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十五、首山竹篦話

首山省念禪師 (926~993) 是五代末、宋初時期的禪僧。
省念嗣風穴,風穴嗣南院,南院嗣興化,興化嗣臨濟;
臨濟嗣黃蘗,黃蘗嗣百丈,百丈嗣馬祖,馬祖嗣懷讓;讓,即曹谿之長嫡也。
首山省念禪師嗣法弟子眾多,最著名者有汾陽善昭禪師,善昭的弟子石霜楚圓禪師,楚圓的弟子黃龍慧南、楊岐方會二禪師,分別開創了臨濟宗的黃龍、楊岐兩大派。此是五家七宗。五家,臨濟宗為禪宗五家之一;後分黃龍、楊岐二派,是為七宗。
首山省念禪師最著名的公案為「首山竹篦話」。如葉縣歸省禪師参首山省念禪師公案:
後遊南方,參見汝州省念禪師。師見來,竪起竹篦子云:「不得喚作竹篦子。喚作竹篦子即觸,不喚作竹篦子即背,喚作什麼?」師近前掣得,擲向階下云:「在什麼處?」念云:「瞎。」師言下大悟,不離左右,執侍巾缾,經于數載。
— 天聖廣燈錄卷第十六,汝州葉縣廣教院賜紫歸省禪師
竹篦子,又稱篦棍、批頭棍、批頭竹片,原是刑具,禪宗祖師用來作為警策學人的工具。
竹篦子象徵參究的念頭,或者用思想往思想起處参,或者用眼朝意識根源看。
「喚作竹篦子即觸」,意思是,如果看到竹篦子就叫做竹篦子,那麼,就要被宗師的竹篦子打下去,代表不對,要挨打 (觸)。為什麼呢?因為凡夫俗子看到竹篦子一樣叫做竹篦子,凡夫都會的事情,那參學有什麼成果?等於沒参。
「不喚作竹篦子即背」,意思是,如果看到竹篦子不叫做竹篦子,那麼,等於逃避眼前的事實 (背),也不對。為什麼呢?什麼都不看,也不積極地參與人生,只是躲避在清淨空無一物的境界裡,這其實只是動與靜的「靜」的一方面,,所謂「止動歸止,止更彌動」,也沒有了脫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喚作什麼?」意思是要人自參自悟,宗師不說破。不說破、也不告訴答案,就是要靠各人自己體悟,別人說的是別人的,自己體悟出來的才是自己的。
對於首山竹篦話,大慧宗杲禪師曾有頌云:
背觸非遮護,明明直舉揚,吹毛雖不動,遍地是刀槍。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第十
如以金剛經的三句來表示:
喚做竹篦則觸 (A),不喚做竹篦則背 (-A);非竹篦而為不動的吹毛劍 (非A),佛性中的竹篦而遍地是刀槍 (佛性中的A)。
如如不動的佛性,函蓋宇宙,如吹毛利劍一般,現象界的事物,無一能立;而萬事萬物亦皆在此佛性中,頭頭皆明、物物皆是,遍地如箭鋒相拄的刀槍,光光交涉而相摻,互為回互。
竹篦子是如吹毛利劍一般的佛性 (非A);而打破無始無明後,以清淨無病的意識心來看竹篦子,其實也還是竹篦子,但這時已經是佛性中的竹篦子 (佛性中的A),和其他的萬事萬物互相輝映。
「A」代表某物,「-A」代表不看某物的意識心;「非A」代表佛性,「佛性中的A」代表萬物。
「-A」還在現象界,如小乘四果仍屬輪迴;「非A」在佛性的本體界,已經證悟了。所以「-A」和「非A」不同,差別在於「-A」悖離了A,而「非A」卻將A 涵攝其中。
首山竹篦話是臨濟四料簡的另一種表達。從石頭開始,一向是四個,離、坎、乾、坤,以至臨濟、首山。而金剛經的三句,則少了-A,其理由已經在前文說過了,因為聲聞緣覺,只能入佛,不能入魔,不能將魔納為己用。
打個比方:譬如有一天,宗師要考驗學人的心得,拿起一支棒球棒,問說:「你看到什麼?」學人答:「我看到一支棒球棒。」宗師說:「隔壁阿伯也知道這是一支棒球棒,你的見解和隔壁阿伯有什麼不同?」學人感到慚愧,回去再修,過了一段時間後,來到宗師這裡,宗師一樣拿起棒球棒問他:「你看到什麼?」學人答:「我什麼都沒看到。」宗師說:「前幾天一個鄰居的兒子,離開家庭到緬甸出家修行,他也一樣看不到這支棒球棒,那這樣,你的見解和他有什麼不同?」學人知道自己的修行還不夠,回去再修,過了一段時間後,又來到宗師這裡,宗師拿起棒球棒問他:「你看到什麼?」學人答:「我看到一道光,不論什麼東西碰到這道光,都化為光,現在,我看到的是,這是一支發著光的棒球棒,它的光,和其他所有發著光的東西互相映射。」宗師點頭。
如何將竹篦子公案和修行結合在一起?
