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一股強大的情緒,既讓人感到不安,又是一種生存的本能,使我們能夠警覺並避免危險。
它可以被視為一種保護機制,讓我們對未知的事物保持警惕。
當面臨威脅或危險時,恐懼會引起身體的自動反應,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這些反應讓我們有足夠的能量來應對可能的危險。
試著想像你在什麼時候會產生恐懼的情緒呢?可能是在你面對未知的情況,或是覺得自己失去控制的時候。
這可能包括面對生命中的重大變化,例如轉換工作或學校,或是面對可能的健康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自己只要覺得無法達到他人的期許或標準,就會使自己感到恐懼、焦慮。
不管做任何事情,感覺會有一個無形標準在那裡,而自己必須達到”那個無形標準”才可以;反之,若達不到,則會感到恐懼。
害怕做不好?
害怕犯錯被罵?
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害怕自己真的不夠好?
可是,”那個無形標準”是什麼?
是他人眼中的標準?抑或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期待?
我們是否可以嘗試放下這些期待,並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才能真正地面對和克服我們的恐懼呢?
我們也需要記住,每個人對恐懼的感受和反應都是獨特的。有些人可能會經常感到恐懼,而有些人則比較少。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強或更弱,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恐懼的方式。
如何面對恐懼? 首先要明白它的根源。
有時恐懼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面對變化或失去控制感時,它可能會湧現。這種情況下,接受事實,尋求理解並嘗試調整心態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感受到來自他人或自我設定的壓力,導致恐懼時,反思和重新評估這些標準的真實性和必要性是有益的。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接受自己的真實狀態,是一個解放自己的重要步驟
。
在此,可以提供大家一個方法:
拿出一張紙與一枝筆,寫下當下的情緒、情況、問題。藉此行為來釐清問題,讓自己清楚了解恐懼來源之後,再找出合適的解決方式。
例如利用想和放鬆練習等,建立內在的平靜和安全感。
要記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恐懼,並且沒有一個統一的應對方式。
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勇敢地面對恐懼,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