤卦 (黑)、乾卦 (白)。
如大慧宗杲禪師云:
兼中到,謂兼前四位。皆挾妙而歸正位,謂之折合終歸炭裏坐。亦是說黑處,而回互黑字,故言炭也。
— 人天眼目卷之三
若如大慧禪師所言,則兼中至與兼中到有何差別?區分「至」或「到」有意義嗎?
現在,先參考曹山禪師對於洞山五位的解釋:
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山云:
「正位,即屬空界,本來無物。
偏位,即色界,有萬形像。
偏中正者,舍事入理。
正中來者,背理就事。
兼帶者,冥應眾緣,不隨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
要當詳審辨明:
君,為正位。
臣,為偏位。
臣向君,是偏中正。
君視臣,是正中偏。
君臣道合,是兼帶語。」
時有僧出問:「如何是君?」云:「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
「如何是臣?」云:「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
「如何是臣向君?」云:「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
「如何是君視臣?」云:「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
「如何是君臣道合?」云:「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
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也。」
因作偈曰:
「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
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 人天眼目卷之三
但以上,人天眼目把內容抄錯了。應該是「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才對。此見《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自明。
就君臣的部分,其中:
君,就是正中來。
臣,就是偏中至。
君視臣,是正中偏。
臣向君,是偏中正。
兼帶,就是兼中到。
再看曹山《解釋洞山五位顯訣》:
正位却偏,就偏辨得,是圓兩意。逐位揀出曰:「正位却偏者,為不對物;雖不對物,却具。」別揀曰:「正位却偏。正中無用為偏,全用為圓,是兩意。」
偏位雖偏,亦圓兩意。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語。逐位揀曰:「偏位雖偏,亦圓兩意者,為用處不立的的。的的,則真不常用也。」別揀曰:「偏位雖偏,亦圓者,用中無物、無觸,是兩意。雖就用中明,為語中不傷,此乃竟日道,如不道。」
或有正位中來者,是無語中有語。逐位揀曰:「正位中來者,不兼緣。如藥山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道吾云:『相隨來。』此是他妙會得,如湖南觀察使語。此例甚多,須合出,不得混尊卑,呼為無語中有語。」別揀曰:「正位中來者,句句無語,不立尊貴,不落左右,故云正中來也。」
或有偏位中來者,是有語中無語。逐位揀曰:「偏中來者,則兼緣。如云:『即今往來底,喚作甚麼則得?』洞山云:『不得不得。』此例亦多,呼為有語中無語。」別揀曰:「偏位中來者,語從四大聲色中來,不處所是非,故云:『緣中辨得,是偏位中來也。』」
或有相兼帶來者,這裡不說有語無語,語裡直須正面而去。這裡不得不圓轉,事須圓轉,然在途之語,總是病。夫當人,先須辨得語句,正面而去:有語是恁麼來,無語是恁麼去。作家中不無言語,不涉有語無語,這箇喚作兼帶語,全無的的也。
—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卷上
由「偏位中來」,可知,是「偏」中至,而非「兼」中至,甚明。
來、至、到,意思皆同,若如後世所傳,兼中「至」、兼中「到」,各有頌頌之,區別二者,有實益乎?
最後,參考丹霞子淳禪師頌洞山五位云:
正中偏。寶殿烟籠月色前,井底燃燈天未曉,暗中誰辨往來源。
偏中正。嫫母臨妝羞照鏡,三更玉戶不挑燈,混融非露當年影。
正中來。運步紅爐徧九垓,寶月夜光隨處靜,披雲終不露纖埃。
偏中至。大用無私何擬議,當鋒那肯落今時,他家自有超倫志。
兼中到。及盡有無真個妙,披毛戴角火中行,縱橫不落今時道。
又云:
正中偏。寶月光凝海底天,何事漁舟難滿載,流輝爭肯透波瀾。
偏中正。水雲深鎖漁家境,一派長江極目清,日照筠竿那露影。
正中來。一葉輕舟泛遠灘,錦鱗不觸香鈎餌,何得絲綸更犯羶。
偏中至。收絲却返蘆花裡,高欹龜枕恣情眠,長江信任波濤起。
兼中到。更闌六宅無音耗,縱橫澤國路優游,樵人舉步應難造。
— 丹霞子淳禪師語錄卷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森愛耦諧
森愛耦諧
01 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02 金剛經 Conze 英譯中文 03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 04 金剛經問答 05 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06 金剛經詞語置換 (總結) 07 道、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