竹篦子代表參究的一念,或者朝意識根源處看:若有妄念紛飛起伏,不需要遏止,只要繼續往前看就可以;將參究的一念,漸漸穿透妄念的海波 (喚做竹篦子,有語),到達妄念根源的海底 (不喚做竹篦子,無語),再將此類似海底的根源處看破,即是透關而到家。
如高峰原妙禪師云:
且道如何趣向?
不見古人道:「若要脫生死,須透祖師關。」畢竟將甚麼作關?「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有語,不得無語。」
若向者裏,著得一隻眼,覰得破、轉得身、通得氣,無關不透、無法不通,頭頭示現、物物全彰。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然雖如是,(豎拂子,云) 且道:者箇,是生耶?是死耶?
若也道得,便可向無佛處稱尊,無法處說法;其或未然,山僧不懼羞慚,更與諸人露箇消息:
(以拂子作釣魚勢,云) 夜冷魚潛空下釣,不如收卷過殘年。
— 高峰原妙禪師禪要,除夜小參
又如大慧宗杲禪師,室中常舉竹篦,問學者曰:「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眾下語,皆不契。因僧請益,復成五頌示之。頌云:
雲門舉起竹篦,開口知君話墮,上方香積不餐,甘伏食人涕唾。(一)
雲門舉起竹篦,禪和切忌針錐,鸞鳳不棲荊棘,鷓鷓偏守空池。(二)
雲門舉起竹篦,通身帶水拕泥,奉報參玄上士,撒手懸崖勿遲。(三)
雲門舉起竹篦,擬議知君亂統,直饒救得眼睛,當下失却鼻孔。(四)
雲門舉起竹篦,露出心肝五臟,可憐猗死禪和,猶自魂飛膽喪。(五)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第十
又如大慧宗杲禪師頌雲門公案云:
雲門大師,拈起拄杖,舉教云:「凡夫實謂之有,二乘析謂之無。緣覺謂之幻有,菩薩當體即空。」乃云:「衲僧見拄杖,但喚作拄杖。行但行,坐但坐,總不得動著。」頌云:
剔開金殿鎖,撞動玉樓鐘,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第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石頭參同契: 「明中有暗」,離卦,離是明中暗;「勿以暗」,取了離卦中陰爻。 「暗中有明」,坎卦,坎是暗中明;「勿以明」,取了坎卦中陽爻。 臨濟四料簡: 境白、人黑。 境中有人,白中黑,奪了境中之「人」,「奪人不奪境」。 人中有境,黑中白,奪了人中之「境」,「奪境不奪人」。
五位,分別是: 正中偏、偏中正、 正中來、偏中至、 兼中到。 後世有將「偏」中至改為「兼」中至者,主要是臨濟宗的宗人,或許有其理由,但只能說,那是臨濟宗所詮釋的五位,而非洞山五位的本色。
《石頭參同契》中提到後天的「明中暗」、「暗中明」,其中,「勿以暗」、「勿以明」乃是對於是對於後天的明中之「暗」、暗中之「明」,亦即離中陰爻、坎中陽爻,之否定,不像《周易參同契》,是將離中陰爻、坎中陽爻二者互相交換,亦即陰陽「交媾」,讓心火、腎水自然流轉,在身內循環。
周易參同契對於道家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它把原本在先天八卦中的離、坎二卦拿開,置於六卦圖的中央,使原本的八卦,成為六卦;依此,六個卦的陰陽消長,恰好類似於月相圖的陰晴圓缺。
以太陰上加陰爻,為坤,太陰上加陽爻,為艮,少陰上加陰爻,為坎,少陰上加陽爻,為巽;以太陽上加陽爻,為乾,太陽上加陰爻,為兌,少陽上加陽爻,為離,少陽上加陰爻,為震。各從左右兩頭,向中央逼近。 如果排列成圓形圖,則乾在最頂端,依序,兌、離、震,沿逆時針左下;坤在最底端,依序,艮、坎、巽,沿逆時針右上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佛性中無時間差異,過去、現在、未來等時間的差異被打通。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佛性充滿宇宙。證得無我之佛性時,此佛性 (無生法忍),浸滿恒河沙世界,遍佈宇宙虛空。
石頭參同契: 「明中有暗」,離卦,離是明中暗;「勿以暗」,取了離卦中陰爻。 「暗中有明」,坎卦,坎是暗中明;「勿以明」,取了坎卦中陽爻。 臨濟四料簡: 境白、人黑。 境中有人,白中黑,奪了境中之「人」,「奪人不奪境」。 人中有境,黑中白,奪了人中之「境」,「奪境不奪人」。
五位,分別是: 正中偏、偏中正、 正中來、偏中至、 兼中到。 後世有將「偏」中至改為「兼」中至者,主要是臨濟宗的宗人,或許有其理由,但只能說,那是臨濟宗所詮釋的五位,而非洞山五位的本色。
《石頭參同契》中提到後天的「明中暗」、「暗中明」,其中,「勿以暗」、「勿以明」乃是對於是對於後天的明中之「暗」、暗中之「明」,亦即離中陰爻、坎中陽爻,之否定,不像《周易參同契》,是將離中陰爻、坎中陽爻二者互相交換,亦即陰陽「交媾」,讓心火、腎水自然流轉,在身內循環。
周易參同契對於道家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它把原本在先天八卦中的離、坎二卦拿開,置於六卦圖的中央,使原本的八卦,成為六卦;依此,六個卦的陰陽消長,恰好類似於月相圖的陰晴圓缺。
以太陰上加陰爻,為坤,太陰上加陽爻,為艮,少陰上加陰爻,為坎,少陰上加陽爻,為巽;以太陽上加陽爻,為乾,太陽上加陰爻,為兌,少陽上加陽爻,為離,少陽上加陰爻,為震。各從左右兩頭,向中央逼近。 如果排列成圓形圖,則乾在最頂端,依序,兌、離、震,沿逆時針左下;坤在最底端,依序,艮、坎、巽,沿逆時針右上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佛性中無時間差異,過去、現在、未來等時間的差異被打通。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佛性充滿宇宙。證得無我之佛性時,此佛性 (無生法忍),浸滿恒河沙世界,遍佈宇宙虛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
Thumbnail
修學密宗、密乘的人一定要守十四條戒律。修密乘會不會成就,就看這十四條有沒有違犯,守得有沒有精嚴,或者如果有違犯是不是有懺悔還復清淨,相當的重要。「對上師身、口、意的不恭敬。」這是第一條,為什麼是第一條呢?「金剛上師」就是你的密宗上師。「上師」這兩個字,又叫「靈性的導師」,你的心靈...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
Thumbnail
修學密宗、密乘的人一定要守十四條戒律。修密乘會不會成就,就看這十四條有沒有違犯,守得有沒有精嚴,或者如果有違犯是不是有懺悔還復清淨,相當的重要。「對上師身、口、意的不恭敬。」這是第一條,為什麼是第一條呢?「金剛上師」就是你的密宗上師。「上師」這兩個字,又叫「靈性的導師」,你的心靈...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